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攝政王的掌中嬌重生了 第二百五十八章 比試結束

《攝政王的掌中嬌重生了》 第二百五十八章 比試結束

 東邵國人都以為他們的勇士不會輸,都以為在他們準備充分的況下,這是個必勝的比試,可現實卻是給了他們狠狠的一耳

 沒想到大景的將士們在面對這麼難條件又這麼苛刻的比試里,居然能表現得和他們的勇士一樣出,甚至是比他們還優秀。

 原本兩國的況還算是旗鼓相當,可現在東邵國有三個人失去了比試資格,之前的績也作廢,明顯是輸定了。

 這一輸,他們就得把那頂珍貴無比的冠給大景,這讓他們如何能不著急。

 所以即便是被人說得寸進尺,說他們的臉皮厚,他們也要繼續爭取加賽,堅決不能讓那頂冠輸給大景。

 鐺鐺鐺。

 在他們努力爭取加賽的時候,鑼聲響了起來,比試結束了。

 這個時候,穆清岐才舍得開口,“先統計一下比試的況,加賽的事等會兒再說。”

 穆清岐敷衍著,不給東邵國的人一個明確答復,就是要吊著他們。

 同時也給自己留有余地,雖然這次比試看來穆清朗他們是贏定了,對那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所以先看看況再說。

 況若是對穆清朗他們不好,那就加賽,若況對他們好,那還加個

 為表公平,統計靶子的時候,穆清岐也是找了三方人,大景和東邵國、然后在隨便找一個別國的使臣。

 這樣一來,也就不存在有人作弊和故意偏袒的況出現,也能讓人輸得心服口服。

 在他們統計的時候,東邵國的人,目一直的盯著,生怕他們統計的時候出現差錯。

 可結果是什麼,在場的人都看的清楚。

 因為那一百個靶子上的正中心、或是最靠近中心的位置上最多的是靛藍,其次和墨綠,再則便是朱紅

Advertisement

 這三個中,前兩個是穆清朗和趙明輝持箭頭上包著的料帶來的,后者是東邵國的一個勇士的。

 但很不幸,那個勇士已經取消了比試資格,績作廢。

 這很明顯就能看得出來,中靶最多的人是

 穆清朗和趙明輝,而最后統計出來的結果也是如此。

 他倆是第一名和第二名,第三名是東邵國的人。

 在統計撞到障礙的次數時,東邵國的六個勇士,除開被取消資格,績作廢的那三個人,剩下的三個人是一次都沒有撞到過障礙,一次中靶的次數都沒有被扣過。

 而大景這邊,除開被取消了比試資格,績作廢的那個小將軍。

 穆清朗和趙明輝是一次都沒有撞到過,趙明盛撞到過三次,扣除了一次中靶的次數,另外兩個分別撞了六次和九次,被扣了兩次和三次中靶的次數。

 即便東邵國一次都沒有被扣過,而大景一共被扣了六次中靶次數,但總數加起來,還是大景的多,是大景勝。

 就算是按照個人來比,第一第二都是大景的人,也是大景勝,是的勝利,東邵國完全沒法比。

 如果東邵國的那三個人沒有失去比試資格,說不定況不至于會如此,但誰讓他們耍招,踢到了鐵板,里翻船了呢!

 東邵國輸了,還輸得很好難看。

 對此,大景的人高興得不得了,恨不得現在就擺桌宴席慶祝一下,向全天下宣布這個好消息。

 相比起大景的高興,東邵國的人就像是斗敗了公,一個個都是垂頭喪氣的,除了。原和公主!

 別人都沉浸在高興中,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但舒久安卻無意間發現了。

 原和公主的態度很無所謂,覺輸不輸和沒太大的關系,或者說是不在意輸贏。

 這態度就讓舒久安很好奇了,東邵國輸了之后,可就得按照約定,把他們國家的那頂珍貴無比的冠給大景。

 那頂冠很是珍貴,就這麼輸給大景了,作為公主的原和怎麼會一點兒都不在意?

 更別說那頂冠的意義不同,但凡是皇室中有野心的子,都得到那頂冠。

 舒久安記得,上一輩東邵國的這位原和公主,一直在和自己的幾個兄弟姐妹爭權躲位。

 按理說原和公主應該更加在意那頂

 冠才對,為何現在會一點兒也不在意?

 這有些不太對!

 沒等舒久安想出個所以然來,就聽到那個胖乎乎的,肚子很大的卓立在開口請求穆清岐加賽。

 他們輸了比試不說,還輸得這麼難看,他們自然是不甘心,更別說他們不想那頂冠輸給大景,所以便想努力的爭取加賽。

 一開始,他們預想著東邵國能贏過大景,讓大景輸得難看,也讓他們一雪當年之恥。

 可沒想到事實卻是他們是各種手段都使盡了,依舊是輸的很難看,簡直是面子和里子都輸得干凈。

 現在他們也不奢能贏了,只希那頂冠別真的輸掉。

 他們這種輸掉了比試還想著加賽,就是一種變相的賴賬,也不想允諾,若他們一直輸,那他們也會一直想方設法的請求加賽,直到他們贏了為止。

 但這事想想就,想實現,那是不可能的。

 穆清岐按下了憤憤不平,想要用言語教東邵國的使臣如何做人的朝臣們,然后這才開口說道。

 “這一場比試就已經足夠分出勝負了,用不著加賽,加賽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畢竟,再來幾次,結果都是一樣,贏得都是穆清朗他們,而東邵國只會輸得更加難看而已。

