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重生異能 我全家都帶金手指 第一百七十二章 十六更(為禿驢竟和貧道搶師太打賞+)

《我全家都帶金手指》 第一百七十二章 十六更(為禿驢竟和貧道搶師太打賞+)

 羅峻熙探頭看鍋里,對楊滿山發出疑:“二姐夫,煮米的水,是不是添多了?”

 添多了嗎?他還認為了呢。

 頭回做這麼多人的飯。

 滿山依照他的生活經驗說:“沒事兒,添多了,多煮一會兒就是稠粥,添水了,煮好后就是干飯。”

 邊說話,邊洗菜切菜。

 芹菜和角瓜涮一涮,切吧切吧就扔鍋里。

 用的刀還是羅峻熙私藏的匕首。這不是大片刀都埋在城外了嘛?

 羅峻熙想攔都沒攔住:“二姐夫,不炒一炒嗎?直接就和米一起煮?”覺像是在煮豬食。

 滿山說:“不用炒,煮就是菜粥。”

 行了,不用問了,二姐夫不愿意多說話,他也明白了。

 如若水添了,煮出的是干飯,再加上這菜,就是菜飯。

 羅峻熙用手指了一把從汪大娘家里買來的鹽。

 賃的房子沒有鹽罐,更不用說勺,一把鹽一揚,撒進鍋里說:“得添點兒鹽,人不吃鹽不行。你們干活出汗,更要多吃點鹽。這些夠不夠,二姐夫?”

 滿山說:“鍋大,再點兒。我看隔壁給大蔥了,我再切點兒蔥花扔鍋里。”

 “好。”

 羅峻熙又抓把鹽撒進鍋里,然后看著從自家帶來的面袋子,給他心壞了:

 “二姐夫,咱不蒸些干糧嗎?等會兒你們走,上要揣幾個時吃。我念書,晌午和晚上也能有干糧墊肚。”

 滿山回眸看向羅峻熙,說得有道理,主要是羅峻熙需要干糧,還最好在家好好念書,別出門買飯,以免他們出門在外不放心。

Advertisement

 但問題來了,他不會蒸干糧。

 別看他以前自己過日子,那也不會。

 他倒是會烤,以前自己過時,野野兔烤著吃。對付一頓是一頓。

 滿山沖院子里問道:“六子,你會嗎?”

 六子將抹布扔水盆里,一臉理所當然說,我哪會。我才死小半年,死后,我是走哪吃到哪。自從去了你左家,我就沒離開左家飯。

 說完自己,還不忘補充下別人:

 二柱子也不要問了,他只會吃。

 而德哥,在朱爺爺沒倒下前,是朱家大寶貝,更不會。

 羅峻熙一聽,算了,還是他來吧。

 “噯噯?星哥,”六子急忙攔住:“別的,細糧,家里都舍不得吃,給咱幾個特意出門帶著,你別給做的比大餅子還噎人,那就糟踐啦。”

 羅峻熙抱著盆躲開:“那我去隔壁問問。”

 隔壁汪大娘家這一個熱鬧。

 二柱子在幫忙給汪家劈柴。

 朱興德在汪家大門口賣上了干蘑,這三兩、那二兩的,他起大早沒出家門就開上張。

 而汪大娘在灶房里,一邊干活,一邊滋滋地看羅峻熙那張俊臉。

 已經問過好幾遍:“你這次來,真是要去那紅墻墻里考秀才?”

 問完也不用羅峻熙回答,又嘖嘖出聲:“瞧瞧這握筆的手,出的餑餑都是那麼的圓。”

 其實大娘之前有表示過,要不然干脆幫你們蒸出現的得了。羅峻熙說,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還是自個學吧。他們要在府城待好些時日,還都很能吃,總不能頓頓麻煩大娘。

 說完就開始認真學,比做學問還認真,連汪大娘隨手拿麻布手,羅峻熙都在心里記下,啊,這一步該手了,這是以防沾面嗎?

