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九重紫 第248章 回門

《九重紫》 第248章 回門

 竇昭和宋墨正在給宋宜春問安,來接竇昭回門的竇濟昌到了。

 宋宜春滿腹的話只好悶在了肚子里,匆匆待了竇昭和宋墨幾句,就讓他們出了門。

 狂風裹挾著傾盆大雨如水般一陣陣地涌過來,抄手游廊像被水洗了似的,更不要說走在上面的人了,鞋裾立刻會被淋得

 大家披著蓑穿著木屐。

 竇昭比平時又高了幾分。

 素心吃力地幫打著傘。

 “我自己來吧!”竇昭笑著,手去接素心的傘。

 卻有雙晶瑩如玉般的手了過來,趕在前面接過了素心的傘。

 竇昭愕然地抬頭,看見宋墨淡淡的面孔。

 “我來吧!”他不地持傘,攬著竇昭的肩膀朝外走去。

 給宋墨執傘的陳核不知道如何是好,愣了半天才追上去。

 竇昭的個子剛剛齊宋墨的耳

 若略一傾,就可以靠在他的肩膀上。

 兩世為人,竇昭從來都是那個為別人持傘的人,何曾有人這樣為持過傘?

 半天沒有回過神,懵懵懂懂地隨著宋墨朝前走著,等反應過來,已站在了馬車前。

 車夫已放好了腳凳。

 宋墨略一猶豫,扶了竇昭的手,道:“快上車,小心淋裳。”將傘移到了腳凳上方,竟然要親自服侍竇昭上馬車。

 豆大的雨點落在了宋墨的臉上。

 竇昭忙彎腰鉆進了車廂。

 陳核跑了過來,雙手高舉著桐油傘,為宋墨擋風遮雨。

 宋墨把傘遞給了邊的武夷,上了馬車。

 素心幾個面驚訝,低下了頭,魚貫著上了后面的馬車。

 看到這一幕的竇濟昌腳步微滯。

 他有些意外。

 京都誰不知道英國公府的世子爺出顯赫,子清冷,不易接近,沒想到他卻能放下段照顧四妹妹……可見再清冷的男子,在妻子面前都有的一面。

Advertisement

 他笑著跳上了竇家的馬車。

 雨點打在車頂噼噼啪啪地作響。

 竇昭著沒有一滴水漬的,心中很是慨,真誠地向宋墨道了聲“多謝”,遞了帕子給宋墨,示意他臉上的雨水。

 宋墨笑著接過了帕子。

 很普通的白綾緞,在一角繡著叢素蘭。

 這讓他想起竇昭的花圃。

 宋墨臉。

 帕子上有淡淡的香味,像是蘭香,又像是茉莉香,再仔細一聞,又好像玉簪花香,非常的清雅。

 他把帕子塞在了袖里,了車簾,過鑲著玻璃的車窗朝外:“你要不要回趟真定?”

 路上沒有什麼行人,狂風驟雨吹打著滿地的落葉,地上狼藉一片。

 竇昭眼睛一亮:“可以嗎?”

 “什麼事,只要想做到,總是能出時間來的。”他回頭,眼睛在線有些黯淡的車廂里熠熠生輝,亮如星子。

 “也是!”竇昭失笑,認真地思考了片刻。

 如果宋墨能和一起回真定就好了。

 讓祖母見見宋墨,祖母也能放心些。

 可宋墨在金吾衛當值,未必走得開,這件事還得從長計議。

 “我到時候和嚴先生商量吧?”笑道,“國公爺那邊,也得有個待才行。”

 宋墨點了點頭。

 心里有些傷

 如果母親還在世,有母親幫竇昭擋著,竇昭又怎麼會想連回趟真定都這麼困難!

 他不由握了握拳。

 竇昭見他緒有點低落,也笑著湊到了車窗前。

 “這秋雨,下一場天氣就冷一場。”問他,“我們這是在哪里?”

 前世,雖然在京都住了十幾年,可也不過只對富貴坊周圍比較悉。

 “我們在安定門大街。”宋墨說著,若有所思,吩咐車夫,“走江米巷去靜安寺胡同。”

 車夫傻愣了半天,這才高聲應“是”,駕車拐進了旁邊的一個小巷。

 竇昭好奇道:“為什麼要走江米巷?是不是走江米巷離靜安寺胡同近一些?”

 下次回娘家,就知道該怎麼走了。

 “比走皇墻北街遠大約半個時辰,”宋墨笑道,“不過六部衙門、五軍都督府都在那邊,你可以看看。”

 竇昭窘然。

 宋墨把了沒出過遠門的深閨弱質了。

 但宋墨能細心地想到帶去轉悠,還是令大好。

 跟在他們馬車后面的竇濟昌卻是滿臉的困

 宋墨他們怎麼改道住南走啊?這可是越走越遠了!

 再一看,車馬慢慢地停了下來,在翰林院、上林苑監、太醫院等衙門前佇立了片刻才徐徐地朝前駛去。

 他不由問跟車的護衛:“他們在干什麼呢?”

 護衛也不知道,忙過去問了一聲,回來稟道:“世子爺正告訴四姑六部衙門在哪里呢!”

 竇濟昌愕然,道:“六部衙門與四妹妹有什麼關系?”

