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重生異能 我全家都帶金手指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侵襲

《我全家都帶金手指》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侵襲

 徐三一行人沒遇到幾位游寒村的村民,也就沒引起太大的轟

 左五叔、包括朱興德他們,都以為還是曾經那波縣衙差留守在大王村的呢。

 就是剛出事的時候,曾來過一撥人。

 留下幾位繼續查案,意思意思追蹤逃犯,然后調一部分人著狗剩子和啞娘他們回縣里。

 ……

 朱興德正邊大口吃飯,邊回答岳母的問題。

 給他壞了。

 今早出發時,那陣才幾更天啊,覺剛過半夜就走了,外面還是黑天,直到這時候才抓豬羔子回來,一直就沒吃飯。的肚子都難

 “娘,你不用擔心干蘑的事兒,我能白幫大伙賣干蘑嘛,您還不了解我?”

 那怎麼可能呢,對不對。

 他還指著順便的事兒,用蘑菇幫他掙出來干糧的銀錢呢,搞好了,備不住還能掙出到府城一路歇腳住店的錢。

 白玉蘭咋不擔心呢,擔心姑爺說出去能幫大伙賣的話,最后再不好賣又拉回來。別看村里人現在說得好聽,到時候容易落埋怨。

 “府城能好往出賣嗎?”

 朱興德呼嚕呼嚕喝口大碴粥,一口喝進去小半碗,又用白菜葉子卷著大蔥蘸醬,咔嚓咔咬,接著又咬一口大饅頭,咽下去才回話道:

 “城里人多個啥。

 娘,你想想,他們不也兩條支個肚子要吃飯?買點兒干蘑菇存上,冬天吃菜能換換花樣。怎麼可能會不好賣。

 最起碼,我琢磨能比鎮上、比縣里好賣吧。

 那越大的城池,這些七八糟的山貨應是越值錢。”

 白玉蘭說:“是嗎?”咱以前都沒往那上面想過。

 朱興德點頭道:

 “那可不。

 我聽人講,府城連賣柴火都比旁的地方好賣。

 府城的人,那才真正的城里人,他們哪里有空去砍柴、去采蘑菇。

Advertisement

 倒是在咱鎮上,不是只寒山一座山,還有那麼多樹林子。

 鎮上的人,說句實在話,真區別不出來城里鄉下的,我看和咱們村里人過的日子差不離兒。

 一年到頭種地,采蘑菇,想辦法弄山榛子,養豬喂鴨的。

 您想啊,鎮上家家都有的東西,咱們村民再弄到鎮上去賣,那能賣的值錢就怪了。倒是府城敢吆喝出好價。”

 所以,朱興德才了掙差價的心思。

 以前,村里人倒到鎮上,一斤干蘑才賣幾個銅板啊?

 回頭,村里人曾經在鎮上賣多銀錢,他就給多

 至于他到底在府城賣多銀錢,那就不歸村里人心了。

 咋?這事兒辦下來,他可一點兒也不虧心,純粹做了好人好事好嘛。

 要知道,眼下是采蘑菇的季節,你當在鎮上就那麼好賣?人家能自個家采到的,誰會花錢買。

 而他,幫著村民拉走干蘑,不用村里人費勁力出門,坐在家炕頭就能掙錢,還要幫著心給倒出去,回頭還不得掙點吆喝錢?咱總不能給村里人白干活吧,都啥年月了,誰還能實報實銷是怎的。

 就連胖騾都要辛苦費的好不好。

 要多喂一些豆餅子,要不然它才不會幫忙拉干蘑。

 朱興德和白玉蘭繼續分析道:

 “另外,娘,我也不只是為掙錢。

 主要是干蘑那東西曬的,不秤,往車上一摞,能綁在酒壇子上面蓋著。

 正好免得拉酒進城,太打眼。

 有了干蘑做遮擋,想瞞進城檢查的差雖然瞞不住,但是我尋思,趕路歇歇腳啦,停道邊坐下喝口水了,瞞路人還是沒問題的。

 賣酒,很容易被壞人盯上。酒值錢呀。

 賣個破蘑菇,人家壞人就會想,費勁咱一回都犯不上。”

 白玉蘭聽完,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還有這麼個用途:“干的對,那就這麼辦了。德子,咱家不指掙干蘑錢,我就尋思你們一路上別出事比啥都強。”

 做丈母娘的,急忙又去灶房端新蒸出來的干糧,讓再多吃點兒。

 給別人幾塊發糕都算計來算計去,給自家孩子卻著勸:“再吃點兒,要到半夜呢,這稀的干糧不頂。再吃兩個,啊?”

