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現代言情 女主拿了反派劇本 第二百七十四章 我婆婆是忠仆(18)

《女主拿了反派劇本》 第二百七十四章 我婆婆是忠仆(18)

最新網址: 平南侯回來了,還立了功,曾經的罪名即便不能洗清,也能功過相抵。

所以,最差的況,平南侯府上下的罪責也能免除。

坊間已經有消息,說是承泰帝有意赦免被流放的魏二爺、魏三爺,以及侯府下一輩的年輕子侄。

就是太夫人,前兩天,剛剛被太后召進宮敘話。

雖然不是單獨召見,卻也是一種信號,表明了皇家對于平南侯府的態度。

每天都能聽到有關侯府的好消息,張夫人快坐不住了。

穿的盼著自家丈夫早日回歸,心里更是無比熱切——侯府的危機已經度過,的兒子也該認祖歸宗了!

趙嬤嬤:……

理解張夫人的急切,侯爺回來了,侯府看似能夠恢復如常,但到底相隔了七八年。

誰也不知道這期間,平南侯到底發生了什麼。

過傷、失了憶,現在恢復了記憶,但恢復到了什麼程度?

他記得自己跟妻子的琴瑟和鳴、恩有加嗎?

或者,他、他在外面已經有了別的人?而那個人恰巧還是他的救命恩人什麼的。

不能怪趙嬤嬤胡思想,實在是人心易變。

早些年,張夫人就因為膝下無子,在侯府立足艱難。

太夫人就給侯爺送人,張夫人為了名聲,也不得不把自己最信任的陪嫁丫鬟開了臉。

偏偏,即使這樣,也總有人暗地里笑話張夫人是個“不會下蛋的母”!

其實,也就是侯府恰巧出了事,否則夫人估計已經在考慮,要不要把馮延庭的世揭開。

畢竟孩子已經五歲了,被馮家養得很好,看樣子不會是早夭的模樣。

至于朝廷知道了,會不會再把馮延庭弄去京城當質子。

Advertisement

車到山前必有路,而且,兒子不是一個人的,侯爺總能想到辦法。

主要還是張夫人自己,有了嫡長子,在侯府也不至于被人兌。

現在又過了七八年,張夫人與平南侯分別已久,心里很是沒底。

有了兒子,還是個模樣好、聰慧懂事的好孩子,張夫人也能底氣十足的應對侯府的一切變故!

但,趙嬤嬤明白歸明白,卻也著實為難。

真相大白、各歸各位!

這話說得簡單,可作起來卻非常困難。

首先,為什麼要換子?

肯定不是張夫人主要求的,否則,承泰帝會覺得侯府有異心。

朝廷還沒有明確的旨意要把平南侯府的嫡子接回京呢,張夫人就先著急忙慌的換子?

這麼做,到底是懷疑朝廷的用心,還是本自己心里有鬼?!

一個弄不好,還會連累平南侯。

夫妻一

在外人眼中,張夫人就能代表平南侯的態度。

更有甚者,一些看不起人的人還會懷疑:這或許原本就是平南侯的意思,張氏一個宅婦人,有這樣大的膽量,敢混淆侯府脈?!

平南侯:……竇娥沒我冤枉啊!

侯府已經落了一次罪,好不容易靠著平南侯的功勞有復興。

如果再因為“換子”的事兒而惹出禍端,嘖嘖,別說平南侯了,就是太夫人、二夫人等這些眷也恨不能生吃了張夫人。

所以,“換子”什麼的,與張夫人無關。

非但不是幕后主使,還是可憐的害者。

問題來了,張夫人不是元兇,那麼誰才是真正的惡人?!

