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出宮
帝后大婚之後,四妃相繼宮,朝野上下,總算又恢復了互相制衡的寧靜。
朝臣和百姓無不翹首以盼,期宮能早日有皇子誕生,江山後繼有人,纔算無後顧之憂。
便有好事者打聽出來皇帝對芙華夫人的獨寵,並沒有因爲皇后及四妃宮而稍減。
他雖對樑皇后十分尊重,初一十五必要去坤寧殿,但餘下的時間卻大部分都去了芙華夫人的朝霞殿。
坊間便傳聞芙華夫人獨佔帝寵,想是不需多時就能懷上龍嗣了。
盛朝頗重嫡庶之分,然後帝王之家,卻並不一定傳位於嫡子。
子憑母貴雖是正統,但母憑子貴也不在數。
像皇帝的父皇先帝,便不是嫡出,當初五王奪嫡,是憑藉著過人的機謀踩著皇兄皇弟們的骨登上了皇位。
這是盛朝皇室脈稀薄的初始。
所以,對於後.宮嬪妃而言,皇后嫡出的皇子自然貴不可言,但其他的皇子也未必毫無機會,不論如何,能佔了一個長字,對將來也是大大地有利的。
芙華夫人的肚子分明還沒有靜,可被這坊間傳聞了一遍,一來二去,竟然好似肚子裡已經穩穩當當地紮了一位皇子一般。
人人都說,芙華夫人的孃家安寧伯府很快就要顯貴起來了。
這傳聞如同雨後春筍一般,不過一夜之間,便鋪天蓋地了,原本頹廢萎靡的安寧伯府一下子就像點著了一般鬧騰起來。
安寧伯崔謹雖然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可若是自家的親妹子能得帝寵。對他來說自然是千好萬好的。臉上便也彩起來。
那些早先有意要搬出去的堂親,本以爲安寧伯府這課大樹已經快要倒下,再沒有依靠的價值,這一下,便也不再提搬家的事。
而最得意的人,當屬芙華夫人的母親趙氏。
趙夫人原本已經幾乎算是被打了冷宮,住的院子裡許久都不曾有人來臨了。
可自從芙華夫人獨佔帝寵的消息傳出來後,頓門庭熱鬧起來。
先是許久不曾來往的手帕們紛紛出現拉關係。然後是各門姻親熱鬧地來往起來,家裡的這些妯娌侄兒媳婦便更不用說,整日都往院子裡鑽。
從前門可羅雀,不過幾月景,便熱鬧非凡起來。
就連住在南莊躲清靜的安氏也寫了信來問崔翎,看是不是要回去一趟,在有過過節的趙夫人面前賣個好,以免將來不被秋後算賬。
崔翎冷笑一聲,吩咐木槿親自去南莊帶話,“五房原該怎樣。現在便還怎樣,稍安勿躁。不必著急。”
皇帝獨佔帝寵的消息幾乎是一夜之間就在大街小巷傳開的,這絕對不是一個偶然。
一定是有人見不得芙華夫人好,想要狠狠地收拾一番,所以纔會設下這個局。
將樑皇后及四妃都描繪被冷落的模樣,目的是想要激起這五家人的焦慮反。
他們是沒有能耐責怪皇帝雨不均沾的,所以矛頭只會指向芙華夫人。
後.宮的平衡聯繫著朝堂,若皇帝專寵一人,那麼好不容易維繫起來的平衡將會被打破。
樑家和四妃的孃家都不願意看到這樣的結果,勢必會發起反擊。
而獨佔帝寵是什麼樣的下場?景朝軒後已經給足了提示。
在崔翎看來,芙華夫人越是得寵,安寧伯崔家就越該夾起尾安靜做人。
否則,誰知道那些著臉來恭維你的人,會不會是絆倒你的第一顆石子?
