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攝政王的神醫狂妃 第360章 云夙音賴在君九淵懷中

《攝政王的神醫狂妃》 第360章 云夙音賴在君九淵懷中

 傅延自打朝之后,已經很久沒有被自己父親這般不留面的訓斥,而且聽到傅伯中話中之意,他有些不敢置信,

 “您是說,云家和錚兒都是被算計?”

 “那不然你以為呢?”

 傅延張張,還沒說話傅伯中就知道了他心思,

 “你是不是覺得,云家會有今日是因為君九淵出手,也是君九淵為了替云夙音報復才會為難錚兒?”

 見傅延臉乍青乍白,傅伯中眼底有些失

 “君九淵在京中多久?你難道不知道他行事手段?”

 “他要是想要對付云家,想要朝錚兒下手,早就直接要了他們的命了,何至于用這種手段?”

 君九淵連當年先帝的腦袋都能割了拎著掛在宮墻,這些年里凡與他做對甚至得他出手的人也大多都是直接喪命,他及時需要跟人勾心斗角,用這種算計手段?

 只要稍微想一想,就能知道這些分明是云夙音還沒得君九淵青眼之前,反擊云家和慕容崢的手段。

 至于后來君九淵未曾出手,也十之八九是因為云夙音不愿讓他出手,亦或是他知道云夙音能應付的了這些事,才會縱容著讓自己解決過往恩怨。

 這麼明顯的事,傅延居然看不出來?

 傅伯中滿是失的看著次子,而傅延想起之前云夙音所做的那些事心中生出一后怕來,對上父親的目更是滿心窘迫,“父親……”

Advertisement

 “行了。”

 傅伯中沒了說話的,“往后四皇子的事手,安安穩穩的當你的差事,回去后我會跟你大哥商量,等到年后京中安穩一些時,就送你出京城去地方歷練幾年。”

 明明人至中年卻還這麼天真。

 以前傅伯中總覺得家族門庭在,傅家子弟留在京中才會有更好的發展,以至于族中的孩子到了年紀幾乎都順理仕,可如今卻突然發現,讓他們安安穩穩留在京城著家中庇護也不是什麼好事。

 一旦安逸了,也就失去了警惕上進之心。

 傅延有他教導尚且如此,那傅家后輩子弟又會變什麼樣子?

 如今他還在尚且能護著他們,護著傅家上下,可如果有一天他老了,走了呢?

 誰能保證傅家能一直這般安穩下去!

 “父親!”

 傅延滿是驚愕,沒想到四皇子留在了京城,父親居然要送他出去“歷練”,他張就想要求饒。

 可

 傅伯中卻本不給他機會,直接說道,

 “你不愿出京也行,你也三十好幾了,是時候自立門庭,到時候我會在京中另辟一個地方讓你們這一房安家。”

 傅延聽著這話頓時心中一跳,“父親,你要讓我跟大哥分家?”

 傅伯中點點頭:“是。”

 傅延頓時慌了起來,他自己知道自己的事,也知道自己能有現在全是仰仗家中,要是真分了家,他就算還是傅家的人,可卻遠不能像是現在這樣得族中庇護。

 他所有想要辯解求饒的話全部咽了回去,急聲道:“父親,您還在府中我怎能跟大哥分家?要是旁人知道了,定會說咱們府上的閑話。”

 “我知道父親是為了我好,我愿意聽父親的話外調出京。”

 不過是出京歷練幾年,只要他還在家中,父兄也在朝里任職,頂多幾年之后他們還是會想辦法讓他回來,跟分家比起來,他寧肯出京。

 傅伯中看了他一眼沒再說話,只敲了敲車壁:

 “去個人告訴四皇子,讓他暫且留在府中這幾日什麼都別做,關閉府門就說他病了,不要見任何人。”

 出了這麼大的事,大病一場也是正常。

 京中想要看慕容崢笑話的人不,落井下石的更是多了去了。

 他怕慕容崢會忍不住脾氣再鬧出什麼事來,索不如稱病閉了府門留在家中。

 這樣既能拖延前往克州的時間,也能等到云黎安開審之后,君九淵出手留他在京城……

 “告訴四皇子,我之前跟他說過的事了,讓他安心在府中修,靜待機會。”

 外頭的人應了下來,其中一人就快速離開,而另外那人則是照著傅伯中的吩咐駕著馬車朝著傅家而去。

 ……

 傅家父子為著他們起了爭執的事云夙音他們不知道,不過就算知道了他們也沒心思去管,畢竟傅家的事跟他們沒有任何關系。

 傅伯中離開之后,君九淵就帶著云夙音回了澄明堂。

 三寶早就認了云夙音這個主母,也知道的喜好,一溜煙的送了許多吃的點心過來。

 云夙音賴在君九淵懷中,抬頭就能看到窗外的圓月,后就是心之人,又有那滿桌子味的甜食,眉眼忍不住的就跟著舒展了下來。

 “心好些了?”君九淵替理著發尾。

 云夙音嗯了聲,原本因為林家的事抑的

 厲害,可經過傅伯中這麼一打岔,那抑難的心離奇的好了一些。

 滿是慵懶的斜靠在君九淵旁,云夙音懶洋洋的道,“這個傅伯中倒是個聰明人。”

 能忍,也夠果決

 其他人可沒幾個有他這魄力,敢拿著自己的肋來投誠。

 “他要是不聰明,也當不了丞相了。”

 君九淵隨口道,“先帝還在時,傅伯中在朝中還只是個侍郎,傅家底蘊極深,可族中的好大多都集中在他堂兄傅伯雍上。”

 傅伯中雖然也是傅家嫡支,可他是二房之子,頭上還有長房嫡子的兄長。

 傅家是世家大族,也尤為看重嫡庶尊卑,再加上傅伯雍天資出眾年朝堂,又得先帝喜,所以傅家那時候大半的心力都落在他兄長上。

 對傅伯中雖然未曾苛待,卻也不會像是傅伯雍那般舉全族之力襄助。

 傅伯中年時未曾顯天分,科舉時績也只是不高不低,后來了朝堂也不怎麼起眼,直到傅伯雍摻合進奪嫡之事大意之下讓傅家陷危機之時,傅伯中力挽狂瀾解了傅家危機。

 也就是那一次,傅家所有人都看出了這位二房嫡子的能力。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