在原劇中,趙嬤嬤輕易的把黑鍋扣在了兒媳婦顧秀娘頭上。

一來,原主顧秀娘進京后,雖然也刺繡養家、教養兒子,但行事并不高調。

對于張夫人、魏元娘,也沒有太過親近與照顧。

馮家最大的忠仆,依然是趙嬤嬤。

擁有了極好的名聲,趙嬤嬤所說的話,便似乎天然有可信度。

揭發的還不是旁人,而是自己的兒媳婦。

長輩揭發晚輩,份上也有碾的優勢。

在孝道大如天的古代,很有人會質疑一個有著好名聲的長輩。

二來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顧秀娘確實不無辜。

確實用自己的換了一個兒子回來,頂多就是不知道自己傻傻的被婆婆利用了。

但馮延庭確實不是的親骨啊,趙嬤嬤以正義者的姿態揭發、控訴、審判顧秀娘的時候,顧秀娘直接被嚇壞了。

本無需親口承認,只看一臉的心虛與驚慌失措,所有人都覺得就是元兇。

就是這樣,只要人在品上有了瑕疵,那麼做什麼都是錯的。

就算不是的錯,外人也會覺得跟有關系。

所以,隨后當顧秀娘反應過來,知道了趙嬤嬤給自己定的罪名,拼命喊冤的時候,沒人相信的話。

大家都相信趙嬤嬤,認同了的說辭——

顧秀娘貪慕侯府的富貴,利用趙嬤嬤在侯府的份、人脈關系,暗中勾結刁奴,喪心病狂的來了個龍轉

至于為什麼用兒換兒子,一個兒能夠在侯府幫攫取什麼財富,這些聽著就有些不太合理的因素,卻沒有人在意了。

反正惡人已經得到了應有的下場,而侯府流落民間的世子爺也順利認祖歸宗,父子、母子團聚,忠仆也得到了嘉獎,妥妥的華國標準式的大圓滿。

不管是演戲的,還是看戲的,大家都似乎得到了滿足!

但,那是原劇本。

現在換何甜甜來給趙嬤嬤當兒媳婦,趙嬤嬤想要把鍋甩給,并不容易。

何甜甜不像原主那般低調,自己刺繡賺錢,就大大方方的告訴所有人。

養著張夫人一群人,還把侯府的“嫡長”當小主人般,諸多照顧、百般周到。

自己的親兒子都要退一之地,唯恐委屈了魏元娘這個大小姐。

何甜甜的好名聲早已過了趙嬤嬤。

所以,如果趙嬤嬤還按照原劇本行事,說何甜甜居心叵測、貪圖富貴,調換了孩子,世人很難相信。

當然,趙嬤嬤可能還會拿出佐證:如果不是早就知道魏元娘是自己的親生兒,“顧秀娘”會這般偏心?

不過,趙嬤嬤自己就能想到駁斥這種說法的理由:“侯府都落難了,那時誰也不敢保證侯爺還活著,將來會不會立功歸來。”

“二夫人、三夫人的娘家為了自保,全都要求自家兒跟魏家的二爺、三爺和離。”否則就不會管那些外孫外孫兒。

“……大家都認定侯府會就此敗落,而我馮家已經了奴籍,是正經的良家。”

“我若真的心疼兒,就會直接把兒接回來,而不是讓頂著罪奴的份,繼續替別人罪!”

而另一方面,何甜甜對馮延庭也非常好。

或許沒有像原劇本中那般寵溺、慣,卻也給了自己能力范圍最好的一切。

包括馮延庭在,周圍所有人,都從未懷疑“顧秀娘”不是馮延庭的親生母親。

而如果像趙嬤嬤所說, “顧秀娘”是個居心叵測、膽大妄為的狂徒,那麼這人的品就十分低劣。

人品差的人,又怎麼會掏心掏肺、細致耐心的教養一個跟自己沒有緣關系的陌生人?!

畢竟能夠做到對別人的孩子視如己出的人,說句圣母都不為過。

這、就十分相悖了啊。

而且吧,趙嬤嬤還有種預,就“顧秀娘”現在這幅模樣,將來真相被揭發的時候,也未必會輕易認罪!

趙嬤嬤仔細回想過去幾年的事兒,忽然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顧秀娘”對待馮延庭的時候,了那種的心虛與小心翼翼。

不管是管教馮延庭,還是面對馮忠良的時候,都是那般的理直氣壯,仿佛當初嫌棄兒、龍轉的人,不是

趙嬤嬤:……哎呀,真是左右為難!

到底該怎麼辦?!

張夫人肯定不能有任何過錯,而原計劃中最好的“替罪羊”也變得失去了控制,“換子”的大黑鍋,到底該誰來背?!

趙嬤嬤心里急躁、煩悶,整宿整宿的睡不著覺。

不過,人家到底是劇本設定的“忠仆”。

輾轉反側的好些日子,整個人眼瞅著蒼老了許多,在平南侯終于順利抵達京城的當天,趙嬤嬤終于下定了決心。

“……嬤嬤,侯爺他怎麼能這麼對我?”

