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詠不想干了。
可若是他不干了,別看曾祖父維護著他,只怕會第一個不饒他。
公中的月例,紀家的資源,絕不會再向他傾斜。
就憑他探花的名頭,憑他修了《文華大訓》的資歷,又能干些什麼呢?
他在翰林院里琢磨了半天。
首先這吃穿用度不能,不然這日子過得還有什麼意思?
其次是小廝仆婦得養著,難道還要他自己去端茶倒水不?
再就是四游歷的銀子要充足,他可不想靠著什麼潤筆費之類的微薄進項看人眼過日子。
說來說去,都是銀子作怪。
怎樣才能弄到銀子呢?
紀詠有些心不在焉地回了玉橋胡同。
路上看到有人家在辦喜事。
他原準備繞道而行。
卻聽見看熱鬧的人說著什麼“是個西北來的地方,借了英國公府的宅子招婿”之類的話,他想起前幾天母親含糊其辭地說著什麼“這麼巧,可千萬別個正著”的話。
他佇足沉思。
應該是竇昭的舅舅趙思嫁兒。
以竇昭和舅舅的,肯定會去幫忙的。
這件事要不要和竇昭說說呢?
念頭閃過,他的腳已自有主張地邁進了張燈結彩的如意門。
沒想到竇昭沒見著,卻先見著了宋墨。
真是倒霉啊!
紀詠了有些發沉的額頭,問知賓先生:“趙大人在哪里?我有話跟他說。”
知賓先生知道紀詠就是宜興紀家的子弟,年探花,前途無限的清貴翰林,哪里敢怠慢,忙領著紀詠去了趙思那里。
趙思正和幾個同科說著話,見紀詠進來,頗有些意外。
好在趙思那幾個同科不是在翰林院供職,就是在六部任給事中任職,同是讀書人,都認識紀詠這個年得意的兩榜進士,自有人向趙思介紹紀詠,也有人和紀詠打著招呼。
紀詠笑容溫和,舉止謙遜地一一還禮,風度翩翩,儼然過良好教育的世家子弟。
趙思對他心生好。
紀詠大方地求見竇昭:“原是表兄妹,只是年歲漸長,表妹又嫁為人婦,不免瓜田李下,要避些嫌,還請舅舅派人領了我去和表妹說上幾句話。”
君子不欺暗室。
他這樣坦坦地求見,讓在座的諸位都不由暗暗點頭。
趙思也流出幾分欣賞,但還是道:“你有什麼話,也可由我轉述!”
紀詠道:“皇上命我跟著余大人修正《周禮合訓》,我小時候在表妹的案頭上看見過一本《禮儀注疏刪翼》,我曾去向七叔父借閱,但七叔父說他沒有這本藏書,我想問問表妹,是我記錯了還是這本書是表妹的私藏?若是私藏,能否借閱?古者加冠禮必在廟中,天子四次加冠,禮卻只有一次,我一次也沒有找到出,想問問表妹,有沒有這方面的印象?”
屋里的人都聞言大驚,趙思更是驚詫地道:“壽姑懂周禮?”
“是啊!”紀詠面不改心不跳地道,“不僅懂,而且很是通。我這幾天找書都找得分不清東南西北了,偏生余大人又催得急,我沒辦法了,只好個懶,”他說著,朝著眾人團團行禮,道,“還請諸位大人行個方便,不要聲張。”
誰愿意向個子請教這些學問上的事?
