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重生異能 我全家都帶金手指 第一百三十八章 你們在家干啥了?

《我全家都帶金手指》 第一百三十八章 你們在家干啥了?

 歸家的路太難走。

 左家一行人越走越覺得是不是有病,頂大雨回家。

 不知道的以為家里有孩子在等著喂呢,才會這麼急火火在留客天回去。

 但已經出發,就不能回頭。

 這是左撇子新發布的左家家訓。灰溜溜回去沒面子。

 左家婿們聽令。

 只有白玉蘭不聽話。

 左撇子正拽著白玉蘭急赤白臉命令道:“讓你躲我后面聽沒聽到,拽著我走。”

 白玉蘭被惹急眼了,不得不大聲回道:“沒聽見,我怕你再給我帶摔嘍,咱倆還是個人顧個人吧。”

 說完,使勁抹把臉上的雨水。煩人,非得讓人說大實話。

 左撇子一噎,那算了,這婆子不知道好賴,分道揚鑣。

 ……

 所以說,才離開杏林村沒多遠,還沒到下一個村莊呢,左家這一行人就全都造的不像樣。

 打前兒拽騾車的。

 六子頭上的斗笠被刮飛了,刮哪去了不知道。

 后費勁兒推一車蘿卜白菜的,朱興德和二柱子整個人被澆的,蓑早就穿不住。

 還有被稀泥濺一的。

 羅峻熙打著赤腳扯媳婦,小麥扭的小筋,越小心翼翼在稀泥里走路越筋。

 肚里懷個小寶寶的更要重點關照,白玉蘭扶著大閨小稻,這給累的,兩個肩膀頭子焦酸。

 另外還有一位瘸吧唧的,一路走一路需要拄的。

 為回家,比秋收都難,也不知非要早回圖個啥。

 但是當路過另一個村莊的田間地頭,左家這一行人忽然覺得腳下這點路不算啥了。

 因為分和誰比。

 只看,遠那田地里有許多下至五歲的,上至還能氣兒的,正頂著大雨在收割。

 這一看就知道下雨前沒忙完。

Advertisement

 像是有的人家,之前即便聽外村傳言要下雨,那要是家里壯勞力也干不過來啊?

 更何況還有那種將信將疑的,越窮越放不開,很是拿莊稼地當命子。惦記一畝地差個幾十斤頂不事兒,一年到頭就指莊稼多出息點兒才能填飽肚子,就想再等兩天。

 這一等,等來了大雨。

 還或是有些人家干脆不信大雨的傳言。

 總之,造這種況的人家,屬于本來聽到信兒就晚幾步的,再遲疑一下那還有個能收完?

 這其中甚至還有許多人家干脆啥也不知道的,傳言即便傳的再遠,也不過是圍繞著左家、朱家、羅家所在的三個村莊。只這三個村里都有那孤陋寡聞的人家,更不用提其他村了。

 所以這些人,從掉雨點子就急慌慌撲向大地。

 什麼打雷轟隆隆,閃電能劈死人,此時啥也不管,全家男就是搶收。

 左撇子和白玉蘭他們,邊走路邊看向那些人。

 唉。

 這麼大的雨,在大雨里搶收,可想而知,快趕上收一半扔一半了。

 拿到家本晾不干,滿屋子炕上地上堆著糧食。

 這倒不算啥,主要是從水里撈出的糧食,搞不好拿回家都容易發芽子,那就不能吃了。再窮的人家也不敢,容易中毒。

 去掉發芽子的,再去掉泡爛的,發霉捂了的,你算算,糧食即便長了也不行啊,挑挑揀揀扔一小半。這就大雨過后的減產。

 那麼,不頂大雨搶收不行嗎?

 左老漢和白玉蘭對視一眼,都不敢抬頭看天,怕順臉往下淌水。

 這雨連下這麼多天,一點兒沒有要變小的趨勢,只昨晚和剛才有一陣轉為中雨,眼下又開始越下越急。

 這幾天明顯的氣溫下降,小稻和小麥薄棉襖都穿上了,一早上出門有點兒凍手。

 你說沒收完地的人家,能不急嗎?

