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獨占金枝 第416章 理由

《獨占金枝》 第416章 理由

趙小將軍是軍中主帥,可那本隨軍大夫隨手記錄的手冊之上不管第幾日都不曾有主帥發癔癥的記載,如此……就只有一個解釋了。那就是自始至終,他不曾發過癔癥。

因為軍中主帥的一舉一牽連著無數兵將的命,所以趙小將軍若是也得了癔癥,必會有所記載。

就連江平仄這個隨軍的軍師染上癔癥都特意記載,更別提趙小將軍本人了。

“這不是時疫。”孩子下意識的開口重復了一遍冊子上隨軍大夫的推測。

江平仄點頭:“不是時疫,外表無痛無傷,只是癔癥一起,人神恍惚,同瘋了差不多,哪還能上戰場殺敵?”

孩子嗯了一聲,看著滿臉悲戚之的江平仄,略一沉之后,再次開口:“隨軍大夫好不容易找到了破解癔癥的方法,卻寧死也不肯用,是不是因為這個方法同趙小將軍有關?”

總能從他的只言片語中剝繭的找出驚人的線索。

江平仄已然沒有太多詫異了,有些木然的點了點頭,張了張,正準備說出實孩子卻已先他一步開口了。

“并非時疫,卻能造如此嚴重的后果。大夫找到了方法,卻寧死也不肯用。趙小將軍于其中始終無事,可邊之人卻接二連三的出了問題。”孩子說到這里,深吸了一口氣,看向江平仄,神平靜,眼底卻有種莫名的憤怒,“我能想到的唯一可能便是幕后黑手在他上下了來自南疆的蠱毒,這種蠱毒極為特殊,將趙小將軍本人變了蠱源,只要他在便會讓周圍之人接二連三的產生癔癥,得了癔癥的兵將又將癔癥傳給其他人,可于其中的趙小將軍卻始終清醒著,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周的大軍陷瘋狂的境地。甚至極有可能直至最后都不知道問題的本便出在自己上。”

Advertisement

趙家軍這樣出征大軍中的隨軍大夫醫自然了得,可在外征兵作戰的兵將通常的是外傷,是以多數隨軍大夫更擅長治外傷,診治跌打損傷也十分了得,可于其的病痛卻并不擅長。

而蠱毒,便是尋常通全科的大夫都未必清楚,更遑論隨軍大夫了。能發現這是蠱毒,這個隨軍大夫的本事已是極其高明了。

“我聽慧覺禪師提過這種蠱毒,作源蠱,唯一破解的方法便是自蠱源中找到最初的那只蠱王殺死,可這等蠱王通常會寄宿在人,若是寄于心脈這等重要之……所以解蠱最有效的方法便是直接殺了蠱源。”

聽到這里,江平仄赤紅的雙目一下子睜了開來,他深吸了一口氣,看向孩子,點頭道:“姜四小姐猜的一點不錯,我們小將軍便是蠱源,要破解只有殺了小將軍。”

可……他們怎麼做得到?

對面的孩子不知道是不是想象到了當時的形,被當時的形所震撼,眼眶也紅的厲害,開口,自方才開始便一直冷靜自持的聲音中有些微的發:“所以最后,他死了?”

江平仄點頭。

白帝一戰傳言頗多,但全城兵敗被燒毀是不爭的事實。

“軍營里發生的事起義軍一開始不知曉,但很快也知曉了。我們的兵將發了癔癥,本分不清哪個是敵兵,哪個是自己人,大家連吃敗仗,他看著他親手帶出的兵馬,曾經戰無不勝的兵,就這麼倒下,痛苦不堪。待到發現解蠱的方法之后,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解蠱……”

當時的形太過慘烈,遠比他這平鋪直敘的描述要慘烈的多,江平仄覺得這世間再厲害的辭藻也不足以表述他那短短數月的震撼。

“彼時,我們還活著的人不多了,小將軍想讓我們走,想辦法離開,只是城中還有未染上癔癥的婦孺,為人兵將豈能做出棄城不顧之舉?”江平仄苦笑,“我們試過突圍,可我們這樣的人如何突得了圍?僅剩不多的殘部便是解了蠱一時半刻也無法恢復,如何對外頭起義軍手?又如何能帶著婦孺離城?”

