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乾隆后宮之令妃傳 295 帶我去泰山

《乾隆后宮之令妃傳》 295 帶我去泰山

 皇后的反常,讓弘歷有些心慌,遠看的雍容華貴,經不起近匆匆一眼,還是那麼憔悴虛弱,眼瞼下的青黛,亦是用了厚厚的脂遮蓋。他手攙扶住了妻子,不安地問:“你怎麼下床了,太醫說你還要靜養。”

 皇后淡淡地笑著:“好好的也經不起見天躺著,我想下來散散筋骨,你看天氣多好,還沒二月,有幾分春的味道了。”

 “曬太的確好,可你穿著這花盆底子久站,就該辛苦了。”皇帝攙扶他進門去,屋子里濃烈的藥味混合著依舊每日用來熏屋子的艾草香,讓人忍不住想往外躲,而這艾草氣息更是時刻提醒著所有人,七阿哥是怎麼走的。

 “今日早膳進得可好?朕聽說愉妃做的小菜很開胃,特地要給你準備。”皇帝絮絮叨叨地說起日常,關心著皇后的一口飯一口茶,等他發現皇后不僅一言不發地聽著,還面含笑容地看著,心里又是一咯噔,索直白地問,“安頤你沒事吧,你不要嚇著朕。”

 皇后出幾分不悅,眼神卻那樣親昵,嗔道:“傻子,你以為我瘋了?”

 弘歷臉上漲得通紅,他堂堂帝王,君臨天下十數年,卻還會對著妻子臉紅。他們青梅竹馬地長大,皇帝打小就讓著,但婚后卻時不時做出些對不起妻子的事。十幾二十歲時,氣方剛年輕沖,見到就把持不住,哪一回“闖禍”后,不是熹貴妃幫他暗暗周全,而他則死乞白賴地纏著妻子賠罪道歉,那時候他就會臉紅,那時候他還不是帝王,皇后也只是驕傲的小福晉。

 可如今,什麼都變了,弘歷就是把全天下都給,也無法彌補子嗣接二連三夭折帶給的傷害。為什麼偏偏是他與皇后的孩子,偏偏是他們的孩子這樣脆弱,富察家為皇后筑起鐵壁銅墻,誰也無法把手到他的邊,可老天爺注定了的事,躲也躲不過。

Advertisement

 “你好好的,朕就安心了,哭也好笑也好,只要你好好的。”弘歷小心翼翼地回答著,轉眼過去一個月,兒子去世的悲痛在他心里已經淡了,或者說因為太在乎眼前的人,而只能把那份悲傷放下,他怕皇后生無可,怕自己不足以挽留妻子繼續在人世間陪伴,從得知兒子得的是天花,幾乎沒希的那一刻起,弘歷就如此恐懼著。他越是對不起安頤,就越是不愿放開手。

 “我想出去走走。”皇后道,“紫城里太沉悶,去年春末到如今,不曾有歡喜的時候。”

 “朕正打算遷去圓明園,已經著人準備。”弘歷忙道,“你要住哪里你自己選,圓明園那麼大,都風景如畫,那里天高海闊,比悶在紫城里強百倍。”

 皇后嗔笑:“自然是長春仙館,我還能住哪兒?不過我不是想去圓明園,弘……皇上。”皇后忽然正經了神,稱呼丈夫為君王,道,“永琮走得急,我心俱碎,一時就忘了你是帝王我是皇后,忘記了咱們肩上的擔子。外頭只當我這個皇后不能好了,而你日日夜夜圍著我轉,外頭也只當你這皇帝眼里再沒有別人了。這可要不得,咱們是這世上最尊貴面的兩個人,就是就是神君仙子見了也要叩拜不是?怎麼能為了這件事,就讓天下人猜忌,讓王公大臣輕視,不。”

 弘歷蹙眉道:“他們不敢,他們更不會這麼想,他們難道沒有兒,他們的親人子故去,他們不會傷心?安頤你不要多想那些事,眼下好好養著,把心里的苦和痛都發泄出來,朕會一直陪著你,朕也不會讓天下了,朕要用這江山做你的依靠。”

 皇后含淚:“你的心意我都知道,可江山如何只能讓我一人依靠呢。我嫁給你時,皇額娘就對我說,做皇帝很孤獨,要我永遠站在你的背后,可你看這些年,我都做了些什麼?”