 朱興德擺手:“不啦,娘,吃飽飽的啦,再吃就是浪費糧食。我去看看后院豬圈兒,隔斷整完沒。這叮咣的,我小妹夫今兒都沒法念書了吧。”

 ……

 朱興德還在這里,心完豬圈兒的建設,又去叮囑羅峻熙用棉花塞耳朵看書呢。

 卻不知,徐三面前跪著幾個人,正在聊他。

 “此人朱興德?”

 “是,大人,他是杏林村朱家的。不過,最近都在游寒村他老丈人家待著。他老丈人姓左,外人稱左撇子,因為寫字吃飯用左手。就這個人,朱興德,是小人能想到的,最近和我王哥最不對付的人。”

 “你是說,王賴子還有可能是他殺的?”

 徐三這話,將下方跪著的人嚇一跳。

 心想:你這不是給我設陷阱呢嘛。

 你只問,王賴子最近和誰不對付,他才答朱興德。誰說朱興德殺人啦。

 別回頭德哥聽說了,再報復他。

 別看德哥那人仁義,但德哥有時候手狠的。

 你想啊,要是沒有兩下子,能掙那麼點兒辛苦銀錢,卻在賭場老閻心里和王賴子平起平坐嗎?

 聽說,即使德哥不干啦,賭場老閻也沒有不高興,倒是笑著說:

 “算啦,早就有苗頭,隨他去。也不用弄他。朱興德那人,即使不干了也不會壞咱們,不是那種損人不利己的缺心眼子。他如若在外面聽到什麼消息,倒是會念舊很可能給咱們傳個口信。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仇人多垛墻。我賭賭,看看那小子這回走正路了,將來能不能是個人。”

 你看,這就是朱興德的過人之

 而且連他這種在王賴子手底下混的,日日聽王賴子罵朱興德的人,當聽說朱興德又拉拔哪個沒娘的兄弟了,上不德哥,還跟著王賴子喊打喊殺的,但心里怎麼可能會沒有一

 下面跪著的小兄弟,急忙擺手,幫朱興德說好話道:

 “不不不,大人,朱興德雖然和我王哥不對付,但是他真的沒可能。因為小的聽說,我王哥被殺那日,朱興德正在游寒村忙著收糧,好些人都見到他了。他家釀酒屋子干到半宿才沒了亮,對了,他岳父家在釀酒。小的認為,人還是大王村啞殺的,真不是朱興德。”

 徐三又問了幾個問題,擺擺手才讓下去。

 其實,別看徐三剛才說話嚇唬人,開口就是朱興德殺人。

 但此時,他并沒有將朱興德當回事兒。

 他甚至覺得這個名字很拗口,都懶得去記。

 之所以,說話那麼上綱上線,是想尋個突破口,多聽人講講話。

 畢竟,言多才會必失嘛。

 有些事,只有在著急多話解釋時,才是最真實的,或是最急于藏的緒。

 徐三的手下匯報道:“頭兒,接下來的幾位,還是和王賴子生前混在一起的。”

 徐三點點頭,掐掐睛明緩解疲憊,讓換這波人進來吧。

 而十里八鄉這些混混,別看平日里耀武揚威,但見是真打怵。

 也不管是不是父母,聽說徐三找他們問話,回答不好就要被帶到縣衙里繼續審訊,進屋見到徐三就噗通跪地。

 有人甚至不用審問,就慌慌張張地告訴徐三。

 說王賴子和啞打架那日,他有在場幫忙。

 他由于幫王賴子打架了傷,然后傷重不能時,還在王家偏屋曾住過多日。是出事前一天才離開的。

 “為什麼要離開。”

 回話的人,急忙解釋道:

 “王哥總搞別人媳婦。

 聽說,去人家喝酒撒泡尿的功夫,就能給別人媳婦按炕上搞上。

 所以王哥這麼做事,就容易把我們也想歪。

 王哥由于被狗咬爬不起,看不到外面的況,我們在王哥家養傷那幾日,王哥的媳婦需要給我們送飯,有時候會和我們仨人說兩句話,王哥就不高興了,才攆我們走。”

 “哪幾個人一起養傷,指一指。”

 回話之人,指了指跪在徐三面前的幾人:“就是俺們三個。”

