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攝政王的掌中嬌重生了 第二百八十八章 議事

《攝政王的掌中嬌重生了》 第二百八十八章 議事

 次日一早,穆清朗不等舒久安醒來,便去了宮里給太后請安。

 “兒臣給母后請安,母后萬福金安。”

 “快起來,不必多禮!”太后連忙上前,將他扶了起來,然后便上下打量著他。

 穆清朗每一次上戰場,太后這心里都十分擔心,即便穆清朗很有本事,沒輸過一次,太后也是十分的擔心。

 兒行千里母擔憂,更何況穆清朗是上戰場呢!

 看著他臉頰消瘦,臉上和手上皆凍傷,都發紅發腫了的樣子,太后很是心疼。

 北境環境那麼惡劣,竟讓穆清朗好好的一個貴公子模樣的人,都變了這副模樣。

 他去北境打仗的這兩個多月來,可真是苦了。

 原本穆清朗是不用這樣的!

 太后眼眶微紅,然后便上手穆清朗的上,“你在北境辛苦了,可有傷啊?”

 “母后放心,兒臣沒什麼大礙,就是一些小傷和淤青而已。”

 昨日舒久安已經發現了他上的傷,穆清朗也不好繼續瞞著,所以他就簡單的給太后提了幾句。

 “昨日久安已經給我了藥,還請了劉醫給我診治了一遍,我臉上和手上的凍傷也了藥。”

 聽著這些話,太后臉上慢慢浮現出笑意來,然后忍不住調侃道:“娶了妻就是不一樣,府里有人給你張羅一切,給你免除后顧之憂,久安是個好孩子,你可別欺負。”

 對于舒久安這個兒媳婦,太后心里很是滿意,端莊得,人漂亮又聰慧,能把穆清朗照顧得很好,不會讓穆清朗有什麼后顧之憂,這一點從原和公主那事上就可以看出來。

 而且穆清朗也因此多了人味,臉上的表也多了起來,不像以前冷冰冰的,像塊邦邦的石頭似的。

Advertisement

 娶妻娶賢,自古都是如此,太后很慶幸當初幫著穆清朗娶了舒久安,

 穆清朗扶著太后,到一旁坐下,“母后,您放心,兒臣疼還來不及,怎麼舍得欺負呢?”

 聞言,太后挑眉看了他一眼,意味不明的笑一聲

 ,真要不欺負,何至于現在才來宮里請安。

 但太后只是在心里腹誹,并沒多說什麼。

 不過,穆清朗卻一下子就明白了太后這笑里的意思,這讓他有那麼一點不自在,有點像是做壞事被長輩抓包了的覺。

 看著他這個樣子,太后轉移了話題,“你皇兄還在上早朝,和朝臣們商議北漠國來議和的事,咱們先聊著,你給哀家說說,你在北境的這兩個多月來的況。”

 每一次他從戰場上回來,太后都會問一問,穆清朗也習慣了,然后便撿著一些不太驚險的,和好的況說了出來,讓太后放寬心。

 等讓太后知曉后,他才問起盛京的況,問起了那個原和公主的事

 原和公主想要擄走舒久安這事,他一直記著。

 但舒久安寄來的信上沒怎麼詳細的說明,阿七好像也有意瞞著什麼,所以穆清朗便想著從太后這里問問況。

 說起這一點,太后的臉上便浮現了笑意,眼里帶著些自豪。

 “久安是個很聰慧的孩子,知道原和公主是故意接近,所以便將計就計,陪著原和公主演戲,原和公主擄走的那天,也是假裝被擄走。”

 “然后就從原和公主哪里套了不話,還把冠拿了回來,最后還把原和公主也一起給綁了回來,不愧是鎮國大將軍的外孫,很有膽識。”

 從太后的口中,穆清朗知道了這件事的況。

 即便這事已經過去了,舒久安也平安無事,可他在聽到的時候,這心里還是忍不住一

 這樣的事,舒久安怎麼能以涉險呢?

 穆清朗想著,等會兒回去了,要好好教育一下舒久安,讓舒久安以后別做這麼危險的事

 正這麼想著的時候,穆清岐下了早朝回來了。

 穆清岐一見穆清朗,就忍不住調侃道:“喲,清朗啊,你舍得來了,怎麼不多休息一日呢?”

 聞言,清朗不由的輕咳一聲,道:“皇兄,臣弟已經休息好了。”

 穆清岐上前

 拍了拍他的肩膀,“沒事,皇兄是過來人,明白的,你就是多休息幾日都沒關系,重要的是要休息好。”

 一旁的太后瞧著穆清朗這不自在的樣子,角的笑容就沒停下來過。

 不過太后還是出言打斷了穆清岐對穆清朗的調侃,“哀家讓小廚房準備了吃食,你們兄弟倆有什麼要談的事,就先吃了東西在說吧!”

 “是,母后!”

