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雍正沒有,他沒法服眾。
李星洲正是吸取他的教訓,才覺得向對外發戰爭,積累威信,再利用這些威對徐徐改革。
雍正的另一個憾就是他的改革和底層百姓站在一起,可底那時層百姓大多民智未開,本不明白原來這麽做是為了他們!最終導致雍正孤立無援,積勞而死。
所以第二個教訓就是要宣傳,基層宣傳一定要夠!即便百姓不明白政策道理是什麽,至要讓他們知道這麽改革是為了他們好。
不然到時那些大族多的是讀書人,能說會道,能言善辯,隨便幾句話就能忽悠著百姓去鬧,就像上次他想修路,結果被百姓因破壞風水攔了一樣。
這些他準備好幾年了。
而今凱旋,他的威足以推行改革。
但是,雍正還有最後一個教訓,那就是不能廣樹敵人,必須分割包圍,讓他們麻痹大意,逐個擊破。
雍正為百姓的心是好的,可他太急,樹敵太多。
他一下與全國大半員、豪紳大族、八旗子弟、讀書人樹敵,哪怕他有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無畏神,拚命三郎,可最終結果也是勞疾而死,他取得的部分勝果也馬上被他兒子翻過來。
所以李星洲想好了,必須一步一步來。
向從沿海,然後北方,最後再蜀中!拉一派打一派,逐個分割消滅。
而且打豪族時盡量與文人團不衝突,這也是他不理會禮部那些人攻擊的原因。
看著天空逐漸漂亮雪花,李星洲站在護欄前,自言自語:“看來年後要去趟蜀中了.......”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難承其重,定奪其冠。邊城少年擡頭的那一天,滿眼帝王將相冠冕不正,於是揚刀開始了獵冠的征程。這是一個以君王爲獵物的故事!
天漢八年,冬至時分,北風朔朔,北奴王親帥大軍十萬,攻破雁門關。燕州塗炭,狼煙四起,屍橫遍野,十室九空,骸骨遍地!王命數十道,無一藩王奉昭勤王。龍漢岌岌可危!京師城外,紅衣勝火,白馬金戈。少年立馬燕水河畔,麒麟細甲,精鋼鐵面。長柄金戈,直指長空,目光如炬,視死如歸!一戈破甲八千,五千紅甲盡出行,七萬北奴留屍關中。見龍卸甲,少年歸來。從此龍漢少了一位神勇天將軍,多了一位少年書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