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乾隆后宮之令妃傳 268 抓周

《乾隆后宮之令妃傳》 268 抓周

 三個娃娃放在一起,佛兒一周歲,翻滾爬行已十分靈活,福隆安雖然小一個月,男孩子長得壯實看起來差不多。而七阿哥如今八個月,已能穩穩地坐著揮舞小手,表達他的喜怒哀樂,七阿哥更是第一回看見和自己個頭差不多的人,眼里滿是好奇。

 小姐姐漂亮得像瓷娃娃,小哥哥虎頭虎腦胳膊比他好些,小家伙剛開始有些發悶,直直地盯著他們看,等悉起來,就咿咿呀呀地想要他們和自己玩。而皇后到了不久,和敬從書房將五阿哥和福靈安領來,他們再往弟弟妹妹邊一坐,五個如珠如寶的孩子,一派子嗣興旺的繁冗。

 皇后歡喜、愉妃歡喜,紅和如茵也是時刻掛著笑容,唯有舒嬪黯然,就算佛兒不是令嬪親生的,好歹膝下也有個孩子能聊以藉,而曾有機會生養,卻連孩子的面兒都沒見上。

 紅看到舒嬪的失落,輕輕推了如茵一把,如茵便趁皇后逗孩子玩兒的時候,悄然來堂姐邊,溫地說:“姐姐別難過,您還那麼年輕,先把子養好。”很輕聲地說,“皇后娘娘和愉妃娘娘,可都是三十好幾才生的。”

 舒嬪也想起來,皇后和愉妃,乃至純貴妃和嘉妃,都是這幾年才有所出,著急什麼呢,還有大把好的年華,虧得如茵能的心,沖一笑道:“你時常抱福隆安來看看我嘛。”

 如茵道:“福靈安在宮里念書,姐姐也可時常去敦促敦促,替我教導。”

 舒嬪苦笑:“我何德何能,皇上要嫌我多管閑事的。”

 此時皇后抱著佛兒,小公主滴滴的讓人不釋手,夸贊孩子就是比男孩子好帶,千雅奉上禮盒,皇后親手將一對小金鐲戴在佛兒手腕上,小娃娃看著金燦燦的鐲子,笑得花兒一樣。這便是皇后賞賜的周歲賀禮,紅忙上前替兒謝恩,皇后問:“純貴妃那里,可有什麼表示?”

Advertisement

 紅搖了搖頭:“臣妾今早將銀掛面和壽桃包送去了,抱琴出來致謝,說純貴妃有些頭疼腦熱,不宜相見,今日也不能來延禧宮為公主慶祝周歲。”

 皇后冷冷笑:“該說諒你,不以生母自居,還是故意賭氣給你們母難堪?前者自然有各種法子做得漂亮,而做得難看,皇上自然也不會給好臉看。”

 紅滿不在乎地說:“臣妾只要照顧好小公主,其他的都無所謂,皇娘娘今日能帶著七阿哥來,臣妾歡喜極了,延禧宮里蓬蓽生輝。”

 和敬在一旁嘖嘖:“你也學會說這種恭維人的話,一點都沒意思。”

 紅被說得臉紅,也就是拿和敬沒法子,和敬便得意洋洋,上前纏著說:“給佛兒抓周的東西呢,快拿來,等下犯困就不好哄了。”

 紅卻道:“并沒有準備抓周的東西,還以為只有小阿哥才有這個需要。”

 和敬跑去問皇后小時候抓了沒有,皇后說那會兒先皇后故世不久,好些事都沒顧得上,若是有閑暇若可以歡歡喜喜地笑,當年必然要為兒準備的。和敬便纏著紅:“你快去弄來,我妹妹可不能再這個委屈。”跑去抱了佛兒,問妹妹是否要抓周,小公主如何聽得懂,只是姐姐一逗,就咯咯直笑。

 紅無奈,與愉妃搗鼓了一些紙筆硯臺、珍珠元寶,和各擺在一起,皇后更摘下自己的簪放在里頭,準備齊當便要抱著佛兒來抓周。可如茵卻讓福靈安把福隆安抱過來,說:“省得在家抓一次,差不了一個月的,皇后娘娘,讓我們福隆安和小公主一道抓唄。”

 皇后嗔道:“你這額娘做得便宜,連這種事都省心了,怎麼那麼不講究。”

 如茵拍拍小兒子的屁,示意他爬去佛兒邊,毫不客氣地說:“傅恒說這次兒子周歲,不愿勞煩大宅里給擺酒,自家小熱鬧一回就好。那時候娘娘們又不能出宮來我們家一同熱鬧,福隆安也沒有這麼多小娃娃陪著玩耍,怪冷清的呢。反正稀里糊涂的才有福氣,就不講究了,今天我們福隆安也過一周歲。”

 皇后和紅都懶得理了,如茵是把小兒子放在公主邊,紅坐在東西的這一頭開始招呼兒,小佛兒不急不緩地爬過來,紅便說:“佛兒拿一件東西給額娘,佛兒喜歡什麼就拿什麼。”