 他倆應了一聲后,便隨著太后了座,開始吃東西。

 等用完了膳食后,他倆又陪太后說了一會話,便去書房理政事,而穆清朗也正好給穆清岐復命。

 北境的況,穆清朗早就寫了奏折詳細的說明了,現在不過是在復述一遍,然后把自己在北境做的安排告知穆清岐。

 穆清岐聽完后,便夸贊了穆清朗一番,還讓穆清朗去自己的私庫里選東西,看中什麼就選什麼。

 至于其他人,等回來后,再論~功行賞。

 眼下先考慮北漠國來議和的事

 為了彰顯誠意,北漠國特地派了他們的二皇子前來議和。

 不過北漠國提出要求就很沒誠意了,他們希大景撤兵,歸還那幾座城池,說那幾座城池是他們的領土,大景侵占他們的領土,實在是一點兒都仁義,一點兒都不道德。

 還有,作為挑起這場戰爭,還輸了的北漠國,他們應當是賠償大景真金白銀,是多得有大景來定,可他們倒好,就打算隨便哪一些東西來糊弄,一點兒誠意都沒有。

 “他北漠國也不想想,這場戰爭是誰先挑起的,作為戰敗國,他們有什麼資格和我大景討價還價?更別說,他們是來投降的,真是一點兒都搞不清楚自己的位置。”

 北漠國的使臣從前日來了之后,就一直在和大景的大臣們談判涉,到現在都沒有退一步,吵得那一個不可開,那個理直氣壯的樣子,仿佛他們才是戰勝國,真是連臉皮都不要了。

 聽著這話,穆清朗笑道:“皇兄,這有何難,你派人和

 他們說,就說臣弟這就回去帶兵繼續和他們打,等臣弟多幾個城池下來,大家冷靜下來了,在來談判。”

 不服,就打到他們服了為止。

 這麼簡單暴的辦法,讓穆清岐愣了一下,然后他這眼睛瞬間就亮了起來,對吼,他為什麼要忍讓北漠國,為什麼要對北漠國以禮相待,大景又不是打不過他們,而他們也不值得他以禮相待。

 而穆清朗又繼續說道:“對了,北漠國不是派了他們的二皇子前來嗎,就讓他多待一段時間吧,正好和他們的主將烏恩奇做個伴兒。”

 雖說兩國戰,不斬來使,也不為難來使,但北漠國的皇子來的時候又沒說自己是使臣。

 而大景也只是比較熱好客而已,邀請北漠國的二皇子留下來作客有什麼不對?

 再說了,要是要繼續打仗,最也要兩三個月,這樣也省了北漠國皇子來回跑的功夫,到時候談妥了,也可以和烏恩奇一起回去,多方便省事啊。

 聽到這里,穆清岐忍不住笑出了聲,“清朗啊,你真是……啊不,你真是機智啊,竟想出了這麼一個好辦法。”

 北漠國現在本就無力在和大景打,要是大景表現強勢,不肯退讓,適當的威脅一下,他們必定是會退

 想來是北漠國的使臣剛來的時候,大景對待他們過于溫和有禮,讓他們覺得大景好說話,所以他們才會如此不要臉和得寸進尺。

 對付這樣不要臉皮的人,就該比他們還要無賴。

 想到這里,穆清岐便派人去把這些想法都傳達給那些和北漠談判的大臣們,讓他們好好的和北漠國的人談,不要再顧忌什麼禮儀教導,什麼大國風范之類的。

 這事有了解決辦法后,穆清岐便說起了平州的事

 兩個多月前,北漠國舉兵攻打大景時,平王穆清鈺也開始有所行,而穆清岐也派了趙景鑠和趙明輝帶兵去平州鎮

 只是穆清鈺似乎是提前收到了消息,早有準備,突然間就變得安分起

 來,那些小作都停止了,就連證據都給抹平了。

 趙景鑠和趙明輝是過去鎮穆清鈺的,可穆清鈺都沒什麼靜了,而他們掌握的證據也沒多,這該怎麼鎮,該怎麼收拾穆清鈺?

 現在就是一個進退兩難的地步,雙方正僵持著。

 去收拾了穆清鈺,出師無名,容易落人話柄,穆清岐不想落得一個隨意殘殺兄弟的罪名。

 可是不去的話,穆清鈺鐵定是還要蹦跶的,而穆清岐也不想在繼續容忍穆清鈺。

 所以,穆清岐便想問問穆清朗的看法,看看這麼一個況該怎麼做才比較好?

 聽著這些,穆清朗忍不住皺起了眉頭,相比起穆清岐說的事,穆清朗則在意另外一件事。

 就穆清岐說的況來說,真的覺穆清鈺像是早就收到了消息一樣。

 可這舒閔都被送到平州去了,穆清鈺怎麼還能收到消息呢?

 難道說,穆清鈺還在盛京安了別的探子?

 趙景鑠和趙明輝帶兵去平州的事,和他當初帶兵去北境一樣,都是有意瞞著消息的,當時沒多人知道,是過了一段時間后才被其他人知曉。

 就算穆清鈺在盛京安了別的探子,也不可能那麼早就收到消息,那麼這給穆清鈺傳遞消息的人,是最早就知道的那幾個!

 一旁的穆清岐見穆清朗思索了好一會兒,都沒什麼反應,便忍不住再問了一遍,“清朗,這件事你怎麼看?”

 聞言,穆清朗收回了思緒,道:“既然已經出兵,就不該無功而返。”

 他們掌握的證據是沒多,但穆清鈺意圖造反的事是真的,這沒什麼好為難的,再說,打了之后,要什麼證據沒有。

 穆清鈺是暫時沒了靜,可這個機會是他等了很多年,并親手制造的,他不會放棄,可能等北漠國投降的消息一傳到他的耳中,他就忍不住了。

 穆清岐做事總是不夠果斷,喜歡瞻前顧后的,等真的失去了機會,或是出現了什麼不好的局面,才懊悔當時不夠果斷。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