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一品嫡女 第一一四章 大姐看齊

《一品嫡女》 第一一四章 大姐看齊

第一一四章大姐看齊

秋天過去了,連似月窗前的那株海棠花,花已零落泥,初冬的蕭瑟已略見端倪,一晃就是一個月過去了。

連母照例坐在酸梨木椅上閉目養神,手裡撚著一串佛珠,默唸著佛經,丫鬟魚貫而,端了熱茶湯和桂花糖蒸新栗糕來,放在麵前。

剛拿起糕點放口中嚼了兩口就咳嗽起來,連曦忙上前,練的拍的背,道,「您慢著點。」

連母咳了一會,才終於順過氣來,雙頰漲的通紅,將手中剩餘的糕點扔回碟子裡,道,「這勞什子病,可坑苦我了。」

宋嬤嬤掀開門簾端了梨子水進來,道,「這是慢病,老夫人您不要著急,越急呀,就越。」

「哎……」連母深深地嘆了口氣,眉心皺在一起。

這時候,連似月站了起來,道,「老祖宗,讓我看看您的手可好?」

在連母狐疑的目中,連似月拿起了的手,翻開掌心,若有所思地用指腹了一圈,又拿起另外一隻手,也了一圈,問道:

「祖母的手心和腳心是否都常年寒涼?」

「可不是,就算是夏天,也是涼的,尤其是到了半夜,那腳心涼的睡不著覺。」宋嬤嬤代為答道。

連似月若有所思地再次按了數次連母的手心,道,「手腳心常年冰涼是由於經絡不通,肝脈寒,導致腎臟氣不足而引起的,而且越往天冷的時候走,手腳心還會泛紅,嚴重的時候還會到疼痛。」

Advertisement

連母贊同地點頭,道,「你說的不錯,到了冬天最冷的時候,總是疼。」

「祖母,您將手背上翻給孫瞧瞧。」雖然不知道連似月究竟要做什麼,但是連母還是按照了。

連似月按了一下手背和手腕之間的褶皺,連母隻覺得一陣刺疼,手不往回瑟了一下。

「此乃支配全流通的重要位,若按的時候到疼,則意味著此位堵塞不通,經常刺激打通可慢慢讓通順,溫和。」

連似月按了近一刻鐘後,連母當真覺到一暖流慢慢沁手心,再傳遍全

接著連似月又讓黃岑拿來筆墨紙硯,在宣紙上寫著什麼,寫完了再給了宋嬤嬤,道,「每次按之後,用新鮮的老薑切,薑用鍋炒熱,每晚睡前用布條裹於腳心。同時,每日清晨用新鮮薑泡蜂水喝下,每晚再用新鮮薑和鹽倒熱水中泡腳,手腳並治,通過一段時間寒疾便能起到緩解的作用,這是的用法和用量。」

這會,連母覺到腳心也慢慢暖和起來,眉頭舒展了開口,不喜悅地道,「當真有效,我現在覺著暖和多了。我道是隻有三丫頭才會醫,沒想到大丫頭也會啊。」

連似月坐回自己的座位上,謙虛地道,「孫隻是喜歡琢磨,見三妹妹喜歡鑽研醫,便也跟著地學了一些,以前我院子裡有個丫頭手腳心涼,守夜的時候還暈厥過去,我用這種方法給試了試,堅持了大半年的時間便好多了。」

就這麼輕描淡寫地幾句話帶過,而實際上,前一世的確通醫

連母突然覺得這長孫像是一個寶藏,越挖掘便越覺得欣喜,於是看著連似月的目也越發慈起來,已經不去理會連延慶所說的月兒有心機的說法了。

這時候,外頭的丫鬟茯苓走了進來,道,「老祖宗,三小姐在外求見,寅時就來了。」

這已經是連詩雅連續一個月於寅時來請安了。

原本笑意盈盈的連母一聽到連詩雅的名字,便繃了一張臉,道,「讓回去。」

茯苓聽了,悻悻地準備去回話,卻被連似月住了。

對連母道,「祖母,三妹已經連續來了一個月,也算有誠心了,不如見見,聽怎麼說吧,若是一直不見,怕外人說祖母不夠大量,和小輩計較。。」

「是啊,老夫人,三小姐這一個月除了來傾安院跪著外,其餘時間都在庵堂裡抄經呢,奴婢見已經抄了厚厚的一疊。」那前來通報的茯苓也說道,連似月不多看了一眼。

連母微嘆了口氣,道,「明明是犯了錯,我合理地懲罰,你們倒以為我與計較,我是想藉此事敲打一番,讓知道做人不能投機取巧,要腳踏實地。罷了,讓進來吧。」

「是。」茯苓走了出去,不一會連詩雅走了進來,一眼看到了連似月,頓時猛地一愣,一直跪在外麵,怎麼沒見到連似月進來?要知道,最不願意的便是此刻看到這個最厭惡的大姐了。

但是,現在也不能離開了,便隻好恭順地跪在地上,額頭地,道,「詩雅來給祖母請罪了。」

連似月發覺今天妝扮不似往日艷麗高調,一淺紫心領綉梅花仕款襦襯白綢竹葉立領中,中領子上嵌著竹葉暗花,邊則留著一圈緻的綠萼梅刺繡,頭上隻斜著一支銀釵,整個人散發著素雅安靜的氣息。

果然,連母見了妝扮,點了點頭,道,「直起說話吧。」

「是。」連詩雅跪直了子,近看才發現麵容有些許憔悴,眼眶周圍留下了一層淡淡黑眼圈,看來這些天也寢食難安了。

和連似月相後,迅速地別開了,連似月的臉上浮起一淡淡的笑容來,突然之間來了個大轉變,大約是有人在背後授意了。

「你連續一個月,天天在外麵跪著,就是為了求得我的原諒嗎?」連母問道。

連詩雅強忍著眼淚,搖頭,道,「本就是孫的錯,然不敢奢求祖母原諒,祖母讓我跪兩個月,三個月都是應該的,孫絕不會有半句怨言。隻是……」

頓了頓,一雙淚眸張地著連母,「隻是擔心祖母因為我而氣壞了子,那孫的罪過就大了,所以,跪在這裡隻想懇求祖母不要傷了自己,我會繼續在庵堂反省,日日抄經,為祖母和父親祈福。」

連母本來一向都很喜歡連詩雅這個孫,現在見這樣反省,心腸不由地了下來,道,「你大姐是個深明大義的好孩子,為了相府聲譽,家宅平安了很多的委屈,若不是開口求,我今日也不會見你,你日後要向看齊,以為典範鞭策自己,可知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