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乾隆后宮之令妃傳 269 鳳簪的意義

《乾隆后宮之令妃傳》 269 鳳簪的意義

 且說這日延禧宮小聚散了,愉妃與紅送皇后和七阿哥回長春宮,舒嬪送如茵離宮,抱著福隆安,如茵牽著福靈安,小家伙不安分,時不時就跑到前頭去,舒嬪讓春梅跟著便好,說孩子們在書房里做規矩很辛苦,讓他們高興半天也好。

 如茵見堂姐如今心氣平和多了,也愿意與親近,子嗣的事是幫不上忙的,但相比從前,樂意多去鐘粹宮坐坐。

 兩人慢慢走在宮道上,看福靈安在前頭蹦蹦跳跳,舒嬪低頭看了看已經睡的福隆安,如茵忙問:“姐姐該抱得手酸了,讓我來抱吧。”

 舒嬪卻笑:“熱乎乎的小人兒在懷里,心里可真踏實,哪里會抱不。你看令嬪,小公主就跟親生的似的。”

 如茵笑:“是啊,誰能想到會有這段緣分。”

 舒嬪問:“若單單是純貴妃的兒,送給你做兒媳婦你也不要吧。”

 如茵笑而不語,舒嬪卻念叨起今天的事,竟是默默在一旁多了個心眼,此刻輕聲說:“令嬪讓小公主揀一件東西給,小公主翻了又翻,卻拿了皇后的簪子,那會兒我心都提起來了,可看見你們都沒什麼反應,我也不敢在臉上。”

 “公主拿了皇后的簪給令嬪。”舒嬪又重復了一遍,對如茵道,“再細想想,合適嗎?”

 如茵何等聰慧,但那會兒顧著樂呵,兒沒多想這種事,但聽堂姐繼續說:“好在小公主沒真的給令嬪,而是還給皇后娘娘,就當是我多心,要是娘娘真的看著小公主把簪遞給令嬪,心里一定會有想法。”

 “娘娘摘下簪,也是湊個熱鬧,若會有想法,也不會摘下來了。”如茵想把這件事敷衍過去,更唬了堂姐說,“這種捕風捉影的話語,姐姐對我說過便罷了,千萬別再對第二個人說,今天的熱鬧也就咱們幾人看見,傳出去被人添油加醋,萬一上頭追究,就了您的錯。大好的日子,就樂樂呵呵地過唄,最難得是天下太平了。”

Advertisement

 舒嬪苦笑:“是啊,我如今想通了,也覺得日子不算太煎熬,就是寂寞得很。明年開春,我打算讓陸貴人搬來鐘粹宮和我一道住,也樂意。”

 如茵知道堂姐不易,這宮里沒有圣寵沒有孩子,日子就只剩下清冷寂寞,深秋寒冬萬蕭條時,心就更加低落,可是這些事如茵莫能助,寬的話誰都會說,舒嬪也不會在上找安

 姐妹倆分別,舒嬪瞧見福靈安臨出宮門還對自己招手,和孩子揮揮手后,對旁的春梅說:“家里的人從前都虧待,卻是把這輩子的厄運都消磨,剩下的就是好福氣。”

 春梅勸主子別多想,可兩人回宮時,遠遠看到圣駕往延禧宮去,舒嬪駐足了會兒,不愿上前去被皇帝看見,更是自言自語:“說實在的,我對皇上并沒有那書里寫的什麼海枯石爛天荒地老的,不過是覺得有個人作伴罷了,如今沒了那份爭強好勝的心,什麼的,倒也不在乎了。”

 春梅勸道:“令嬪娘娘和愉妃娘娘都是好相的人,還有陸貴人,主子時常走,日子就好打發了。”

 當初在園子里,舒嬪的心被如茵勾引得無限膨脹后,終于在陷麻煩時被皇后一嚇唬就破碎了,不惡,只是不大好,如今歸于平淡,自己也到心平氣和的日子勝過從前百倍。

 沒了那爭寵的心,沒有純貴妃挑唆,越發活得灑自在,此刻眼見皇帝去延禧宮,也沒在心底掀起什麼波瀾,相反是對魏紅的人生充滿了好奇,就算是多心,今日那支簪的意義,會好好藏在心里。

 日落黃昏,紅隨愉妃從長春宮退下,半程就聽說圣駕已經到了延禧宮,愉妃嘆道:“辛苦你白天招待我們,這會兒又要伺候皇上。”

 紅笑而不語,默默地聽著。

 愉妃又道:“可我還是要麻煩你,現在佛兒周歲了,往后越發容易照顧,我想著你若是愿意,過了臘月好歹出來幫幫我。若是平常的六宮之事,我還算能應付,但春里七阿哥滿周歲,皇上已經授意務府開始準備大宴,而最最重要是公主出嫁。皇上第一次嫁兒,且是嫡出的公主,屆時的隆重,恐怕只比太子娶妻差一點了。”

