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抗旨才能變強 第999章 雍州牧

《大唐:抗旨才能變強》 第999章 雍州牧

隨之,在理完一些朝臣稟報的較大政務后。

李世民也終于再次將目投在了李秋的上。

“北平王李秋。”

“近來你可知道。”

“在朕的龍案之上,堆了多關于你的奏本?”

“它們的容,也大都相同。”

“都是奏你收吐蕃送來的巨額賄賂。”

“關于這件事,你可有什麼解釋?”

聽到此,李秋朗聲說道:“回稟陛下。”

“今年在臣出使吐蕃之時。”

“曾意外的在我大唐邊境地域,幫助吐蕃剿滅了數萬吐蕃的叛軍。”

“這些厚禮,以及當初的高規格待遇。”

“也都是吐蕃的贊普在向臣表示他們的激之。”

“而且,對于這些吐蕃送來的禮,金銀。”

“臣也全都恤給了那些戰死的兵士家里面。”

“對于大唐,對于這些吐蕃之饋贈。”

“臣無愧于心,無愧于天地。”

“實在是不知這件事又有什麼好奏本的?!”

聽到此,在場的房玄齡、柴紹等人心中不由得一松。

一塊巨石落地。

Advertisement

而東宮派別的使,此刻也是站出列來。

較為客氣、有禮的,對李秋進行質疑。

“北平王此舉。”

“視金銀如糞土,高風亮節,恤軍中將士。”

“實在是我輩之典范,朝廷之楷模。”

“但我實在是有一點想不通。”

“像這等好事,談,別人都恨不得外界無人不知。”

“如今北平王你這做法,倒是讓人頗為不解。”

這時候,李秋看了他一眼,輕笑了一聲說道:

“我李秋做事,從不在乎虛名。”

“更不會去拿我大唐將士的命來換取自己的所謂名。”

“況且,這件事從始至終,都無半點犯家國律法之。”

“我大唐,君主圣明,大多數的重臣賢直。”

“只要他吐蕃贊普敢送,我李秋就敢收。”

“為何要偏偏對其他人解釋?”

“外界閑雜人等的不解,又與我何干?”

聽著李秋的一席話,那幾個史當即是有些啞口無言。

而此時此刻,坐在龍椅上的李世民,則是滿意的點點頭。

“李秋方才所說的話,你們也都聽到了。”

“現在,你們也都滿意了?”

“方才李秋所說,咱們大唐君王圣明,大臣賢直。”

“朕倒是很想做一位圣德的君王。”

“可是你們中的有些人,卻不想朕這樣去做!”

“像如今的這大唐,才剛剛從戰中走出來。”

“百廢待興,還有著那麼多事要去做。”

“還有著那麼多的百姓無家可歸,嗷嗷待哺。”

“可你們中的有些人,不想著如何去為國效力,為蒼生去做事。”

“整天就知道對忠臣進讒言。”

“你們這是要著朕,學那秦國殺白起,漢景帝殺晁錯不?”

聽著李世民的訓斥,群臣紛紛躬,高呼不敢。

這時候,李世民又看了眼李秋,隨之說道。

“李秋。”

“關于群臣之前的奏本,他們固然有錯。”

“但空來風,他們為何不去奏本旁人啊?”

“歸結底,還是你平日里做事,太不小心。”

“像你平日里還在尚書省時,一切尚好。”

“現如今你剛剛離開月余,就惹出這般事端。”

“既然如此,朕就封你一個雍州牧。”

“朝廷從二品的大員。”

“從今天起,以后每天都要上朝。”

一聽到這個封賞,李秋心中真的是哭的心都有。

這雍州,即指大唐王都所轄之地。

也就是整個長安的地盤都歸李秋管轄。

可是,這長安城中有皇帝在,有皇后在,有著太多重臣的存在。

這雍州牧,說白了就是一個虛職。

沒什麼可做。

唯一的好,就是聽起來好聽些,俸祿拿的多一些。

但李秋從來不在乎此等虛名,更不會在乎那些許的銀錢。

可是,就因為這一個虛名的職,李秋就要每天繼續早起上朝。

這簡直就是煎熬。

自己這甜假期才剛剛開始,怎麼就匆匆結束了呢?

此時此刻,李秋心里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沒有在辭右仆之后。

就立即返回自己的幽州去。

現如今,是后悔也來不及了。

在這個過程之中,幾乎所有人的目都集中在了李秋的上。

瞧著他那哭無淚的神覺得好笑。

但是沒有人注意,在一黃袍的太子李承乾上。

氣質倒是有些郁。

對于別人來說,和李秋的直覺一樣。

這個雍州牧,聽起來唬人,說白了也是一個有名無權的虛職。

本就無傷大雅。

朝廷頒發下去的這樣的虛名有太多太多。

也不差這李秋一個。

但是對于已經知曉了李秋世的李承乾來講,這件事的象征意義卻遠非如此。

雍州牧從名義上,可是有權利掌管著東宮的。

自己是大唐太子,未來的國君。

除了當今皇上,自己就必須是最大。

如今自己父皇將李秋安排這樣一個職,又是怎麼一個意思?

又怎能讓他不到威脅、憤怒和寒心?

于是在回到東宮之后,李承乾的目之中都是著殺意和寒

當即告訴漢王、高士廉和稱心等人。

對于這礙手礙腳的張亮一事,絕不能再拖了。

立即想盡辦法,將他搞走。

咱們也好按照之前侯君集獻計的那樣,去完大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