 此刻所稱的皇額娘,當是先帝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安頤是一手培養的未來兒媳婦,因先帝子嗣稀薄且多厄,早就立儲定下了弘歷繼承宗室的命運,富察安頤是被當做未來皇后培養的,麗溫、善解人意,可卻沒有一個人知道,本不想做什麼皇后。

 “英明的君主,需要人來擔當什麼?”弘歷神凝重,方才泛紅的面也已冷靜,“朕從不需要你做什麼,安頤,難道朕的心意你不知?你明明比誰都清楚。”

 “是,你是英明的君主。”皇后微微笑著,眼底的溫讓人心碎。

 那麼輕盈地拉著弘歷的手,而一個月前,抓著丈夫的襟,一口口咽下淚才支撐起自己陪伴兒子最后的幾天,可是永琮什麼都沒留下,連一聲哭泣都沒有。皇帝不會忘記那時候的皇后,而那時候的他,也是絕了。

 皇后道:“帶我出去走走,你還記不記得,我們爬五臺山時你說要帶我去登泰山,康熙爺和皇祖母就是一起爬上了泰山,才能白頭偕老,我要一輩子陪著你,你帶我去爬泰山。”

 弘歷卻道:“泰山就在那里,幾時都能去,可你現在這子,如何能去。”

 皇后什麼也沒有說,兩人只是四目相對,到最后還是弘歷下來,答應:“你再養幾日,朕這就著人去安排,可你憑自己的力氣不可能爬上去,要讓人抬你上去。等將來你越發好了,我們再去一次,到時候自己走上去,真不能胡由著你。”

 “我聽你的。”皇后終于出歡喜的神,又道,“出巡總要有個由頭的,我不想讓人以為你是帶我去散心,哪怕管不了別人心里怎麼想,面兒上也要做得好看些。就說是帶皇額娘去散心,帶皇額娘一道去吧。”

 弘歷點頭,沒想到皇后立刻又道:“妃嬪帶得多了,路上麻煩,我也煩們。就帶紅一人去,你一路上必然要照顧太后,就讓紅照顧我吧。”

 皇帝幾乎口而出,問為什麼是紅,但到邊,卻了:“只帶令嬪去太后怕是不樂意,你知道們不和睦。”

 過去皇帝并不避諱在自己面前直稱紅的名字,這一聲令嬪蓋彌彰,積極地想,皇帝是在乎自己,怕自己多想,才多此一舉;消極地想,皇帝是在乎魏紅,不愿這種時候給惹麻煩。可眼下這一切,皇后都不在乎了,唯一想做的事,是登上泰山,去看看康熙爺與弘歷的祖母所見過的景,康熙爺與孝恭仁皇后的傳說,依舊是這紫城里最最溫暖的憧憬。

 “太后會可憐我,會看在我的面子上對好些,而紅你是知道的,那樣懂事溫的人,哪怕太后給天大的委屈,為了你我,也會忍。”皇后說這句話時,又一次眼含熱淚,不知了哪一心弦,但又在淚容中出笑來,“馬車顛簸得厲害,我們坐船去吧。”

 弘歷道:“朕都依你,但這幾日你且要好好進食服藥,朕看到你氣好了才帶你出去,若還是這樣憔悴消瘦,就不了。”

 皇后伏進他懷里道:“這哪門子的都依我,哪能幾天就胖起來,你也不怕我吃撐了?”

 然而皇帝毫無玩笑的心思,皇后突然這麼反常,雖然言語神都那麼平靜,一切亦有條有理,可弘歷還是萬分的不安,待稟告太后,太后也是覺得不可思議,但兒子執意要圓皇后的心愿,太后只能答應。

 唯有聽說帶魏紅前往,幾個人之間微妙的關系和糾葛,讓心里膈應著,經華嬤嬤幾番勸說,才打算不把紅當回事,但愿泰山行,天地靈氣能讓皇后振作起來。

 太后點頭,皇帝便著手安排出巡之事,亦有圣旨送延禧宮,命令嬪隨駕,一路伺候皇后同行。六宮之中,唯有紅一人隨駕,不得引人議論,紅倒是格外平靜,接到圣旨那一日,就穿戴齊整往長春宮來。

 上一次見皇后,還是寧壽宮小年的家宴上,闊別一個月,紅乍見皇后,恍惚回到當年被寶珍喊著去攙扶皇后時的景。

 那年的手到的是冰涼的五指,而此刻皇后拉著的手坐下,依舊冰涼心,紅心里,可皇后卻似乎貪手中的溫暖,一直沒有放開。

 “可算見到你了,這一個月誰也不見,你們是不是都快把我忘記了。”皇后苦地笑著,“不過也不能大意啊,孩子們都病了,幸虧這一次控制住了,幸虧八阿哥和佛兒躲過一劫,不然后果不堪設想……”

 “娘娘。”紅一張,就淚如泉涌,想一路走來十分平靜,可不是因為真的冷靜而平靜,是因為本不知道該如何安皇后。

 “別哭了,別招惹我,我再哭眼睛要瞎了。”皇后苦笑著,手去的眼淚,那冰涼的手指,讓紅忍不住抓住了的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