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府旁邊的順天府學胡同,是因為順天府的府學落址于此而得名的,剪子巷里也因此挨挨的全是賣各種小食的攤子和鋪面,其中有家卯記的餛飩鋪子,餛飩做得皮薄餡大,配上小魚小蝦,湯又十分的鮮,甚合陶重這個江南人的口味。他偶爾會去卯記吃一碗,再和同是江南老鄉的卯記鋪子的老板閑聊幾句,思鄉的愁緒頓時就會煙消云散,心中暢快不。
從樨香院出來,已是燈火初上之時。
陶重略一猶豫,去了卯記餛飩鋪子。
鋪子里的生意照例很好,座無虛席。
昏黃的燈下,嘈雜的說話聲,氤氳的騰騰熱氣,讓人的面孔都模糊起來。
但卯記鋪子的老板還是一眼就認出了陶重。
他笑著邊用圍著手邊走了過來:“陶先生,還是照老規矩,我在后門給您支張桌子吧?”
陶重笑著說了聲“多謝”。
卯記的老板親自去收拾了桌子,端了碗餛飩放在了陶重的面前。
陶重喝了口湯。
鄰座傳來兩個男子低聲的議論。
“……真的?那竇家可是讀書人,怎麼就會答應了姐妹易嫁的事?”
“我騙你做什麼?竇家四小姐和五小姐是同父異母的。據說當時來不及準備,用四小姐的陪嫁嫁的五小姐。現在五小姐代四小姐嫁到濟寧侯府做了侯夫人,四小姐自然要把陪嫁要回來了。還是我去幫著抬的嫁妝,我還不知道!”
“我聽說竇家嫁兒有兩萬兩銀子的陪嫁。把嫁妝要回來,那濟寧侯豈不是虧了?”
“虧什麼虧啊?!兩萬兩銀子,那是公中給的。四小姐不過是把自己生母留給的東西要了回來。我看滿打滿算,也就一、兩千兩銀子的樣子。而五小姐的外祖父是云南巡王又省,就是那個走哪里就一路勝仗打到哪里的王又省,你知道吧?現在四小姐把自己生母留給自己的東西要了回來,五小姐的生母和王家肯定都會給一大筆添箱銀子的。算起來,濟寧侯府還賺了呢!”
聽到這里,陶重忍不住扭頭過去。
說話的是兩個穿著布短褐的男子,材魁梧,皮黝黑,兩個人面相雖然一個忠厚,一個機敏,但雙手都滿是繭子,指甲里也殘留著污,一看就是靠力活謀生的人。
他不由朝著兩人拱了拱手,喊了聲“兩位仁兄”,道:“你們說的,可是北直隸竇家?竇文華竇大人府上?”
竇世樞因任文華殿大學士,又在吏部為堂多年,得他照顧的人不在數,士林中為表示尊敬,多稱他竇文華而不稱其字號。
兩個說話的男子見陶重一副文士打扮,知道遇到了讀書人,忙站了起來,躬還禮,連稱“不敢”,道:“正是刑部尚書兼文華殿大學士竇閣老家。”
陶重見兩人穿著陋,談吐舉止卻頗知規矩,想到剛才的話,知道兩人是慣接豪門大戶外活的人,態度又和藹了不,笑道:“寒夜無事,聽兩位仁兄說得有趣,不免有些失態,還請兩位不要放在心上。”
“哪里,哪里!”兩人忙恭聲道,那個面相機敏的更是道,“聽先生口氣,和那竇家識。不知道先生想知道什麼?我們定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
那面相忠厚的卻面不虞,踢了那面相機敏的一腳,偏偏那面相機敏的卻裝作不知道似的,殷勤地請陶重同桌而坐。
陶重看得明白,笑道:“還是你們到我這邊來坐吧!我這邊清靜點。”
面相忠厚的那個有些猶豫,面相機敏的那個聽了卻喜出外,端著還沒有吃完的半碗餛飩就坐到了陶重的邊。面相忠厚的那個眼底流出幾分無奈,只好也跟著坐了過去。
陶重就笑道:“我們坐在一起,老板正好空出張桌子來,也好招待別人,多賺幾文錢。”
面相機敏的那個就連聲稱“是”,面相忠厚的那個聞言表也跟著忪懈下來。