但趙夫人被抑得久了,好不容易得意,便有些變本加厲起來。
聽說不只將兒媳婦安寧伯夫人黃氏七個月的一個男胎折騰地沒了,還與樑皇后的母親在福寧大長公主的生辰宴會上起了衝突。
承恩侯夫人氣量大,並沒有與趙夫人計較,但黃氏卻將趙夫人恨到了骨子裡,倘若不是礙於名聲孝道,幾乎就要當場罵戰起來。
黃氏所到的委屈,安寧伯崔謹看在眼裡,疼在心中。
他和妻子自小就相識,青梅竹馬,極好。
這一胎又是他們期待已久的,好不容易纔安穩下來,已經有七個月,再過不久就要臨盆,可卻生生地被自己的母親折騰沒了,還是個已經形的漂亮男孩兒。
崔謹既是心痛,也很難過。
他對自己的母親趙夫人已經失頂,再加上趙夫人得罪了承恩侯夫人的事傳出,他雖然什麼都沒有說,卻勒令僕從將趙夫人在院中,從此不許出門。
趙夫人不甘心,使自己的奴婢去宮裡頭給芙華夫人送信。
也不知道走了什麼門路,竟然還真的讓將信給遞了進去。
芙華夫人火的脾氣,曉得了兄長了母親,想到了當初在兄嫂面前所到的委屈,這氣便不下去。
立時吵嚷著要出宮。
可帝王后.宮一旦進去了,又豈是那樣輕易就能出來的?
莫說新宮的妃嬪,哪怕貴如皇后,都沒有省親的機會,便是太后娘娘,宮已經三十多載,也從來都沒有回過孃家。
芙華夫人雖然得寵,但也沒有這樣的先例。
崔芙想要出宮的請求在樑皇后面前了壁,皇帝又恰有事務在忙沒空見,便仗著自己得寵,索一不做二不休,自作主張出了宮。
看守宮門的護衛苦攔不得,只能眼睜睜看著宮車囂張跋扈地從他們面前過。
安寧伯崔謹曉得芙華夫人私自出宮回府,簡直都要被嚇呆了。
就算十五妹當真和傳聞中說的那般得到皇帝的獨寵好了,在宮裡頭不論怎樣做,只要皇帝肯包容,那都是無礙的。
可私自出宮,那可不再是皇帝肯原諒就能夠被一筆勾銷的事兒了。
宮妃省親,盛朝還從來都沒有過,便是前朝,那也是一件特別鄭重的事兒,前前後後不知道要準備多久才能省親回府。
這些都是要禮部出面辦理的。
可十五妹卻就這樣豪邁地從宮裡頭出來了,一沒有皇上的聖旨,二沒有得到樑皇后的首肯。
橫衝直撞地出了宮,卻從來沒有想到過,此舉會給,給家族,帶來多麼大的麻煩!
大臣是一定會彈劾的,太后皇后是一定會震怒的,四妃也一定趁機打。
最重要的是,安寧伯府崔家一定會被連累!
崔謹氣得三魂快要丟了七魄,在查清楚了是趙夫人託人送了信給芙華夫人,這才引出的禍端,他立刻便將送信的婆子給打死了。
他想要在十五妹還沒有惹出更大的禍端前,將人給送回宮去。
最好,這件事還沒有鬧大,曉得芙華夫人出宮的人還不夠多,但盼皇上的寵和垂憐,能夠將這大禍給瞞過去。
誰知道崔芙卻毫不領,指著崔謹的鼻子罵道,“若不是大哥你對母親不敬不孝,我又怎麼會急匆匆地跑回來?”
神十分憤怒,又帶著幾分倨傲,“有大哥這樣做兒子的嗎?母親只不過推了大嫂一下,是大嫂自己不小心孩子纔沒的,這能夠怪母親嗎?大哥倒好,將母親直接起來,這還有點做兒子的樣子嗎?”