 自從王賴子出事后,這幾人私下還嘀咕過呢,說王賴子當初要是沒有小人之心攆他們滾回家,或許就不會被殺。

 因為啞很有可能是一直盯著王家,發現他們都離開后,才選擇在那晚下手。

 畢竟禍害啞家田地,是剛下雨就禍害了。

 踹啞的老娘吐,聽其他干這事的兄弟們講,也是很早就干了。

 要是為口氣沖殺人,應會選擇在禍害田地那天,或是給啞老娘踹吐當日,這樣的話,他們當時還在王賴子家養傷。

 所以這才更能說明,啞是一直憋著那口氣,且等待時機,直等到他們離開才殺人,可以看出,兒就不是為出口惡氣沖殺人,而是早就打算好,沒想讓王賴子活著。就是要弄死。

 徐三很看重這仨人。

 源于這幾人曾在王家住過多日,那麼他們能接到賬本嗎。

 “說一下,你們那幾日養傷的況。”

 沒聽出來這幾人有什麼特殊況,也沒看出來有人撒謊,仨人說的話,全都能對得上。

 徐三擺手讓打住,不用再匯報了,忽然問道:

 “你們仨,當日都有幫王賴子打架。我聽說,當時村里飛狗跳,詳細講講,是怎麼個飛狗跳。”

 這三人絞盡腦,開始回憶。

 說那天,全村家禽像是被人下了藥似的,還得是那種興藥。

 他們永遠也忘不了,群結隊的鴨子大鵝、沒拴住的牛羊驢狗全撲向他們。

 就像是有目標一般。

 過后,他們幾位包括王賴子,連做幾日噩夢。有人還曾祭拜過五畜娘娘。覺好像是得罪了這位。上香、燒紙,擺盤素餅特意弄一套拜拜。

 徐三和幾位親信聽到這事兒,對視一眼,不可思議。

 說實話,要不是知道面前這些人沒膽子敢糊弄他,這種事也沒必要撒謊,一打聽就會知曉真假,他真以為聽的是話本子。還是的話本子。

 徐三強自下這個讓人很吃驚的狀況:“那麼,除本村人,你們幾人,以及啞和那幾位已經被逮進縣衙的,當日打架時,你們有看到其他人嗎?”

 “回大人話,除了這些,那就剩下附近村落看熱鬧的了。”

 “看熱鬧的人里面,有沒有趁你們打套進村的?或是,看熱鬧的人里,有沒有和王賴子平日里不對付的人?”

 徐三心想,就是在那日,王家丟的四十八兩銀錢。

 那麼,也就極有可能,王賴子將銀錢和至關重要的輿圖放在一起。誰拿的銀錢,就是誰順手走了輿圖。

 下面跪著回話的仨人。

 有人說:“大人,小的沒注意看,都在忙著幫忙呢。我王哥那陣正被大鵝叨的抱頭四躲,后來又被狗咬掉塊。”

 有人說:“應是沒有吧?和王哥有仇的不就是像啞那種人嗎?當日,有仇的全扭打到一起去了。大王村的村民也全在一起去撈自家的鴨。”

 所以,看熱鬧的人里面,就應該沒有和王賴子不對付的人。你想啊,換咱,要是和王賴子真有仇,絕對會趁下場,那機會多難得啊,給幾拳頭。沒下場的就是沒仇。

 卻不想,第三個人忽然嘀咕道:“打架那陣,朱興德應是恰好路過大王村。”

 此人的親姑母家在青柳村。

 他曾聽親姑母說,朱興德那日在青柳村羅家干完活,朝杏林村朱家走。

 而游寒村出發到青柳村,是不路過大王村的。

 游寒村到杏林村,也不路過。

 只有青柳村到杏林村中間,才會途徑大王村。

 姑母和他說起這個時,是羨慕羅家大雨沒有損失糧食。還知道他認識朱興德,就提了幾句,說你看看人家先忙自家的事兒。

 然后他就順問了句:“朱興德咋掐算的那麼準哪日會下雨,他又是啥時候幫羅家干完活走的?怎麼就一點兒損失也沒有。”

 他姑母還真就知道。

 說起朱興德離開的那個時辰,他曾口而出道:“我咋來你家幫忙收糧,我那時候還在大王村幫王賴子打架呢。被揍的都爬不起了,你當我不想來秋收嗎。”

 又是朱興德。

 這回可記住名字了。不再嫌棄拗口。

 徐三眼神閃了閃,然后才看向下方的人問道:“你確定,是同一個時辰?”

 “大致差不多吧。”反正一個時辰要過那麼久,前半時辰或是后半時辰路過大王村沒差別。

 總之,他確定那日朱興德曾路過大王村。

 當這幾人也被問完帶下去后,徐三擰眉尋思了好一會兒。

 他也擺手制止手下,不要再帶那些混混們。

 “帶王家人來問話。”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