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乾隆后宮之令妃傳 287 瘟疫

《乾隆后宮之令妃傳》 287 瘟疫

 “送到哪里了?”皇帝本溫和含笑的臉,頓時嚴肅起來,聽說已送至延禧宮,他便讓紅抱走兒,起往門前去。

 八百里加急一路直送到延禧宮,才見幾分晴好的六宮又被這匆匆腳步聲催得沉重,雖然接連幾日好消息,可皇帝沒敢得意忘形,匆匆展開折子一看,果然是出事了。

 災之后發生疫,瘟疫一夜之間席卷各地,眼下災民人心,開始往別遷徙,這折子在路上好歹要走上一兩天,眼下災地是何種形,皇帝不敢想象。他收起折子便吩咐吳總管召見大臣到養心殿議事,回見紅站在一旁,緩和幾分神,上前拉著兒的手道:“佛兒好生與額娘在家里,阿瑪過幾天再來看你,佛兒啊,你若是天生有靈,保佑咱們的子民早日度過這場災難。”

 小公主憨憨一笑,像是答應了似的,如此可皇帝暖心,他與紅道:“別太辛苦了,。”

 紅:“皇上才要保重,這都瘦了好些。”

 弘歷苦笑道:“若是朕瘦了,能換得百姓福祉,再瘦一些又何妨?”

 兩日后,災地疫越發嚴重,各種各樣的謠言傳京城,直人心惶惶百姓不安,聽說災民正大批地往各地遷徙,若是往京城來,皇城下,皇帝是收還是不收。

 自然這只是謠傳,災民不蔽食不果腹,如何千里迢迢走來京城,不過是周遭幾個省縣面臨力,皇帝本命各地方開倉收納災民,然而疫不斷擴散,災民四游走對控制瘟疫百弊無一利,可是將他們圈在一無所有的災之地等死,也實在殘忍。

 朝廷上為了這件事,爭執了好幾天,當皇帝決定派醫藥前往災地,竟有消息傳來,純貴妃之父蘇召南罹患瘟疫,已于前日死在了江蘇。

Advertisement

 噩耗傳咸福宮,抱琴雙本不記得自己是如何走到小佛堂,彼時純貴妃還在虔心誦經,尚不知老父已故,當聽得抱琴哆哆嗦嗦哭著說出這個消息,石雕似的定在那里,目如死神凝滯,好半天才爬起來。

 抱琴以為要走出去,卻驚見主子撲向佛龕,將面相溫和慈悲為懷的玉觀音重重推下。抱琴敬畏神佛,見這形,本能地撲上前,恰好接住了佛像,將玉觀音抱在懷里。

 佛像未損,可純貴妃卻瘋了似的將佛龕上的香爐蠟燭和供奉的瓜果都推在地上。抱琴懷抱著佛像躲在一邊,嚇得瑟瑟發抖,外頭的宮太監也不敢進來相勸,等純貴妃砸得差不多了,才突然嚎啕大哭,一口氣沒跟上來,直接厥了過去。

 喪父之痛,剜心剔骨,所有人都理解純貴妃的悲痛,可是瘋狂的拆了佛龕對菩薩不敬,還是人心寒。純貴妃昏睡的時間里,抱琴小心翼翼將佛像請慈寧宮佛堂,離開時正遇上延禧宮的轎子,跪在路邊等候令嬪先過去,但櫻桃卻上前來攙扶,道:“抱琴姐姐請起,我們主子說天冷了跪在地上傷。”

 抱琴被櫻桃攙扶起,見轎子緩緩而過,一陣風吹過將窗簾掀起,看到里頭小公主正捧著令嬪的臉蛋,親熱地親了一口又一口,如此好的天倫之樂,竟讓抱琴惶恐不安的心定了幾分。可公主明明是們家主子生的,咸福宮里卻從來見不到這樣好的景。

 櫻桃對抱琴道:“我們剛在壽康宮聽說了純貴妃娘娘家的事,還請娘娘節哀,抱琴姐姐這幾日必然辛苦,秋風涼,您可要多添件裳,這一可單薄了。”

 咸福宮里一團,抱琴哪里顧得上添減衫,客氣地應付了幾句,便請櫻桃先隨令嬪而去,站在路邊遙了片刻,只見延禧宮的太監宮,個個兒面相和善,在宮里做奴才,這就是最好的命了。

 蘇召南因是戴罪之,雖死于瘟疫,可朝廷連半點恤都沒有,三日過去,純貴妃才剛剛緩過神。急火攻心傷了,這一病不容小覷,若要保命且要靜心安養,卻偏偏這日蘇醒來,聽見屏風后抱琴說:“三阿哥,娘娘只是想您為老爺寫一篇悼文,自然不會要您去府里舉哀治喪,這點心愿,您就為娘娘圓了吧。”

 可三阿哥卻冷冷地說:“我可寫不來什麼悼文,外頭自然有文書相公做這些事,何必找上我呢。我有這樣的外祖父,已經十分丟臉,可別再給我找麻煩了。”

 純貴妃聽得痛心疾首,可能怪誰,兒子是生是養,養出這樣的不孝子,能怪誰?痛苦的人將被褥抓在手中,遙想當年生三阿哥時的痛,如今兒子的心不向著自己,皇帝更是厭惡拼著命生兒育,到底圖什麼,到底為了誰?