“因著侯府,我們吃了多苦、了多罪?險些死在被押解進京的路上!”

“還有我們張家,也是因為侯府才落罪。到現在,我爹娘、哥哥嫂嫂們還在邊陲吃沙子呢。”

“結果,他卻在西南娶了個蠻夷子,連兒子都生了兩個,他、他對得起我嗎?!”

平南侯回來了,他帶著幾個俘獲的蠻夷頭領招搖過市。

圍觀的吃瓜群眾們發現,在平南侯的隊列中,不止有蠻夷頭領,還有一個容貌艷麗的蠻夷子。

很快,這位蠻夷子的份便曝了

原來在平南侯重傷的時候,是這位蠻夷子救了他,還把他帶回家休養。

平南侯醒來后,卻忘了自己是誰,更忘了父母家人。

在隨后的養病過程中,平南侯與這位蠻夷子暗生愫,又因為他自己什麼都想不起來,不知該去哪里,索就留在了山林里。

救命之恩,平南侯就以相許了,還跟這位子生了兩個兒子。

后來,平南侯因為意外而恢復了記憶,雖然有些為難——他侯府里還有一位明正娶的妻子啊。

但他經過一番思考,又跟蠻夷子好生商量,最終還是把他們母子一起帶進了京城。

平南侯府的主人肯定是張氏,但阿蠻可以做個貴妾嘛。

在平南侯的印象中,自己的妻子張氏不是個善妒的人,能容下那麼多侍妾和庶,相比也能容下對自己夫君有救命之恩的阿蠻母子!

張夫人:……去他娘的“不善妒”!

天底下的人,只要不是另有所圖或是天生犯賤,就沒有喜歡跟人共事一夫的。

而且,那個阿蠻的蠻是普通侍妾嗎?

不是!

對平南侯有救命之恩,就是太夫人也會打從心底里

還有,當初阿蠻是“嫁給”平南侯的,雖然不是遵循大周朝的三六聘,但也是正兒八經的嫁人。

阿蠻還以妻子的份跟平南侯生活了好幾年,他們之間的,肯定比張夫人這個分離了七八年的原配更要深厚。

這樣的阿蠻,別說平南侯了,就是張夫人也不好真把普通的侍妾。

“……夫人,侯爺當時也是了傷,他什麼都不記得了,他、他不是停妻再娶,而是造化弄人!”

趙嬤嬤看到張夫人哭得肝腸寸斷,的心也跟著一陣陣疼。

輕輕著張夫人的后背,想方設法的開解、勸

“造化弄人?!對,好一個造化弄人!”

張夫人卻被趙嬤嬤的話刺激到了,猛地抬起頭,滿是淚珠的眼睛里充滿了憤恨。

“那個阿蠻不是故意勾引有婦之夫,人家事先并不知。”

“而在知道丈夫還有原配之后,阿蠻就利索的讓位,還賢惠的表示,會好好尊敬、侍奉我這個侯府夫人!”

張夫人咬牙說道,“聽聽!嬤嬤,你來聽聽!”

“多麼的深明大義?多麼的賢惠善良?”

“慢說侯爺這樣本就有有義的男子,就是你我聽了,是不是也覺得阿蠻極好?”

“呸!好什麼好?太有心機了,這是在以退為進呢。”

知道,就算鬧,也不能改變我才是侯府主人的事實。而且我張氏沒有犯過錯,還在侯府落罪的時候,想方設法的保住了侯府眾人!”

雖然事是馮忠良做的,但,太夫人、二房、三房都應該領張氏的人

要不是,這些人早就死在押解進京的路上了。

即便不死,估計也要落個傷病!

單沖這一點,張氏對侯府就有大功。

哦,對了,還有延庭!

在不知道侯府前程命運的時候,憑借自己的能力保住了侯府的兒,還把延庭養得這般優秀。

張氏就是侯府的大功臣,有了這些,侯爺就不可能休掉

那個什麼阿蠻,也就不可能上位。

,約莫就是知道了這一點,所以才主相讓,既是落個通達理的好名聲,還能引得平南侯憐惜、愧疚。

張夫人越想越覺得阿蠻難對付,另外,阿蠻膝下的兩個兒子,也讓十分忌憚。

“趙嬤嬤,不能再等了,我必須讓延庭認祖歸宗!”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