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九重紫 第245章 認親

《九重紫》 第245章 認親

 不論是非曲直,顧玉對宋墨的誼都值得竇昭尊敬。

 恭敬地給顧玉曲膝行禮,示意素心將那套備用的文房四寶送給顧玉做見面禮。

 顧玉很是意外。

 竇昭既然嫁給了天賜哥,就是天賜哥的妻子了。他就是對竇昭有再多的不滿,也不會當著眾人的面給竇昭使絆子,那不是讓竇昭丟臉,那是打天賜哥的臉。這個道理他還是懂得的。但他實在是看不慣竇昭明明只是個鄉下姑娘,此時卻在宋家眾人面前儀態端方,像個天生的貴夫人般的模樣。

 他站出來,只是想早點和竇昭見過禮之后就走。

 沒想到竇昭竟然這樣地禮遇他。

 無事獻殷勤,一定沒有什麼好事!

 顧玉在心里嘀咕,見大家都看著他們,他只好打消了立刻就走的念頭,彬彬有禮地給竇昭還了禮,笑著接過竇昭的見面禮,高高興興地喊了聲“嫂嫂”,然后退到了一旁。

 竇昭莫明其妙。

 顧玉剛剛站出來的時候還對氣勢洶洶的,怎麼一會兒功夫就變得文質彬彬了?

 前世的云伯顧玉,那可是個脾氣來了連皇上的面子也不給的主,可沒那麼自大,認為自己一個恭敬的福禮就會讓顧玉對有所改變!

 只是這件事既無前兆也無緣由,竇昭就是想破了腦袋只怕也弄不明白,不再多想,轉而笑著和宋墨的幾個堂兄弟見了禮。

 據陳曲水給的資料,宋墨的大堂兄宋欽和二堂兄宋鐸都是宋墨的大堂伯宋茂春所出。

 宋欽比宋墨大七歲,妻子譚氏,岳父是五城兵馬司東城副指揮使。他今年四月已過了府試,但六月的院試卻落了第,正在家閉門苦讀,準備參加明年六月的院試。

 宋鐸比宋墨大四歲,如今正跟著哥哥宋欽讀書。

Advertisement

 宋墨排行第三,宋翰排行第四,排行第五的宋均,是宋墨的三堂叔宋逢春的兒子,比宋墨小七歲。排行第六的是宋墨四堂叔宋同春的兒子宋鑰。

 宋均和宋鑰都還在總角之年。

 竇昭送給他們的見面禮是錢褡褳,里面還各裝了兩張十兩的銀票。

 兩個小家伙高興極了,“三嫂”喊得震天響,惹得坐在西廳的眷們不時朝這邊張

 汪清淮就從角落里蹦了出來。

 宋墨看見他難掩驚訝,很明顯沒有想到汪清淮會出現在這里,宋茂春更是不知道如何介紹好。好在汪清淮早有準備,佯作出副苦惱的樣子搔著頭道:“硯堂,我原本帶了人來想給你湊個熱鬧,沒想到你們家有這麼多的親戚……”

 他干笑了數聲,十分的窘然。

 宋墨臉上卻閃過一激,笑道:“承蒙世兄看得起,等會還請留下來喝杯薄酒。”

 “一定,一定。”汪清淮尷尬地笑著,心里卻松了口氣。

 竇昭卻目

 前世汪清淮被人稱頌“謙遜有禮”,這一世,他卻不請自來,一個人的格會發生這麼大的轉變嗎?

 地給汪清淮敬過茶,隨著陸大去了西廳。

 因定國公府遇難,宋墨的外家沒人來參加他們的婚禮,宋宜春又沒有姐妹,宋宜春的外家就了座上賓。

 竇昭被陸大帶著,先拜見了寧德長公主和陸老夫人。

 兩位老人家都慈眉善目的,說起話來也十分的和藹可親,一看就是那種讀過書,淡泊,心開闊的人,竇昭很喜歡。

 之后又拜見了陸家的眾位親戚。

 陸復禮有兩個兒子,一個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一個是陸湛的父親陸晨,陸晨也只得了陸湛這一個兒子,所以陸湛今年雖然只有二十五歲,兒子陸圭卻已經十歲了,兒陸琪也有八歲了。

 寧德長公主這支也不過比陸復禮那支強一點。

 寧德長公主有一兒一,兒子陸時,生了兩個兒子,一個陸涵,一個陸沁,都已娶妻生子。兒是嫁給了永恩伯的侄兒,生了一兒一,兒子馮紹,兒馮繪也就是張續明的妻子張三

 這次陸家的人全到了,包括馮繪的父母和兄嫂。

 剛才給陸時他們敬茶的時候,陸涵、陸沁和馮紹都打趣了宋墨幾句,看得出來,宋墨和陸家的關系很好。

 年長的就敬茶,收紅包,收下見面禮;年的就見禮,送紅包,奉上見面禮。

 張三不僅出手大方,送了支嵌寶金步搖給竇昭,還拉著竇昭的手,讓有空的時候去景國公府做客,還道:“……我公公喜歡養花,我們府里的花在京都也算小有名氣。雖然過了秋桂飄香的季節,可正是冬盛開的時候。”

 竇昭抿了笑。

 心中卻慨萬分。

 前世,就是因為去給魏廷珍捧場,參加景國公府的了風寒而病逝的。想不到今生竟然又得到了邀請!

