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乾隆后宮之令妃傳 219 自然是為了你

《乾隆后宮之令妃傳》 219 自然是為了你

 紅聽了高興,又親了親公主的小手說:“希健康長大,福氣留給自己就好。”

 母笑道:“姐姐帶弟弟,娘娘您將來有了小阿哥,有小姐姐陪著讀書寫字,也不怕寂寞。”

 提到自己的子嗣,紅心里才一沉,,母是新招進園子的,不知道一些事也很正常,就是在園子里的那些,也大多不曉得那晚凝春堂里發生了什麼,也許在所有人看來,皇帝放個小公主在邊,就是想為帶子。只是笑了笑沒說話,待公主的襁褓重新包好,便把孩子抱在懷里。

 母則又謹慎地說:“娘娘,純貴妃失手摔了孩子,也是那些人都瞞著,始終沒說公主的手有殘缺的事,也許當時真的只是一時驚才失手摔的,等醒過神,恐怕就該要回孩子。不知會不會來這里糾纏您,奴婢是進園子來照顧公主的,跟哪個主子都是跟,但小公主若被奪來奪去,實在太可憐。”

 紅聽說之前幾位母,因為懼怕公主的手有殘缺,嚇得連水都沒了,換了一個又一個,才算定下來。方才看母小心翼翼地為公主換尿布,溫的模樣人安心,便知道不管心里向著誰,但真心疼公主,紅覺得這就足夠了,沒必要疑心忠心于何人,而,沒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值得別人來窺探。

 至于純貴妃是否會來鬧著要回孩子,紅道:“畢竟不是我生的孩子,放在這里養是皇上的旨意,公主在這兒一天,我必然全心全意,可皇上若明日就要把送回去,我也不會難過不舍,孩子總是在親娘邊才是最最好的。純貴妃和我鬧沒用,自然要去求皇上,皇上但凡答應,我們也就沒什麼可不放心,照著做便是了。你且安心照顧公主,其他的事兒有皇上在,有我在。”

Advertisement

 母聽這話,便退后幾步向令嬪娘娘行了大禮,從此就是平湖秋月的人。其實母也就二十多歲年紀,而們進宮做母,大多不愿,因為家里還有嗷嗷待哺的嬰兒,卻不得不舍下自己的骨進宮喂養皇嗣,若能真心真意把皇家兒當自己的孩子來喂養,才最最難得。

 紅抱著公主笑道:“皇上還沒給起名兒呢,咱們小公主什麼名兒好呢?”

 隨著養公主所需的件和人手都紛紛進平湖秋月,園子里便傳開了這件事,皇帝竟然將才出生的兒送給令嬪養,宮里從來都是低位份的妃嬪生養子嗣后,因份低微沒有資格養皇嗣,由高位份的娘娘來養或是直接送去阿哥所。從來沒聽說過,貴妃的孩子由嬪位來養,到了魏紅這里,真是破天荒頭一樁。

 可純貴妃失手摔的事,也不脛而走,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人們往往逮著落井下石的機會,就不余力地借此來宣泄自己的不滿,常常和當事人并無恩怨瓜葛,可是順說上那麼一兩句,看見別人遭難不好,心里就莫名的暢快。卻不知這份暢快背后,是比黃連還苦的心,嘲弄諷刺了旁人,到頭來也不過是要繼續守著自己那副臉過一輩子。

 皇太后就猜到兒子要把公主送給魏紅,消息傳來眼皮子都沒抬一下,只冷冷地對華嬤嬤說:“他這是真的不顧蘇氏的臉面了,我瞧著三阿哥六阿哥的氣數也盡了,都說弘歷比先帝爺仁慈心善,可你瞧瞧,不過是沒遇上能讓他狠心的事,遇上了也是說一不二。”

 華嬤嬤道:“皇上和您去九州清晏時,對純貴妃也是好臉的,若非純貴妃摔孩子在先,皇上不會如此無,正是因為皇上有,才舍不得委屈。令嬪娘娘若是照顧不好公主,您再出面不遲,若是把公主養得白白胖胖,往后帶著公主來請安,看在小孫的份上,您也給幾分好臉。令嬪娘娘必然對您畢恭畢敬,您不提,過去的事怎麼敢提。”

 太后著酸脹的太道:“就怕將來有了自己的孩子,就不把公主當一回事了,不是沒喝絕育的藥嗎?”