“白帝通往外界的幾條大道外都有起義軍把守,這個時候,有一位久居白帝的老者告訴了我們一條不為人知的小道,穿過山崖絕壁間的鳥,可以行江岸口。”

“可這樣的道便是訓練有素的兵將都惶恐害怕,更別提那些婦孺了,百姓便道他們不離開了,大不了降了就是了。”

暴君的行為又能得到多擁戴?百姓婦孺對投降一事看的很淡,再者說來,他們想著外頭的起義軍也是百姓,想來不會為難他們。

“我們也是這般想的,便選擇了離開,可離開之后才知曉即便白帝城門大開,那些起義軍卻本沒有選擇大軍城,而是在白帝城外都倒上了火油,而后一把火將所有的人都活活燒死在白帝城之。難得有逃出火海的,在逃出的那一瞬間也被起義軍用箭死了。”

這等形委實慘烈的令人發指。

至于起義軍為什麼要這麼做……

“起義軍看著勇無敵的趙家軍變了這個模樣,覺得城中有時疫,所以便采用了對付時疫的方法來對付城中百姓。”江平仄說著,看了眼同樣赤紅了眼的姜韶,深吸了一口氣搖了搖頭,“所以,百姓不能活,要用火來燒滅這座染了時疫的孤城。”

這便是當年白帝之戰的狀況了,姜韶和江平仄兩人說罷卻誰也沒有

因為比起狀況,其中的真相更為重要。

“什麼人在小將軍上下的蠱,又下了多久了,用的什麼法子下的毒,這些我們都想知道。”

對此……孩子抬眸看向江平仄:“你知曉金陵城的事了麼?”

連百姓都有所耳聞,在江南道布局了這麼久的江平仄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聽聞是幾個道士的事,還同前朝皇室有關,挖出了皇室的寶。”江平仄大略概括了一番自己聽來的消息,等孩子來說。

是親歷者,自然這更清楚那些道士的事。

“那些道士最早要上溯至前朝文帝那個時候……為了找真龍脈……留下寶。”將所知略的說了一遍之后,姜韶對江平仄道,“暴君也是那些道士弄出來的孩子,你覺得他知曉不知曉這些?”

江平仄:極有可能是知曉的。

“那道觀里的道士們通曉蠱毒。”姜韶又道,說話間,瞥了瞥對面神變得凝重的江平仄,“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個巧合,只是覺得未嘗沒有這個可能,而且解釋得通。”

行軍途中,趙小將軍日夜與兵將們呆在一起,鮮能接外人,不覺得那個幕后黑手有膽量以做餌來赴死。

那是個小人,最喜歡用邪的手段躲在背后。

“所以趙小將軍中的蠱毒極有可能是在京城就已然中了,只是彼時蠱毒未發作而已。”

慧覺禪師說過,蠱毒有數萬種之多,每種皆不一樣,很多蠱毒都不是立刻能發作的,需要時間。

“若真是如此,整件事從頭至尾都是個謀,一切的最終目的只是為了葬送這一支趙家軍。”

“我們便是想找到這個人。暴君極自然不開干系,他如今已經死了。可卻定還有人活在這世上,甚至因此益。”江平仄深吸了一口氣,看向姜韶,“姜四小姐,我們要做的便是找到背后的真相。”

向世人昭示真相在此時看起來也不那麼重要了,于他們而言,尋找真相的意義是讓那些死去的兵將瞑目。

姜韶抱著茶盞,看向江平仄:“那方大小姐呢?方大小姐做了什麼?你們是怎麼同方家搭上關系的?”

