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領袖蘭宮 十卷83、“不小心”寫入歷史

《領袖蘭宮》 十卷83、“不小心”寫入歷史

婉兮的升祔奉先殿之儀禮,欽天監和禮部擬定的吉日爲十月二十七日。這樣的日期,距離傳位大典已經是實在太近了。

況從十月到十二月,這中間還有冬至祭天大典,還有年下的一系列事務,在這樣短短的兩個月時間裡要連續準備對於大清來說都是頂級的儀禮,實在是忙不過來。

更何況——此時擺在老皇帝面前最要的是,趕順順當當小十五先登基再說。

唯有正式登基,唯有小十五名正言順了去,他才能放下這顆心。至於其餘的,便是追封婉兮的儀禮,都可以暫時簡化,讓位於傳位大典去。

——況且,這又何嘗不是九兒在天上的希又何嘗是重那些名分虛禮的人,爲母親,本來就是一向都將孩子的事兒擺在自己的前面。

可是皇帝就算是因爲日程的迫,暫時簡化了祭告天地的儀式,可是翰林院還是在九月初三立皇太子之後,已然寫就了給婉兮追封、升祔禮告祭天地的祭文。

Advertisement

——皇帝原本,本就是想爲婉兮告祭天地的,只是到了十月底,諸項事務繁雜,實在是忙不過來;再加上皇帝要爲小十五多顧慮一層,以和碩禮親王爲首的衆位宗室王公們那一回的求皇上收回命,都不能不令老皇帝暫時忍下來。

終究婉兮不是滿洲名門閨秀,終究婉兮是個漢姓人啊,倘若一切禮儀都與元妻嫡後相同,那隻會給小十五樹起更多的敵對去!

可是就算這禮儀最終簡化了,並未形,可是皇帝卻是默許將這份翰林院的告天地祭文保留在了檔案裡,流傳到了後世——無論是大清後世子孫,還是天下人,都依舊得以從那白紙黑字的檔案裡,得以看見他對從不想委屈、簡化了的心思去。

也因如此,大清後世子孫在重新檢視《會典》之時,也無人敢將這份並未真實行禮的告祭天地的祭文給撤出來——倒這份誠心永遠地銘記了下來。

就如皇帝自己所說,天子之孝,與士庶不同。那些繁文縟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寸心至誠。

那麼那份刻意留在檔案裡,得以流傳後世的祭文,就是他的一片誠心——即便未行典禮,可是他以立婉兮爲皇后、告祭天地的這份心意,寸心明鑑,天地可表!

.

十月二十六日,以翌日孝儀皇后神牌升祔,前期告祭奉先殿。遣皇八子儀郡王永璇行禮。

孝儀皇后神牌,奉安孝賢皇后陵殿。前期告祭孝賢皇后陵,遣皇十七子多羅貝勒永璘行禮。

諭旨裡只是明白地說令十七阿哥永璘去拜孝賢皇后陵,可是真實的形卻是,皇帝又命小十七再拜孝儀皇后陵——這便在婉兮的神牌升祔之禮前,還在世的兩個孩子,小十五和小十七,都親自到的“孝儀皇后陵”前去行禮了。

不管天地,不管宗廟,對於一個人、一個母親來說,最重的永遠是自己的丈夫與孩子。

所以什麼升祔禮啊,都不要,要的是在那之前,的丈夫記得對多年的承諾,親封爲大清獨一份兒的漢姓皇后,給了“母儀天下”的最高名號;而的兩個孩子都已提前到的“皇后陵”前行禮。

最親的人心中,已然正位中宮。

其餘的,哪兒還會在乎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