 華嬤嬤沒再說什麼,放棄了說和太后與令嬪的念想,這兩個人可能是前世有仇,今生注定無法和睦,只可憐皇帝夾在當中。

 而令嬪瞧著忍大度,是個有涵養有心的孩子,可也有自己的氣和傲骨。換做別的妃嬪,早就跪在凝春堂外求太后原諒,恨不得匍匐在太后腳下得到的寬恕,若再能有幾分喜,便要歡喜到天上去。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孝敬生母,也就意味著絕不能得罪太后,可令嬪卻不是,看似是遠遠地躲著皇太后,華嬤嬤知道,這不是躲著,而是不愿靠得太近讓人發現滿心的厭惡。

 那天皇帝離了長春仙館,先去韶景軒理政務,傍晚時分才去了平湖秋月,但似乎只是去看看孩子,當晚并沒有留下,在九州清晏宿在舒嬪的寢殿中,用晚膳時聽說純貴妃掙扎著要來相見,舒嬪聽了皇帝的吩咐,走出寢殿對跪在臺階下的抱琴說:“皇上要我傳話,你帶回去告訴娘娘,娘娘此次分娩吃了大苦,要好好靜養,不把養好了就最好別出門。這會子冰天雪地里趕來,落下什麼病,往后可怎麼照顧三阿哥和六阿哥?倘若娘娘再有個閃失,皇上只能把三阿哥和六阿哥也帶走了。”

 抱琴像吃了一口冰雪,都僵得不能,滿眼的哀求,醒過神連連叩首道:“求舒嬪娘娘再替奴婢傳句話,貴妃娘娘方才急得都吐了,娘娘就想再看一眼小公主,求皇上開恩。”

 舒嬪示意自己的宮人把抱琴攙扶起來,并沒有作踐人的心,只是皇帝冷了臉,也不愿意去壁,嘆道:“該說的都說了,你在宮里時間比我還長,難道還要我來給你說道理嗎?回去吧,公主又不是送去天涯海角,將來貴妃娘娘把養好,天天都能去看,誰還攔著不。這都鬧得吐了,是真的要讓皇上把三阿哥和六阿哥帶走?”

 此時門里的宮出來,說皇上請舒嬪娘娘進去,手,顯然也是站得發冷了,示意自己的人把抱琴送走,便轉回來。進門見皇帝臉不壞,似乎并沒有被驚擾,也懶得提純貴妃到底怎麼了,另尋了皇帝聽的說:“臣妾的堂妹如茵也快要生了,皇上可不能在年節上又給我家妹夫派什麼外差,留下如茵一個人可不。”

 皇帝經提醒,才想起這事兒,笑道:“你說的及時,朕今天還想著有件差事要給傅恒,既然你妹妹要生了,讓他留在京城才是。”

 舒嬪笑著:“臣妾替如茵謝皇上恩典。”

 京城傅恒的家中,早已安排下產房,大夫、接生婆進了臘月就來府中常住待命,但福晉若是順利,要等正月才生,連自己都不著急,可傅恒卻讓人提前幾個月就安排妥當,仿佛怕自己突然接了什麼差事忙不過來,現在有時間,就要為妻子思慮周全。

 這會兒夜降臨,如茵晚膳時因肚子里小東西踢得厲害,且傅恒為了推不掉的應酬沒在家,就沒什麼胃口,哄福靈安吃了些,又把兒子哄睡著了,此刻在屋子里踱來踱去,時不時問底下的人,大人回來了沒有。

 下人們卻說外頭下雪了,但沒見大人的影,恐怕這會子宴席都還沒散。如茵知道自己若等得太晚,傅恒會因為心疼和擔心而生氣,便吩咐預備洗漱,要先休息,可外頭才送來熱水,如茵還沒換裳,就有人嚷嚷大人回來了。忙迎到門外去,見丈夫從風雪里走進來,燈下本是烏黑油亮的貂皮領子上覆了一層白雪,攔在門前說:“在這兒就了吧,一進去就化了,可糟蹋了這麼好的領子。”

 傅恒卻笑:“這值什麼。”一面挽了妻子進門,一只手又似兜著什麼,進了門后往桌上放下,這才解開雪,桌上被厚實的棉被裹著不知什麼東西,傅恒笑著解開,一層層剝下出漆木食盒,不等打開,如茵就聞見香氣了。

 “昨晚上聽你說想吃,我剛才辭了酒宴,特地去給你買來的,知道他們生意好,大早上就訂下的,等我去了才上架烤,我拿了一路回來,還不到小半個時辰,熱乎著呢。”傅恒展開食盒,里頭是片好的烤鴨,他一盤一盤擺出來,一面問妻子,“你還想吃什麼,只管告訴我,家里做不來的,咱們去外頭買。”

 如茵昨晚真是順一說,可丈夫卻冒著風雪為買來,還是一早預定好,還是去等著上架烤,用他理朝廷大事辦的細致小心,來對待自己隨口說的一個念頭。

 傅恒洗了手,就來給如茵包鴨,卻聽妻子滴滴地問:“你對我這樣好,是為了孩子,還是我呀?”

 傅恒眼中有寵意,笑道:“自然是為了你。”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