崔謹的切之痛,在崔芙眼中,卻了如此輕描淡寫的事。
甚至,崔芙還將孩子沒了,說了是皇氏的責任。
可憐黃氏流了那麼多,到現在都還只能躺著不,卻被說這樣,崔謹便是菩薩做的人也要怒了。
他怒極反笑,對著崔芙說道,“十五妹當了芙華夫人,好生得威風,那好,就讓芙華夫人今日威風個夠。”
崔謹轉頭離開,吩咐屬下將趙夫人的院子給鎖了。
他對著長隨說道,“我進宮負荊請罪,假若到晚上都沒有回來,你就去鎮國公府請九姑幫忙,就說……”
頓了頓,他目裡有凌厲勢一閃而過,“就說只要九姑肯幫我這一回,我答應,等五房的弟弟妹妹們各自嫁娶過後,就分家!”
五房的什麼樣的心思,他早就知道了,先前謹遵祖父的命令,勉強維繫著家族。
可這樣熙攘糟糟的安寧伯府,他真的是夠了!
不破不立,雖然祖母崔弘錦已經對自己說過爲什麼不能分家的理由,但他寧肯捨去大半的家,也要將這麻一樣的崔家給清一清。
長隨害怕主子出事,崔謹剛了宮門,他就立刻跑去了袁家五房的宅子求見崔翎。
崔翎看到是崔謹的帖子,倒是不得不見。
雖然對安寧伯府沒有好,可大堂哥的爲人還算過得去,聽說是大堂哥的長隨急匆匆地跑了來,想必是有什麼事纔對。
本來不是喜歡多管閒事的人,但因爲上回三千兩銀子就敲詐了大堂哥一副價值連城的古畫,心裡多有點過意不去,便就人請了那長隨過來回話。
那長隨十分機靈,也沒有廢話,直截了當便將事的起因經過說了一遍。
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九姑,請您救救我家伯爺,夫人失過多,纔剛救回來,爺小姐都還年,假若伯爺出了什麼事,崔家必要得不樣了!”
那個男人酒后亂性,在一片花海里要了她,第二天卻娶了別的女人……她只想卑微的活著,卻無奈被卷進了權謀爭斗中。她的孩子沒了,在他一夜的暴行下,血染紅了床單,染紅了她的眼……她祈求著,跪在他面前,心如死灰的她,只想逃出宮去。可是,她卻又被亂入了另…
容落歌一朝穿越成性子軟弱的齊王妃,大婚之夜就飽受屈辱,丈夫與外室女容黛情投意合當著她的面茍合。你若無情我便休,腳踢渣男,手撕賤女,轉身給齊王的死對頭太子殿下做幕后軍師,聯手將渣男踩在腳底不能翻身。哪知道一不小心從軍師坐到了太子妃的位置,那個別人口中陰狠毒辣,敏感多疑的太子卻一點點將她吞吃下腹,寵成了京都人人羨慕的美嬌娘。
武安侯府的嫡長女聞萱重生後第一件事,就是對前來提親的鎮北王府女官說出退婚二字,為此她不惜給自己編排上剋夫的名聲。但她冇料到的是,前世時待她冷若冰霜的夫君也重生了。鎮北世子裴璋重生後第一件事,就是萬裡迢迢從北疆趕來華京,親自來迎娶她。聽說老婆要退婚,還被渣男覬覦賤女算計,裴世子冷笑一聲,手持長劍站在武安侯府大門外,“我這把劍,專斬人渣的項上人頭。”“世子爺,請冷靜,聞大姑娘說她有剋夫命。”“算命先生說本世子命數過硬,就缺一個能克我的老婆。”……最後,聞萱鳳冠霞帔,再一次坐上鎮北王府的喜轎。洞房花燭夜,他掀開她的紅蓋頭,將她擁入懷中,“阿萱,從此之後我們再不分離。”二次成婚,兩世情緣,終成眷屬。各位書友要是覺得《二嫁世子》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臉書和推特裡的朋友推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