 而且,前世和這位景國公府的三可沒道。這位張三的眼睛一直長在頭頂上的,每次見都只是勉強用鼻子“嗯”一聲,算是打過了招呼。

 再世為人,卻待自己如此的熱

 包括汪清淮夫妻。

 前一世,可是魏廷瑜千叮萬囑,無論如何也不能得罪的人……

 這算不算是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呢?

 宋家這邊除了宋墨的伯母和兩位嬸嬸,就只有宋欽的妻子譚氏和譚氏邊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了。

 宋墨的伯母四十來歲,長得胖胖墩墩的,看上去人很憨厚。三嬸中等個子,人長得很漂亮,可惜顴骨有些高,給人尖酸刻薄的印象。四嬸打扮得花枝招展,看上去不過二十出頭的樣子,目不是落在竇昭發間的金步搖上,就是落在腰間的翡翠噤步上。

 譚氏不過十七、八歲,模樣兒秀麗,人很靦腆。跟在邊的小姑娘長得和宋家三太太很像,有雙明亮的大眼睛,看人的時候骨碌碌直轉,一看就不是個安生的主兒。

 不待陸大介紹就朝竇昭喊著“三嫂”,大聲地抱怨道:“昨天晚上我去看您,可您的丫鬟把我攔在了外面,還說是奉了我三堂哥之命——我三堂哥從前從來不這樣,肯定是您的那個丫鬟假傳圣旨……”

 花廳里一時間落針可聞。

 這個小姑娘肯定就是宋墨那個唯一的堂妹宋錦了。

 “真有此事?”竇昭笑道,“我的丫鬟剛剛過來,還沒有開始當差,要等下午們都到齊了,我才知道是誰攔的你。你稍安勿躁,等我問過們了,讓們給你賠禮道歉。你說好不好?”

 言下之意,是指宋錦說謊!

 宋錦臉漲得通紅。

 竇昭暗暗冷笑,抬眼卻看見宋墨正朝著瞪眼睛。

 不由得心里喊聲“糟糕”。

 昨天晚上宋墨囑咐過,讓什麼也不要說,他自會幫出面的,怎麼把這件事給忘了?

 一個人孤獨慣了,就會忘記邊還有個人。

 訕訕然地笑,退后幾步,站在了宋墨的后。

 宋墨面微霽,然后笑著問宋錦:“你昨天和誰一起來的?怎麼去了新房?”

 宋錦立刻一扁,委屈地道:“我和爹爹、娘親、弟弟一起來喝堂哥的喝酒,大家都說堂哥娶了個有錢的嫂嫂,我就想看看嘛……”

 撒著

 宋墨卻看也沒看宋錦一眼,而是溫和對三嬸道:“三嬸,我的婚禮,是請了欽天監的監正合的八字,婚禮從陳設到禮數,都是問過卦的。三嬸主持中饋多年,這些講究應該都懂才是,怎麼讓錦兒跑?我看,錦兒邊服侍的人應該要換一換才好。錦兒今年也有十二歲了,到了說親的年紀,若是傳出什麼流言蜚語可就不好了!”

 宋三太太滿頭大汗,窘迫地連聲稱“是”,上前就要打宋錦:“我讓你胡說八道……”

 宋錦抱著頭就哭了起來。

 宋墨一把抓住了宋三太太揚起來的胳膊,目清冷地盯著宋三太太:“三嬸,今天可是我的好日子……”

 “是三嬸不好,是三嬸不好!”宋三太太連聲道歉,低聲喝著宋錦,“你要是再哭,我就把你丟到湖里去喂魚。”

 宋錦嚇得不敢哭了。

 汪夫人忙上前打圓場:“竇家妹妹,你可還記得我?我昨天給你當了儐相的。今天冒昧打擾,向你討杯茶喝。”

 竇昭也懶得去管那個宋錦,笑著上前曲膝行禮,喊著“安姐姐”。

 汪夫人奇道:“你怎知道我娘家姓安?”

 餡了!

 竇昭正要解釋,一旁的宋墨已笑道:“是我昨天晚上跟拙荊提起的——汪世兄和我同手足,昨天多謝嫂嫂相幫!”

 宋墨知道竇昭邊既有幕僚又有護衛,想知道些什麼事,并不困難。他心里甚至有些高興,如果不是看重,竇昭又何必去打聽他邊的人和事呢?

 汪夫人喜笑開,客氣道:“一點小事,不足掛齒!”拿了見面禮給竇昭。

 竇昭給汪夫人敬了茶,兩人寒暄了幾句。

 陸老夫人和寧德長公主就換了個眼神,呵呵低聲笑道:“先還怕英國公點鴛鴦譜,如今看來,是我們多心了。”

 寧德長公主笑著點頭,和陸老夫人商量:“您看,過兩天我們是不是請他們倆口子到家里用個便飯?”

 “這是當然。”陸老夫人笑道,“我還有些話要囑咐竇氏呢!”

 眼看著已到了晌午,親也認了,宋宜春吩咐開席。

 宋墨去陪竇家來認親的竇濟昌和竇德昌等坐了,陸老夫人則拉著竇昭,讓坐在了自己的邊。

 大家說說笑笑的,仿佛剛才的事從來沒有發生。

 只有宋宜春,神恍惚。

 自己的這個兒媳婦,似乎不像他以為的那樣溫順啊!

 ※

 姐妹、兄弟們,二更送上,求紅票啊!

 O(∩_∩)O~

 PS:一直在考慮怎麼把這段寫得簡略點,可怎麼也沒辦法再簡單了……這些都是以后推故事節發展的人……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力。)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