眾人皆出心領神會之,齊齊稱“知道,定不會說出去的”,看紀詠的目,也多了幾分親切,更有人勸趙思:“這是正經事,你派個老的人陪紀大人去見過令外甥就是了。”
趙思也覺得這件事的確是不宜聲張,也不便阻攔,他了家中的一個年過六旬的忠仆,把紀詠帶去了東廂房,又讓人去請了竇昭過來說話。
竇昭一頭霧水,見到紀詠的時候更是詫異。
那忠仆忙笑著將前因后果說了一遍。
竇昭氣結,因顧忌站在兩人中間的忠仆,只能狠狠地瞪了云淡風輕的紀詠一眼,小聲質問:“你是不是想讓我得個才子的名聲?”甚至不好否認自己對周禮并不十分的通。
紀詠不以為意,皺著眉道:“我難得見你一次,有要的話跟你說,你別像那些庸俗婦人,只知道一味地嗔怒,分不清重點主次……”
竇昭豎眉。
紀詠已抱怨道:“你都不知道我現在什麼樣兒了!”他喋喋不休地將自己在翰林院的境夸張地說了一遍,然后道,“我知道你名下有很多的產業,大掌柜云集,我現在有大約五千兩銀子的私房錢,你能不能找個人幫我打理這筆錢,維持我以后的食無憂?”
竇昭立刻就明白他想干什麼。
仔細地考慮道:“這編書不像其他的事,別看那些翰林金榜題名,可若非飽讀詩書之人,還就真不能勝任。怕就怕你的名聲在外,皇上想起編修什麼書籍就想到了你,你恐怕就會陷其中無法,休想跳出翰林院。若是如此,的確是蹉跎人生……”
紀詠聞言大喜,興地道:“我就知道四妹妹不同其他人!那你覺得哪位大掌柜能幫我打理財產?”
竇昭冷著臉,道:“哪個也不合適!”
紀詠愕然。
竇昭道:“你以為做生意很容易嗎?它也像你讀書似的,要投全副的心,雨天想著賣傘,晴天想著修傘,一年四時都要盤算運作著北貨南調、南貨北賣……”
紀詠煩起來:“說來說去,你就是對我虛以委蛇而已!”
“你又想自立門戶,又聽不得別人不同的聲音,你讓我說什麼好?”竇昭冷言道,“我倒覺得,你不應該以已之長比他人之短——你既然擅長讀書,就應該好好走仕途才是。紀老太爺說得有道理,現在對你,是個機會,你既然可以幫著皇上編書,未嘗不能由此親近皇上,就看你是把自己定位在一個只能編書的文人,還是定位一個通法典、能為皇上排憂解難的能吏了!”
紀詠言又止。
趙家的那位忠仆卻早已是聽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了。
竇昭覺得自己該說的話都說完了,至于該怎麼做,端看紀詠怎麼選擇了。
“你若是執意要拿了私房錢去做生意,再給我帶個信也不遲。”竇昭說著,轉離開廂房。
紀詠坐在太師椅上陷了沉思。
有小廝在簾子外面探頭探腦的,朝著那忠仆使眼,忠仆半晌才反應過來,躡手躡腳地走了過去,低聲道:“什麼事?”
小廝聲音更低:“老爺問,紀大人和表小姐說得怎樣了?紀大人還怎麼沒有回書房?”
忠仆忙道:“你去回了老爺,就說表小姐早回了宅,紀大人正坐在椅上發呆,我怕紀大人不知道去書房的路,所以在這里候著呢!”
實際上是監視紀詠不跑。
小廝明白忠仆言下之意,笑著去回了趙思。
趙思又聽到自己派去宅打探竇昭的媳婦子說竇昭已經回了宅,正陪著竇家六太太和五太太在說話,他放下心來,吩咐那小廝:“你去跟老羅說,讓他好生服侍紀大人!”
小廝笑著去了廂房。
趙思的幾位同科七八舌地恭維他有個好外甥,又問這外甥嫁到了何家,夫婿是哪家的子弟。
趙思一一答了。
那些人都出可惜之。
有人甚至道:“當初趙大人怎麼就沒有給令外甥選個讀書人?”
趙思想到了竇世英,心里就一陣的煩躁,連說話的語氣都變得有些生起來:“我在西北為,外甥的婚事,是父親竇萬元定的。”
這些人自然也是認識竇世英的。
有人“咦”道:“那竇萬元怎麼是你家的姑爺?不是說他是王又省的婿嗎?”