 所以說,這幾位大男人到府城的第一天早上,并沒咋慌

 日子過的還不錯。

 吃上了干糧、喝上了稠粥,往后的菜還不用花錢,旁邊院落的大娘要供。

 沒人說、沒人管的,飯菜做咸了,就再添瓢水。

 不洗臉先吃飯也沒事兒,吃完再洗個痛快澡,滿屋子腚走也不用遮擋。

 吃過飯后,當朱興德帶著兄弟們離開時,六子關上大門,還剛中帶嚇唬嚇唬巷子里的小孩兒。

 讓輕點兒跑鬧喊,家有考生,止喧嘩。最好狗都不要

 然后朱興德再做好人,和這個抱抱拳,和那個致致意。

 搞得一大清早,買沒買過朱興德干蘑的左鄰右坊,都知道這巷子里住進一撥新人。

 別看人家是鄉下來的,但人家是為陪考,正經人家的孩子,順便做點小買賣。

 別看人家長得不太像正經人,臉上有疤的,頭發像狗啃的,五大三的,小眼吧唧的,但真不能以貌取人。

 聽說,就這幾個小伙子可實在了,一早幫老汪家孤兒寡母劈了不柴。

 為人也講究,賣干蘑主給附近住戶抹個零,說賣山貨多點兒點兒沒啥,咱老鄉自己采的,純是掙點辛苦錢。

 倒是他們住在這里,初來乍到的,你們這些城里的大爺大娘就要跟著多費費心,哪都不知道哪啊。這府城可真大。

 大爺大媽就喜歡這樣的孩子,能被人捧著哄著,最好還能讓他們占點兒小便宜的。

 這不嘛,朱興德出門第一站,就是打算去里面有一住戶提到的巷子。

 府城極為熱鬧的一條街。

 那巷子里有那家住戶的親屬。

 別小看這事兒。

 一般人要去哪條巷子里賣東西,要是有人煩了或是那欠的,找到轉悠的衙役就會被趕跑。

 可要是能提個人、敲個門,附近的人即便再反那吆喝聲,沖面子也不能很損的去找衙役。那往后鄰里鄰居的還啦?最起碼這個方便是有的,不會告發他們。

 朱興德離開前,再次謝一遍里面住戶那大娘,也更謝汪大娘,這倆老婆子關系好,才給幫忙聯絡的。

 朱興德和滿山他們本來心好的。

 直到聽府城里許多人提及“青城山人命按”,心了一下。

 雖說聽到那事兒定為意外,心里一松,但咱聽完心里也不舒服。

 等趕到那個極為熱鬧的巷子賣干蘑,當朱興德聽完幾位“酒蒙子”大爺說完:

 “你還要賣酒啊?那可不好賣,咱府城的人只認有名號的酒。而且和你們縣里鎮上也不一樣,咱這里賣酒的就是專門賣酒,你想倒手便宜些賣給小雜貨鋪子都不行,人家也不進酒啊。”

 他心更是沒了早上的興勁兒。

 來這趟,主要就是為賣酒,酒要是賣出去,那不完了嗎?

 而之所以先賣干蘑,會耽擱一兩天。

 一是尋思賣干蘑的時候,先市場的底兒,總是不能啥也不知道就貿然進場。

 二是為,咱這不是沒多錢了嗎?將那些干蘑先賣了,咱就能先挪用那個錢。這些天花用也好,賣酒時用做周轉銀兩也罷,先賣干蘑主要是圖能有現銀。

 當晚,朱興德他們賣完干蘑回家,上不說,心里稍稍有些上火。能吃六個饅頭的都吃四個。

 因為不止許多大爺們那麼說,很不看好咱家的酒。

 就連他們去酒肆只簡單的問了幾句,都能覺出好像沒戲。

 而這天晚上,老家那面更是倒霉頂。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