 如茵便也跑來,招呼的兒子,福隆安卻坐在原地也不,一副很不耐煩地神對著母親,如茵急了罵他笨,小家伙把頭扭過去不理睬額娘,逗得眾人大笑,而這會兒佛兒已經爬到一堆東西前頭,這個那個,一串東珠在手里,以為要選定這件了,卻突然撂下手,從底下出金燦燦的簪,拿在手上揮舞著,咿咿呀呀地像要說什麼。

 佛兒一出聲,福隆安就來了興致,手腳并用地爬了過來,卻對滿目的金銀珠寶和玩都不興趣,卻是撲在佛兒上要摟著。小公主掙扎不開,便嗚嗚咽咽要哭了,笑得合不攏的大人們這才趕來把孩子抱開,如茵笑著訓兒子:“你才多大就要抱姑娘了,阿瑪要揍你了。”轉過頭又嬉皮笑臉地對皇后和紅說,“我們福隆安抓周抓了小公主,小公主抓周抓了皇后娘娘的簪子,那也就是抓了富察家的東西,小公主將來必定是咱們家的兒媳婦了吧。”

 皇后嗔道:“你從前好好的,如今臉皮越發厚了,佛兒給哪個也不給了你,不你遂愿。”

 眾人正笑著,小公主手里抓著簪子還沒撒手,可并沒有遞給母親,而是朝皇后比劃著,皇后上前接過,便心滿意足地放開了,愉妃在一旁道:“公主真是聰明極了,娘娘剛才抱著記得您戴著這簪子,這會兒是找回來要還給您呢。”

 皇后將發簪戴好,把佛兒抱懷,歡喜地說:“這樣好的小閨,怎麼能便宜了富察家。”

 如茵慘兮兮地摟著兒子說:“福隆安,額娘可是盡力了,可是姑姑嫌你。”

 舒嬪也想和大家一道說笑話,便進來道:“你倒是生個小丫頭出來,將來給皇后做兒媳婦,哪能便宜了你。”

 皇后贊道:“正是,想著要我們的姑娘怎麼。快把轟出去,回家早些給我生個兒媳婦來。”

 如茵急得面含雙頰緋紅,指了五阿哥和福靈安說:“娘娘,還有小孩子在呢,他們可是什麼都學的時候。”

 屋子的笑聲一陣陣傳出來,吳總管剛剛送東西來,聽見這靜,讓櫻桃別去打擾主子們,他把東西留下就要走,櫻桃送他到門外,笑道:“想必萬歲爺不來了吧,可是您回去稟告皇上,這兒熱鬧著呢,娘娘們都好開心,我們延禧宮從來沒這麼熱鬧過。”

 吳總管笑道:“皇上就怕委屈了令嬪娘娘和公主,如此甚好。”

 待他回養心殿,吳總管遇見剛剛升任工部尚書兼任翰林院掌院學士劉統勛劉大人,今年慧賢皇貴妃之父高斌治理河工不利,被這位劉大人參了一本,吃了不小的虧。

 雖說很多人覺得高家沒有了貴妃支持,才落得如此地步,但吳總管聽皇帝說,若非劉統勛的上書直言,今年哪里來的足年,更是要遇大災。如此能人皇帝必然委以重任,如今已將他升為工部尚書。更因劉家書香門第,命其兼任翰林院掌院學士,在漢臣之中威極高。

 而讀書人都有幾分傲骨,遇見吳總管這樣的侍,都有幾分瞧不起,劉統勛總算不會過分清高,見了吳總管也是和和氣氣。

 吳總管幾乎知曉朝廷上下所有大臣的家務事,侍不能干政,但保不齊皇帝隨時隨地問起來,答不上來也是他們的罪過,吳總管跟著和公公那會兒背大臣的名錄,背朝廷各級員職位,就吃了不苦頭。

 他記得劉統勛膝下有兩個兒子,可一個都不在朝廷做,都說是劉家門風,子孫若要做,必要經過科舉,覺不能走捷徑靠祖宗吃飯,于是劉大人的大兒子年近三十了,因還沒中舉,至今是個讀書人。

 而劉大人如今居一品,兒子卻“庸庸碌碌”,放眼朝廷員里,劉家獨樹一幟。

 兩人寒暄幾句便要分別,吳總管不經意地說:“今日是小公主周歲生辰,奴才剛剛送皇上的賀禮去延禧宮。”

 劉大人問道:“小公主可系純貴妃所出?”

 吳總管笑:“正是如此。”

 劉統勛出幾分輕蔑,淡淡一言:“蘇召南如今……”但話終究沒說完,就與吳總管辭別了。

 吳總管再至皇帝跟前,說起延禧宮里的笑聲,弘歷大喜:“若是日日如此,朕還有什麼憂愁,日久見人心,們早晚都會知道紅的好。”

 吳總管問皇帝今日還去不去延禧宮,弘歷道:“等們散了再說。”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