陶重大多數時候和那面相忠厚的說話:“你說你幫竇家那位四小姐搬的嫁妝,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那個就老老實實地道:“出了件這樣的事,大家面上總歸是有些過不去,新娘子回門認了親之后,竇家就趁著天黑把四小姐生母留給四小姐做陪嫁的東西搬了回去。因人手不夠,我又常幫著竇家做些重的活,就把我去搭了把手,除了工錢,還每人賞了一兩銀子。這不,我剛剛忙完活,就請我這兄弟到這里來吃碗餛飩。”
卯記的餛飩雖然便宜,但對他們這些做苦力的人來說,能像這樣吃碗餛飩,也算得上是件的事了。
陶重點了點頭,笑著問起姐妹易嫁的事來。
那面相機敏的倒是問一句能說出十句來,可他不過是聽面相忠厚之人的轉述,想說卻說不出什麼來;那面相忠厚之人倒是知道的不,可像銅油燈芯,你撥一下他亮一下,你不撥就不亮。陶重幫兩人付了餛飩錢,又請鋪子的老板上了一壺老白干,四碟下酒的菜,在餛飩鋪子后門和二人慢慢喝到了二更鼓,這才各自散去。
風一吹,陶重這才覺到有些上頭。
他扶著墻慢悠悠地進了英國公府旁的巷子。
側門守值的看見陶重,忙迎上來扶了他,奉承道:“陶先生,您老這是去哪里了?怎麼也沒讓小廝跟著?這黑燈瞎火的,要是磕著哪里著哪里了可怎麼得了?國公爺的事還不得了套啊!”
陶重呵呵地笑,賞了守值的一小塊碎銀子:“給你買酒喝!”
守值的樂得眼睛瞇了一道,不停地道謝,態度更加殷勤了:“我扶著您老回屋吧?剛才國公爺還差了人來問您去哪里了。您以后要是想一個人出門,可以跟我們說一聲,萬一國公爺找您,我們也有個地方尋去……”
不知道國公爺找他有什麼事?若真的很急,應該會派了人四找他,知道他回了府,會再派人來找他的。
陶重此時腦子有點暈,迷迷糊糊地“嗯”了一聲,回屋歇下了。
半夜突然驚醒,想起了這件事。
自己后來到底去見了國公爺沒有?
他模模糊糊地想不清楚了,靠在床頭著自己的太,了小廝倒杯茶給自己,問道:“國公爺可曾派人來找過我?”
“沒有。”小廝笑道,“不過二爺曾親自來找過您。”說到這里,他語氣微頓,低聲道,“好像是國公爺發了二爺一頓脾氣,二爺還差點因此挨了板子,二爺來找您,想讓您在國公爺面前幫他說幾句好話。”
陶重聽著長長地嘆了口氣。
果真是不如宋墨良多啊!
若是真的讓宋墨尚了公主,以宋墨的本領,國公爺和二爺以后恐怕就只能看著宋墨的眼過日子了!
念頭一閃而過,他立刻記起了卯記餛飩鋪子里的事來。
他當初不就是覺得竇家這件四小姐的事有意思的嗎?
陶重一躍而起,吩咐小廝:“快,快服侍我穿服,我要見國公爺!”
小廝一愣。
陶重這才驚覺自己太激了,道:“你先下去吧!有事我會吩咐你的。”
他不過是道聽途說,有些事,還是得去求證一番更好,免得在國公爺面前出了錯。
小廝應聲退下。
陶重在屋子里一直轉到天發白,這才又了小廝服侍他梳洗了一番,連早膳都沒有用,就一個人出了英國公府。
宋宜春想到宋翰的功課,就氣得口作痛,偏偏這種痛卻是他自己種的因,連個抱怨的地方都沒有,昨天想找陶重過來下盤棋,誰知道他出府去了。今天一大早宋宜春考校宋翰的功課,昨天讓他背的文章雖然全背了下來,卻磕磕,讓他又是一頓惱怒,想找陶重說說話,派了小廝去請,結果陶重又出去了,他一時不火冒三丈。
這個陶重,到底要干什麼?
明明知道自己找他,卻不照面,難道他是認為一旦宋墨尚了公主,自己就會被宋墨得死死的,了英國公府的擺設,所以開始對自己三心二意起來不?