 紅沒有滿口答應,說要看帝后如何安排,和敬的婚事愿意出一份力,但就怕重新掌管六宮的事后,又不開手。最初在宮里閑著很無聊,但現在有了佛兒,誰沒有一分懶的心呢。

 兩人在延禧宮附近作別,紅歸來,宮人們早就等著急了,不疾不徐地往門里走,老遠就聽見兒的笑聲,虧玩了一整天都還沒犯困,待進殿,正見弘歷躬彎腰扶著兒,小公主邁開步子巍巍地走,父親的大手滿滿當當地護著,讓安心地出每一步。

 紅倚門而,癡癡地看著這天倫之樂,一點也不想打攪他們父倆,反是佛兒先發現額娘回來了,揮著手要額娘抱抱。

 紅便道:“佛兒玩了一整天,該哄睡了。”

 皇帝笨拙地把,跟在紅后寸步不離,被紅嗔道:“皇上這是看什麼。”

 弘歷笑:“看著你們母就安心,也不是非要看什麼。”紅自覺方才看待父倆時的心,也是這樣,慨這最是無帝王家,骨終究還是有的。

 只等小公主被娘抱走,兩人才對坐歇下,弘歷知道辛苦一整日,什麼也不要做,只是說說話而已。說道科爾沁已經遞折子來問婚禮的事,皇帝輕嘆:“和敬像佛兒那麼大時,朕只管在外頭忙著先帝爺吩咐的事,終日圍著朝廷轉悠,本沒有時間好好陪過,如今還沒多疼幾年,就要出嫁了。”

 紅溫言:“皇上往后多來陪陪佛兒,將來就不會有憾。”

 弘歷道:“朕的皇阿瑪,做皇子時就矜矜業業,朕是跟著康熙爺和皇祖母還有壽祺太妃長大的,倒也不覺得被父親疏忽多,但弘晝、弘瞻顯然就缺乏父親的教導,而先帝登基后朕去阿哥所后,也極到先帝的親自教誨。如今想來,自就是憾,所以對幾位阿哥的教導多了些關心,偏偏又惹得他們看到朕就害怕。”

 紅笑道:“永琪不怕皇阿瑪麼,五阿哥常常說,最最敬佩的就是皇阿瑪。”

 提起五阿哥,皇帝有幾分笑容:“那麼多個兒子,總算出了一個讓朕滿意的,雖然做父親的不該說這種話,可他們各有長短,朕到底是偏心的。有了永琪,將來永琮長大,也有個好哥哥做榜樣。”

 說起孩子們的事,皇帝便說今日見了幾位大臣,聽他們舉薦了一些能人學士,打算將來讓他們教授皇子學業。

 紅聽得出來,皇帝依舊是對有著期待,可日子一天天過去,紅覺得自己應該是不能了,但不能澆滅皇帝的熱,只是溫和從容地聽著。

 小公主的周歲生辰后,臘八是個熱鬧的日子,永安寺會連夜熬煮臘八粥,一清早送,再由皇帝與太后分賞六宮。這是小佛兒第一次吃臘八粥,紅大大方方地來寧壽宮領了恩賞,太后也沒有為難,似乎彼此之間的相,越發融洽了。

 夜里寧壽宮有家宴,太后下旨讓六宮妃嬪不必著繁重的吉服,各自穿得鮮亮喜慶些就好,自然這里頭另有一層用意,便是太后給所有人機會,誰能讓皇帝看上一眼,就是誰的本事了。

 紅也參這里頭的道理,這邊選了淡雅不至于樸素的裳,甚至讓小靈子給吳總管傳話,示意吳總管能提點皇帝,今晚怎麼也別讓皇帝找上

 自然弘歷也懂母親的用意,不會公然悖逆,不會偏偏在這種日子里翻延禧宮的牌子,但聽到吳總管傳話來,還是嘆了聲:“可惜皇額娘并不知道,是最有分寸的人。”

 皇帝會在家宴上看中誰,就憑各自的本事了,上有皇后對此毫不在意,嫻貴妃是個看淡一切的人,純貴妃有自知之明就是變天仙也不了皇帝的眼,便是如今風風的愉妃,也明白男之事上,皇帝對沒多意思。

 可是從前六宮中最艷的嘉妃,哪怕如今無法與十幾二十歲的年輕妃嬪們相比,也依舊有那不服輸的驕傲之心,這天一早領了恩賞后,回到啟祥宮就開始搗鼓夜里的裝扮,嫌新裳俗氣,嫌首飾不致,折騰得宮太監好不辛苦。

 麗云半程中不知去了什麼地方,等回來時,嘉妃正發脾氣,可麗云卻神兮兮地送上幾盒胭脂道:“主子,奴婢想法兒打聽來了純貴妃娘娘用的脂是從哪里買的,一模一樣的給您弄來了。”

 嘉妃微微皺眉,麗云卻道:“純貴妃雖然不如意了,可是的皮真真是最好的不是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