 三阿哥不聽勸,也不再進來看一眼母親,固執地跑了出去,抱琴無奈,轉過屏風想看看主子,乍見純貴妃淚流滿面,想來是聽見剛才的話。呆在原地不敢,純貴妃則半晌才帶著淚水冷笑,字字著恨:“我可不能死,我要好好活下去,這世道欠我的,皇上欠我的,那些人們欠我的,我全部都要他們償還。”

 疫向來是熬日子的事,只要不大面積的擴散,在醫藥無用的況下,熬過一陣子就會有所緩解,自然賠上的是無數命,與颶風暴雪一樣,被視作是老天對人間的責罰。

 所幸天氣漸冷,對控制疫有很大的幫助,而皇帝也撥下無數人力力救濟災民,十月下旬京城飄起第一場雪時,江蘇的災和疫終于得以控制。

 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金川在捷報頻傳后,突然遭逢變故,秋后的幾次對抗,清兵屢戰屢敗,當意識到大金川土司有一謀士臥底清軍督帥張廣泗之側,左右清軍的戰略部署,才使得清軍屢屢遭挫,清廷已損失慘重。

 乾清宮的早朝,自夏末以來,不曾有一日輕松,紫城上空的烏云盤踞數月遲遲不肯散去,回想年初時公主奢靡繁華的婚禮場景,如今真正是天地之別。就連和敬公主都深深自責,是不是的婚禮太過隆重,才引得上天震怒。

 這樣的話,和敬不敢對皇后說,更不會對太后或皇帝提起,只是在回宮探長輩時,順路到延禧宮小坐,才會對視為知己的紅心事,公主心系百姓憂心國家,說不該任由父親在年初為舉行如此盛大的婚禮,當時就該諫言,一切從簡才是。

 紅聽得心疼,勸道:“你已經將大部分嫁妝獻給三軍將士,百姓們知道公主的心,至于婚禮,你是皇上和皇后唯一的嫡,在佛兒出生之前更是唯一的公主,皇上早早就為你準備下一切,并沒有到了一場婚禮后,國庫空虛民不聊生的地步。這一次江蘇大災,朝廷也是過來的,你可千萬別對皇后娘娘說這些話,娘娘會傷心也會愧疚。”

 和敬連連點頭:“這話是最不能對額娘說的,只怕還嫌我的婚禮不夠隆重,嫌我的公主府不夠豪華。”

 紅笑道:“高興一點,我們都苦著臉耷拉著臉,皇上才真正沒了意趣,好歹作為他的家人兒,我們尚安逸,也是一分安。”

 和敬贊同,又嘆道:“宮外的日子,就是比宮里自在,你們曾經說我嫁人后必然不愿再回宮里,如今我是懂了。不過會想念你們,還是會想回來看看,但若要我選,哪怕在宮外茶淡飯的過日子,我也不愿再回皇宮。”

 紅笑問:“說到底,還是咱們額駙把公主照顧好了,不然哪有不想家的兒?”

 和敬雙頰緋紅,推開紅道:“人家與你說正經話。”但小婦人又忍不住含道,“本來進宮,該是與額娘與你們說說笑笑,可是現在大家都板著一張臉,我有好些高興的事,卻無人能說。雖然外頭糟糟,可公主府里和和,紅,我過得可好了。”

 “娘娘若是聽見這句話,一定高興。”紅拉著和敬的手道,“一切都會過去的,戰爭和災難,是歷朝歷代都在發生的事,咱們什麼都做不了,就只能相信皇上,相信文武大臣,相信百姓。”

 此時櫻桃在門前道:“富察福晉在宮門外求見。”

 紅奇怪:“幾時這樣客氣了,快請來,不過,怎麼不去長春宮?”

 倒是和敬道:“怕是來向你說心里話的,我聽額駙說,張將軍犯了事,攻打大金川的主將缺了出來,皇阿瑪要另選人前往,之前舅舅的呼聲就很高,這一次皇阿瑪怕是就要選他去了。”

 紅心里一,沒想到傅恒終究要去上戰場,不知如茵此刻是什麼樣的心,趕讓櫻桃把如茵請進來,與和敬直接等在了延禧宮外的宮道上。

 果然如茵是心里慌,來找紅說心里話,昨晚傅恒對說,怕是這一次不得不出征。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