 聞言,卓立還想繼續說什麼,但卻被穆清岐給堵了回去,

 “朕知道,貴國是很想見識大景的攝政王、以及將士們的厲害之,但從剛才的比試中,想必各位是清楚的見識到了,就不要在浪費時間了。”

 “貴國的三位勇士可傷勢不輕,需要好好修養,你們不在意,但朕可不行,貴國要想比試可以,等他們的傷勢養好了再說。”

 “大景圣上,吾國的勇士還有很多。”

 卓立想說,可以參與比試的不只是那六個人,還有很多,他們可以派別人去。

 但話還沒說完,就被穆清岐給打斷了,“大人,這愿賭服輸,那頂冠可是你們給的彩頭,不知貴國準備什麼時候履行承諾呢?”

 話題轉的太快,讓卓立有些愣了

 一下,而這話題顯然也不是他樂意聽的,于是他支吾著,不愿意回答,想要敷衍過去。

 “這。”

 見他不愿意回答,穆清岐拿起方才立下的字據,語氣平淡的問道:“這白紙黑字寫著的,東邵國莫不是想要食言而?”

 穆清岐的語氣和表雖然平靜,可卻有一種,讓卓立覺得頭皮有些發麻,心里也慌得很。

 “呃。這。吾國沒有這個意思。”

 在卓立慌得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的時候,原和公主起對穆清岐行了一禮。

 “大景圣上,您多慮了,這既已立下字據,那麼吾國便不會言而無信。”

 “公主!”聽著原和公主的話,卓立就不可置信的驚呼了一聲,想要阻止繼續說下去。

 因為緒過于激卓立的聲音也就變得有些尖銳刺耳。

 但原和公主依舊我行我素,沒有搭理卓立,“愿賭服輸,東邵國既然輸了,那必定是會履行承諾,原和這就修書一封,讓父皇派人將那頂冠送來!”

 說著,原和公主便吩咐宮人去拿來筆墨紙硯,然后就開始寫信了,不管卓立給他使了多都沒有搭理過。

 這一天下來,所有人都對東邵國的無恥和臉皮厚都有了一個深刻的認知,所以無論東邵國的人有什麼要求,要怎麼推不愿意履行承諾,他們都不會覺得驚訝。

 可沒想到原和公主居然就這麼干脆的應下,說要履行承諾,這讓眾人都覺得震驚,簡直是難以相信。

 穆清岐也被驚到了,他打量著原和公主,也看著原和公主和卓立等人的互,心里很是納悶,也有很多的疑

 定下彩頭的事時,東邵國的其他使臣都不同意,但原和公主同意了。

 立下契約的時候,也是如此。

 現在愿賭服輸的,也還是原和公主。

 這原和公主是涉世未深,太過單純,不懂其中的厲害,也不知道那頂冠的價值,還是說就是個蠢的?

 不然,怎麼就干出這樣的事來?

 在東邵國那

 個子可以參政的國家,為皇室公主,怎麼可能會分不清這其中的利與弊呢?

 而且卓立等人一直都在勸說,可就是和他們反著干。

 這原和公主是有什麼病嗎,還是說有什麼謀?

 穆清岐當皇帝這麼多年,對于這樣不合邏輯,不合常理的事,總是會下意識的去謀論。

 雖然這原和公主看著真的像是涉世未深,很是單純的樣子,但穆清岐還是忍不住去想,是不是有什麼謀?

 難道說原和公主打探到了大景什麼機,想趁著修書回去的時候傳回回去,方才都是他們在演戲?

 可這樣好像也說不通啊,原和公主既然能打探到機,難道會沒有別的辦法把消息傳遞回去?

 拿東邵國的珍寶冠來當賭注,代價也太大了點,很不劃算。

 穆清岐思索了一會兒,怎麼也想不通,而這時原和公主已經寫好信,蓋下自己的私人印鑒,讓宮人遞給他檢查。

 于是,穆清岐也只得暫且放下心中的疑,看了看原和公主寫的信。

 這信到沒什麼問題,就是簡單的說明了一下況,說一時貪玩把冠給當彩頭輸給了大景,然后就表達了一下的愧疚,讓東邵國的皇帝把冠給送來。

 當著這麼多年的面,穆清岐也不好逐字逐句的檢查,在看清楚了大概容后,他就讓宮人把信遞了回去。

 不過,他遞給了穆清朗一個眼,示意穆清朗暗中派人把原和公主的信截下來仔仔細細的檢查一下,看看有沒有什麼不對勁的。

 這件事到此也落下了帷幕!

 天漸晚,這白日的宴會也差不多該結束了,該到準備晚宴了。

 在從校場散去時,穆清岐又暗中吩咐人去盯著東邵國的這一行人,要將他們在盛京這一段時間的行蹤和一舉一都給記錄下來,若有什麼不對勁的,立馬來稟。

 到了晚宴時,在眾人酒酣耳熱,觥籌錯之際,一個讓穆清岐猝不及防,但又在預料之中的消息,打破了他高興的心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