看方知慧的樣子可不太像知道這些事的樣子,這方家能做主,并且能完全瞞住方知慧這個傻大姐的恐怕也只有方大小姐了。

“我們是在白帝城下的江邊遇到的方家商隊,最后是混跡在方大小姐親自押送的那些商船中回的寶陵。這其中的個別的病患就安排在方大小姐所在的商船之中,畢竟也只方大小姐在的地方沒有人敢隨意出,藏人也容易些。”江平仄說道。

“至于寶陵城傳的紛紛揚揚的從別地逃來寶陵的商船,在寶陵城沉船,其上兵將無一生還這件事,是我們同方家聯合做的戲。商船上的寶是方大小姐弄來的,商船上的人也不是兵將,是牢里的死囚,自愿赴死。”

至于為什麼一定要唱這一出……

“有人發現了那條懸崖絕壁上逃生的鳥,一路追查,為了徹底隔絕麻煩,我們同方大小姐便做了這一出李代桃僵的好戲。果然,船至寶陵城附近便莫名的沉了,船上的人也是無一生還。”

這一點更證實了這件事背后有幕后黑手這一點。

姜韶點了點頭:至此,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幕后黑手以為當年那些人都已經死了,這件事會隨著那把火永遠埋藏在白帝城。

不過……

“方大小姐此前與你們毫無集,一個遠在江南道的富戶為什麼要幫你們?”

畢竟彼時趙家軍狀況凄慘,后更有連份都不知道的幕后黑手的追殺,一個遠在江南道的富戶沒有理由摻和進來。

“姜四小姐問得好,我方家數代行商,不該做吃力不討好還沒有任何酬勞的事!”有子的聲音自門外響了起來。

姜韶轉頭,看向自門外推門而的人。

方大小姐方知瑤。

順手將屋門拉上,方知瑤對上了姜韶,抬了抬手,道:“姜四小姐,我聽知慧那丫頭提過你。”

“方大小姐!”姜韶回了一禮。

“姜四小姐不必如此見外。”方知瑤說著走到桌邊坐了下來,而后自顧自的為自己倒了杯茶水,一杯茶水腹之后,才對江平仄和姜韶道:“有些賬冊要看,來晚了些。”

倒是不晚,在他們提完白帝城之事,開始提起之時來的,剛剛好。

“姜四小姐可曾聽聞先秦呂不韋奇貨可居之說?”方知瑤看向姜韶,目平靜而坦然的與孩子對視,與人打道,要令對方相信自己的話,首先要做到的便是目不躲閃,“我不過想效仿先秦呂不韋之舉罷了!”

“呂不韋圖的奇貨可居是因為質子異人可為秦帝,有秦帝相助的商人自然不可同日而語。“姜韶對方知瑤搖了搖頭,”方大小姐助他們又如何能做到這一點?”

這話讓方知瑤眼里閃過一,一旁的江平仄聽了卻是苦笑了起來:即便姜四小姐不行商,方大小姐意圖用姜四小姐這個外人不通的行商之道去糊弄這個孩子,果真也是行不通的。

姜四小姐不是個好騙的人,不過不管怎麼說,有這麼個同伴而非對手總是一件幸事。

這一點,方知瑤顯然也已經明白了。頓了頓,才道:“外人傳的我方家起家的方式有些損德……”

是說方家先祖在典當行練出一雙慧眼而后去挖掘古起家之事嗎?

“倒也并非全然虛話,到了我們這一代,更是只姐妹四人,父親去世前叮囑過我要做些事來補補德。趙家軍是善軍,我既然到了便沒有出手不管的道理。”方知瑤說著,頓了頓,又道,“當然效仿呂不韋之事也非虛話,總是趙家軍,彼時趙家得天下勢大,我想著我若救了他們,未嘗不可以借此得些益。”

從這一點上來看,這個險倒也并非不值得冒。

“這個理由在趙家未奪下天下前確實說得通,可在陛下登基之后,他們這群人……”姜韶說著抬手指向江平仄,毫不客氣的說道,“對陛下起疑這件事你是清楚的吧!你既為商,要保方家這條船便是不去揭發他們,也該同他們摘清楚關系才是,卻為何沒有任何作?”

“因為摘不清了。”方知瑤擰了下眉心,原先對二妹那個炮仗來信里吹的天花墜的姜四小姐多還有些懷疑,可此時卻是當真到了眼前孩子的難纏,“陳萬言這些年一直在查,且已經查到了一些他們這些所謂的‘逃兵’存在的證據,如此順藤瓜,想必很快便能查到我方家手當年之事上。”

這也是為什麼陳萬言一定要死的理由。

喜歡獨占金枝請大家收藏:()獨占金枝更新速度最快。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