宋宜春氣得額頭青筋直冒,朝著小廝就是一陣怒吼:“還不快給我去找!哪怕把京都掘地三尺也要給我把人找回來!”
小廝慌慌張張地應“是”,轉卻和陶重撞了個正著。
陶重“哎喲”一聲捂了口,卻看也沒看那小廝一眼,推開小廝就大步上前給宋宜春行了個禮。
“國公爺,世子爺的婚事,我有個好人選!”他含笑地著宋宜春。
※※※※※
竇世英站在上房的臺階上,著進進出出搬著東西的仆婦,心里沉甸甸的。
谷秋留給兒的東西是要了回來,可兒的姻緣又在哪里呢?
他想到竇明那掩飾不住喜悅的笑容,目微沉,去了東廂房。
廳堂有點凌,趙璋如正蹲在從濟寧侯府要回來的兩口箱子面前和竇昭說著話:“……姑母的這箱子肯定和我們家的是一組。我們家的那個上面雕的是八百羅漢,你們家的這個雕的是彭祖拜壽,卻都是紫檀木鑲著牙邊的。”
竇昭聞言抿了笑,指了旁邊一扇小小的炕屏:“這個也是紫檀木做的,鑲著鏍鈿。”
“哪里?哪里?”趙璋如湊了過去。
竇昭就指給看。
兩個都過了適嫁年紀的大姑娘,在這個年紀大都已經為人妻為人母了,此時卻仍像不諳世事的孩子般嘻笑著。
竇世英只覺得心如刀剜。
舅母不知道什麼時候走了過來,著兩個如花的孩子,輕輕喊了聲“大姑爺”,道:“您有什麼打算?”
※
推薦:柳暗花溟古代律政類作品《人謀律》,律師重生為大唐狀師,和男男發生了好多不得不說的故事。書號2530562
O(∩_∩)O~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力。)
溫二姑娘美貌無雙,人們提起卻要道一聲嘆息,只因她生來是個啞子。誰知有一日,從牆頭掉下砸在靖王世子身上的溫二姑娘突然開口說話了。
.外穿書,成了被人算計,替嫁給植物人的炮灰女配。 新婚夜,一個烏龍之吻,昏睡多年的王爺竟然醒了! 楚元容成了王府的香餑餑,司家的大恩人。 小姑子們寵著,4.公公婆婆護著,更有讓人聞風喪膽的殘暴王爺疼著……原書女主眼睛都氣紅了,到處嚷嚷:「楚元容不能生育」 沒想到,嫁過去不到兩個月,楚元容竟然孕吐了! 而拋棄了她的楚家,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衰敗,連給她提鞋都不配! .
【文案一】容舒嫁顧長晉時,并不知他心有所屬,更不知她娘為了讓她得償所愿,逼著顧長晉的心上人遠嫁肅州。成婚三年后,顧長晉被當朝皇后尋回,成了太子,而容家一朝落難,抄家罷爵,舉家流放肅州。容舒連夜去求顧長晉,卻被他囚禁在別院。入主東宮后,他更是連夜去了肅州,接回那位剛和離的心上人。容舒忽然明白,一切都非偶然。三年的冷遇,早已讓她看清了顧長晉的心,他恨她。容舒飲下了皇后送來的毒酒,在顧長晉歸來之時,笑著同他道:“怪我當初招惹了你,如今我將正妻之位還與她,只求殿下高抬貴手,容我母親安享晚年。”再一睜眼,容舒回到了與顧長晉成親後的第一日。她望著躺在她身側的俊美郎君,心如止水,只想著,該如何將他那位心上人接回上京,而後與他和離,從此一別兩寬。 【文案二】新科狀元顧長晉生得芝蘭玉樹,貌若潘安。雖出身寒門,但因才貌出眾,被承安侯相中,娶了侯府嫡長女容舒為妻。人人都道顧長晉運道好,卻不料成婚不到一年,這對金童玉女竟然和離了。然最讓人吃驚的是,沒多久,顧長晉竟搖身一變,成了東宮太子。京中貴女無不嗟嘆容舒運道差,不僅太子妃之位沒了,還得罪了未來的皇帝,往後的日子可怎麼活喲。彼時誰都沒想到,那位矜貴冷峻的太子,有朝一日會立在侯府門外,於簌簌風雪中,求娶容舒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