趙思沒好氣地道:“我妹妹是原配嫡妻,病逝后,他扶了王又省的兒做繼室。”
屋子里的氣氛一時間冷了下來。
還好有小廝進來稟告,說新郎的轎子到了。
大家俱是笑呵呵地催著趙思去迎新婿,有說有笑地去了拜堂的正廳。
行過禮,新人了新房,喝過杯酒,新郎又出來給大家敬酒。
一時間廳堂里歡聲笑語,倒也喜慶熱鬧。
宋墨到了站在廡廊上看熱鬧的竇昭邊,幫了風帽,笑道:“怎麼不到新房里去?要不要我護著你進去?”
竇昭手著小腹,笑道:“我怕著孩子。”
宋墨想想,不敢勉強,又見廡廊上有風,虛扶著往旁邊的茶房去:“到那邊坐坐,我倒杯熱茶給你,等他們鬧過房,我們就回去,明天一早再來。”
竇昭點頭,隨著宋墨去了茶房,坐在錦杌上,端著宋墨沏的茶小口小口地喝著,和他說起紀詠的事來,并慨道:“人要是太聰明了,做什麼事都事半功倍,也就不懂得珍惜,他又如此的絕才驚艷,只怕紀家的人為他都要多掉幾頭發。”
宋墨卻覺得汗都豎了起來。
但他神態間卻一片風輕云淡:“你也別總把他當個沒長大的孩子似的,他都及冠了,你總不能一輩子在他后幫他收拾攤子吧?你得試著放手,讓他長大才是。”
竇昭失笑,道:“你說得也有道理。他若是真的想做什麼生意,我就介紹個好點的大掌管給他好了,至于其他的事,我們也管不著。”
宋墨不由在心里嘀咕。
什麼“我們”,是“你自己”好不好?
我可從來沒準備幫他!
他若是辭回江南,那就再好不過了!
※
兄弟姊妹們,今天的二更送上。
最后幾個小時,什麼事都可能發生,求大家力《九重紫》到最后一刻,將大家手中的紅票投給《九重紫》。
謝謝大家!
O(∩_∩)O~
※
趙錦兒是十里聞名的掃把星,被賣給一個快要病死的癆病鬼沖喜,抱著公雞拜的堂。大家都以為這兩口子到一起要完,不想過門后老秦家卻好運連連,日子是越過越紅火。進山挖野菜撿到狐貍;路邊買頭老羊,老羊肚里帶著四只羊崽;就連被采花賊擄走都能帶輛驢車逃回家......而眉目俊朗的癆病相公也恢復健康,成了攝政王?鄰國公主要來和親,相公大手一揮,“家有嬌妻,這輩子不娶妾!”...
【廢物逆襲+醫毒+雙強+甜寵+嬌夫】女帝蘇七睜眼醒來成了荒蕪大陸的廢物七小姐,出生時,母親被逼跳崖,外祖全家被殺,四位舅舅尸骨無存,而她遭親爹虐待,自小備受冷落。 只求一朝靈根覺醒能翻身。 可測試大殿上,垃圾靈根,零感應,劣靈魂,三項測試盡廢的她被人判了死刑,至死都帶著絕望。 “廢物?”蘇七觀察著身體里兩條神品靈根,心想,到底誰是廢物? 呵。 練神丹,制神器,收神獸,降萬妖,攻神域,平外祖家的反,掌全境的兵,一舉成為了荒蕪大陸最強的靈帝,把昔日的人都踩在了腳下。 “你再說一句廢物聽聽。” 世人震驚。 她一人一鐲,神擋殺神,佛擋誅佛,漸行漸遠,只為在大陸各地尋回失散的家人,可回頭一看,身邊總是跟著一個人。 如影隨形。 “蘇蘇,嫁給我。” 傳言,南陵帝尊容貌清俊,有傾世之才,但還有一個大陸皆知且無比強大的外號——戀愛腦。
為了他至愛的皇后。他將她扔進蛇壇,任蛇吞食,當她拼死生下的胎兒,只換來他的一句:“這半人半蛇的東西,給朕拿去喂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