 護衛搖頭,顯然也很納悶。

 倒是竇濟昌的小廝猜道:“四姑到京都的時日不長,平日難得出趟門,就是出了門,不是在幾個寺廟里轉悠,就是在南大街、鼓樓大樓的那幾家賣綾羅綢緞、金銀首飾的鋪子里轉悠,想必是世子爺有意讓四姑開開眼界!”

 竇濟昌恍然大悟,又忍不住笑道:“也虧他想得出來!”竟然帶著妻子來看六部衙門,又不是兒子,要激勵他參加科舉。

 好在今天風大雨大,路上沒有什麼行人,又是回門的日子,沒什麼時間限制,竇濟昌懶得打擾他們,躺在馬車聽著雨聲,走走停停,多花了半個時辰才到靜安寺胡同。

 竇家的親戚都到了。

 聽說竇昭他們到了,迫切想知道兒過得好不好的竇世英不顧竇世樞的阻攔,親自到大門口迎接。

 宋墨下了馬車,一手接過陳核手中的大傘,擋在風口,一手扶著竇昭下了馬車,自己的擺卻被淋了半截。

 匆匆趕過來的竇世英看著不由喜笑開,不待宋墨站穩,就上前攜了他的胳膊:“快到屋里坐!這雨太大了!”又高聲吩咐高升,“快去找件干凈裳給四姑爺換了。”十分的熱,就是宋宜春和宋墨關系沒有破裂的時候,也不曾這樣地對待過宋墨,竟讓宋墨一時間有些傻眼,片刻后才緩過神來,忙恭敬地向竇世英道謝:“多謝岳父大人!”

 竇世英著眼前芝蘭玉樹般的宋墨,想到剛才他對竇昭的呵護,真是越看越滿意,越看越覺得順眼,一面拉著宋墨往花廳里去,一面笑呵呵地道:“一個婿半個兒,你不用和我這樣客氣。只要你們夫妻和,我就心滿意足了。”

 宋墨想到竇昭出嫁時竇世英的眼淚,心頓時了下去。

 他恭謹地應“是”,和竇世英一起進了大門。

 高升捧著一疊裳跑了過來。

 “老爺,這是您前些日子做的新裳,都還沒來得及穿。”他氣吁吁地道,“您看哪件合適?”

 竇世英就挑了件紫紅的寶相花纻直裰,對宋墨道:“先去換服,這秋天的雨,傷人,小心傷生病。”

 著那艷麗繁復的花紋,宋墨和竇昭都不額頭直冒汗——前者是因為覺得這服過于華麗外,卻又因為是竇世英所賜,不敢推辭;后者是沒有想到父親竟然做了件如此張揚的裳。

 宋墨由高升陪著去換裳,竇昭忍不住道:“現在京都還時興寶相花的面料嗎?”

 “寶相花的布料什麼時候是時興的布料了?”竇世英反問。

 竇昭無語。

 只能在心里嘀咕:但以您的年紀,這也太花哨了些。

 念頭剛剛在心頭掠過,就看見宋墨跟著高升走了過來。

 紫紅的織錦,用金銀線織著各式花草圖案,五彩斑斕,如流霞,映襯著宋墨白皙至無暇的,如那姹紫嫣紅中的一點素,有種纖塵不染的高華和矜貴。

 竇世英不由得眼睛一亮,道:“這件裳倒合適你的。”不待宋墨說話,已抬腳朝前走,“我們去花廳喝茶去——家里的親戚都早到了,就等著你們了!”

 宋墨不自在地理了理袖,可當他抬腳的時候,已恢復了平時的泰然自若,跟著竇世英去了花廳。

 竇世樞和竇世橫坐在中廳的太師椅上和魏廷瑜說著話,竇文昌幾個則神謙恭地站在旁邊聽著,紀氏和五太太等眷則圍坐在西廳的圓桌前,竇文昌的兩個兒子、竇濟昌的兩個兒子和竇博昌的兒則由一大群丫鬟婆子服侍著,在花廳里嘻笑打鬧,到灑落著孩子們歡快的笑聲。

 見竇世英和宋墨、竇昭走了進來,竇世樞等人打住了話題,婆子們也忙把幾個孩子抱到了一旁。

 花廳里霎時安靜下來。

 大家的目都落在了宋墨的上。

 宋墨從容地微笑,跟著竇世英拜見了竇世樞和竇世橫。

 一旁的魏廷瑜著穿著端莊大方又不失明艷的竇昭,眼神顯得有些熱烈。

 竇昭卻無意和魏廷瑜多說什麼,低眉順目地跟在宋墨后,給竇世樞和竇世橫行禮。

 魏廷瑜頭,神尷尬。

 不知道什麼時候,竇明走了過來。

 拉著魏廷瑜的袖,悄聲笑道:“侯爺在看什麼呢?”瞥了眼看也沒看他們的竇昭,視線卻停留在了宋墨的上。

 這,就是英國公府的世子?

 他竟然長得如此……驚艷!

 竇昭可是比他還大一歲!

 他……會瞧得上竇昭?

 竇明難掩其驚異和震撼,朝竇昭去。

 竇昭安靜地站在宋墨的后,有著與其年齡不相符的沉穩和斂。

 竇明目微閃,看見宋墨朝著自己的丈夫拱了拱手,笑著稱了聲“佩瑾”。

 沒有用敬語!

 ※

 看書的姊妹、兄弟們,求紅票啊!

 ~~~~(>_<>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力。)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