 那回頭終于盼到雨停了,萬一又開始上凍了呢。就他們這地方不是沒出現過這種況。

 也是突然就冷了起來,隨著雨,慢慢的都容易飄雪花,下冰雹子。趕上大災年,大夏天都下過冰雹子。將那莊稼砸的全趴地上,扶都扶不起來。

 所以說一上凍,那就更完啦,拽都拽不出來,比這頂大雨天收割還減產。

 再加上,眼下這些沒收完莊稼的人家,心里本來就楞,已經損失這麼多,要是雨后真的上凍,這一冬天那才真的沒吃沒喝,到時候不得的賣兒賣啊?再經不起任何風吹草,只能啥也不顧,甭管過后上不上凍,先收割再說。

 白玉蘭看到地邊有位七八歲大的小男孩,全上下被雨澆的能擰出一盆水,兩只小手也凍的快要不直了,還在那貓腰割黃豆。

 “這?沒聽到雷聲嗎?咋能讓這麼大點兒孩子接著干呢。”白玉蘭說出的話,只有自己聽見。心里明白,心疼孩子小有啥用?打不打雷的也要繼續干活。同心疼更是沒啥用,咱還能幫忙是怎的。

 看到這樣的場景,只能是心跟著不好。

 但左撇子的心境卻和白玉蘭完全不一樣。

 左老漢不顧張說話會灌一雨水,特意慢走幾步等待推騾車的朱興德到近前,然后才大聲道:

 “大姑爺,你會有福報的,你記住爹的話!”

 沒錯,在他看來就是會有福報。

 一家這麼慘的,咱盡量勸說通知到了,左撇子認為那是一點兒不夸張,就等于是多救了一家子能在這個冬天吃飽飯。

 大姑爺這是救了多家。

 要不然眼下大地里又會是什麼樣。那樣頂雨干活的孩子只會更多更多。

 而且在這件事中,咱家真盡力了。能告訴的全告訴,能苦口婆心勸的全勸過。沒下大雨前,說句不好聽的,有多人心里不信,面上就出咱好像得癔癥的表,認為咱有病。但大婿依舊熱心腸的囑咐來囑咐去。

 任何事不可能讓所有人聽咱的話,咱又不是神仙能救助世間萬,更不是皇帝能拯救上蒼,這已然是最好的結果。

 左撇子此時有種深藏功與名的覺。

 終于意識到,朱興德能提前做夢是多麼的有意義。

 “你說啥,爹?”朱興德兒沒聽清。

 左老漢沖朱興德笑了下:“沒說啥,走吧,那面打雷了,咱得再快些。”

 要說提起預知下大雨這件事,不得不提一個曲。

 六子和二柱子曾經納過悶。

 畢竟他倆跟著進城賣過野豬。朱興德對外的借口說是進城聽外地人講的,外地在下大雨。

 六子就疑了,曾在老朱家炕頭一邊摳腳丫子一邊和二柱子納悶道:“那日賣野豬,我和哥一直在一起來著,我咋沒聽說過外地下大雨這話呢。”

 “那是你沒留意唄。”

 “不可能,現在哥說啥,我全往心里記,我得學會哥那一手。”

 “哥有哪一手?”

 “一頭牛,十畝地,不如德哥耍皮。百只鴨,千只,不如德哥吹牛。你看看,咱賣野豬,掙了多錢啦,全靠德哥那張,我就想學他那一手。覺比種十畝地都能致富。所以德哥說了啥,或是誰和德哥說了啥,哥又是怎麼答的,我通通記下了。并沒有外地下大雨這句。”

 二柱子聰明了一回,聞聞摳完腳的手說:“我知道了,德哥是去撒尿的時候聽外地人說的。”

 “啊,那就是了。”六子這才恍然大悟。

 德哥那日進城一共尿三回,他沒陪著去。

 就這樣,朱興德“外地下大雨會傳染咱們這邊”的借口,就如此天的拯救了許多家,還沒惹得任何人懷疑。

 六子眼下看到在大雨里搶收的老人孩子,也就只剩一個想法:嘖嘖,這些人咋不聽話,沒下雨前要是聽他德哥的話多好。

 像他家那破爛的草房,這回下這麼大雨都沒塌。

 就因為他聽了哥的話,為防大到暴雨提前修補一番。

 ——

 “哎呀,四爺和四回來啦。”

 左家一行人剛走到游寒村村頭,一位比朱興德歲數大的小伙子,就急忙向左撇子還有白玉蘭打招呼道。

 這位小伙子也姓左,但擋不住家里人口多,生一串串的,大姓人家,小兒子比大孫子生的孩子還小,這在村里很常見。這小子就屬于輩分低的。見到左撇子要爺。

 扔下扛肩上的柴要幫忙推車。

 左撇子勸:“不用你推,我們這麼多人呢。小子,你出來撿柴啊這是?那快些扛柴火回去吧,雨太大啦。”

 可是小伙子太熱,說反正也澆了,不差這一會兒功夫。

 到底手幫忙推起了車。

 小伙子一臉雨水還和朱興德、小稻,以及羅峻熙、小麥,臉上笑出褶子打招呼:“大姑,大姑父,小姑、小姑父。”

 大姑父朱興德,都不知道這小子啥名,就禮貌的一點頭。

 這一點頭,沒想到小伙子頂雨扯嗓門說話,那一個熱

 比以前十多年二十來年加一起還熱

 “四爺,四,你們怎才回家呢。就前兒,尋思下雨沒啥事兒,我爺還要找你們喝酒呢。”

 又說:“啊,為啥頂雨撿柴啊,沒燒的啦。要不說呢,還是你家我太姥姥心里有算,天那陣還嘎嘎熱的時候,你家我太姥姥就張羅找人給抱柴火。那時候大伙在忙著收地,沒招了,說出來怪不好意思的,到真章沒指上俺們,是里正太爺爺幫的忙。”

 小伙子本來還想再說兩句,到邊的話又憋了回去。

 沒說出來的話是:

 然后全村人就知道,里正太爺爺給你家我太姥姥背柴火,背那老些,艾瑪,背一整天。

 回去都累趴停啦,兩天沒緩過勁兒,還了郎中。

 據傳,太爺爺家的幾個兒子心疼的不行,直嚷嚷那日不用家里騾子拉糧食好了,用來幫著拉柴火。省得他們爹給左撇子的老岳母像驢子似的背柴。那麼熱的天干活,差點兒給送上西天。

 雖然這位沒說出口,但是白玉蘭也聽的不得勁兒。

 心想:娘啊娘,你怎又去麻煩五叔啦。那得搭多大人,咋那麼好意思讓人家給背柴呢。人家五叔家秋收,那甭管多忙,兒子兒媳都不用他手,這麼多年都是如此。結果了咱家挑柴的。

 秀花此時聽到白玉蘭心里吐槽,要是能聽見,一定會頂道:

 那陣家里就剩個老太太和三歲的甜水,以及一位疑似有孕的小豆。

 你看們仨,誰像是有力氣能運回來一個柴火垛的?

 不說出來,誰會知道家里有困難。

 有困難不找里正找誰。

 找賣瓜老漢讓幫幫忙,他得有空啊?讓他去給找個人,他得在村里說話好使啊。就要找那說話頂用的,只是沒想到里正親自干。

 其實秀花當時也問來著,你一人能行嗎?

 逞能,非得說能行。那這事兒就不賴了。

 此時,賣瓜老漢戴著斗笠正在大雨中喊道:“是撇子不?你回來啦!”也很是熱心腸要上前幫忙推車。

 可以說,從村頭一直到家門口,由于下大雨,攏共就到村民三兩個人,這三兩個人全是熱的不行。

 能覺出來,即便上沒說謝,心里是記得左家讓提前收地的的。

 左撇子站在大門口,“謝謝老哥啦,也謝謝小子,快回去吧,小子,你扶著點兒。”

 賣瓜老漢邊擺手邊說:“你不是要買西瓜存窖里?回頭等雨停了,我讓我兒子給你送西瓜,你不用去取。特意給你留好幾袋子呢。”賣瓜老漢打算去除左撇子用糧食買的西瓜,再白給左家一麻袋西瓜。

 走了幾步又忽然站住:“對啦,瞧我這記,前段日子在我家借的蛋,你岳母還完啦。”

 嗯?還完啦,不可能啊,家里一只能下幾個蛋,而且以他老岳母的,即便下蛋也應該全吃了。

 左撇子帶著疑的心理推推們,發現大門還反上了。

 在農村,一般況下,不大門。

 左撇子和白玉蘭哐哐敲大門。

 好半晌,小豆的聲音才傳了出來:“是誰呀?”

 “你爹。”

 “啊?是爹娘回來啦,”說話語氣能聽出來想著急忙慌開門。

 給白玉蘭嚇的不行,門一開就數落二閨道:“怎是你出來開門,那肚子揣著娃又忘了?這麼大雨摔著呢。”

 又說句:“大白天將門關的死干啥。”

 左撇子是問小豆:“滿山吶?讓他出來,幫你大姐夫他們卸白菜。”

 滿山是前兩天回來的,怕下大雨這娘仨在家不行,特意提前早走幾日。沒跟著蓋玉米樓子。

 “滿山他……”小豆含糊句:“在屋里睡、睡覺。”

 睡覺?大白天的,左撇子心里極為納悶,但一聽在瞇覺也沒讓小豆再去喊滿山,娃好不容易個懶,別再給喊醒。

 事實上滿山是喝多了,不是喝水喝多了,是喝酒。

 小豆心想:完了,娘說回來就回來了。外婆呀,一會兒娘看到咱們在家禍害那些糧食,會不會炸廟。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