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逍遙小地主 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夜涼

《逍遙小地主》 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夜涼

 大夏五年年三十。

 長安城火樹銀花,煞是麗。

 這城里的煙花竹自日暮時分起就未曾停過,竹的聲音在大街小巷中連綿不斷的響起,煙火也在漆黑的夜空中麗的綻放。

 云西言府上的宴席已經結束,眾人圍坐在了茶臺前,品著這香茗,聽著外面的竹聲,偶爾有煙花的芒閃耀在窗外。

 “這便是盛世!”

 燕熙文多喝了兩杯,臉通紅,捧著茶盞極為慨*——“當年在金陵,他在迎娶虞問筠們的時候,弄出了一場燦爛的煙花盛宴。那時候的煙花可是奢侈品,這些年來也已經走了尋常人家。”

 “這時候他應該在茫茫大海之上……這里的繁華他曾經想過、為之去斗過,也已經親眼見過,那麼想來他在那海上也是不會寂寞的,只是不知道他的這個年,是如何去過的?”

 這里的人,都是曾經虞朝的舊人。

 他們中的一些人和傅小相識的時候并不麗,比如他燕熙文,因為傅小的出現,他心心念念的董書蘭了傅小的夫人。

 又比如施一鳴,他和傅小非但沒有,反而是以仇恨開局。

 不管曾經如何,最終這些人都走到了傅小邊,都為了而今大夏的棟梁之臣!

 “這就是他偉大的地方!”寧玉春咧一笑,“當年在金陵,我們經常去四方樓吃酒,這家伙……而今想來確實是潛龍啊,只不過那時候的他韜養晦罷了。后遇風雨,便一飛沖天,他就了大夏,也就了我們。”

Advertisement

 “所以我在想,若是有一天我這當不下去了,或者說退休了,我一定會乘著巨去他所說的那個應天大陸的地方。”

 “去看看他過得究竟逍遙不逍遙,去問問他……垂垂老矣,尚能飯否?”

 “這是個好主意!”秦墨文拍手贊,“到時我等同行!”

 “好,就這麼決定了,到時一起同行!”

 ……

 ……

 長安、五道橋,小石橋胡同。

 卓一行的府邸就在這里,和計云歸的府邸僅僅相隔三間院落。

 這里住的絕大多數都是這長安城的員,因為這里距離皇宮最近。

 今兒個是團年夜,卓府比往年更加熱鬧,因為今兒個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大夏皇帝武天賜!

 宴席已經散去,卓一行帶著武天賜和卓別離以及卓東來來到了他的書房里。

 這不是武天賜第一次來卓府了。

 武靈兒在觀云城的時候就曾經帶著武天賜多次去過卓府,到了這長安城之后也來過三五次,對于卓府和自己的關系,雖然并沒有挑明,但武天賜心里是清楚的。

 這里是他外祖父的家,在這里他會覺得更輕松,也更隨意一些。

 坐在了茶臺前,卓一行煮上了一壺茶。

 “皇上……”

 “外祖父,這里不是宮里,就莫要這麼生疏,你就我一聲天賜就行!”

 卓一行一聽,老懷大開,誰說的我這曾孫不懂禮數?

 這不是很懂得道理的嘛!

 “那好,天賜啊,你父母出海大半年了,你在宮里……會不會覺得太冷清?我想的是你也滿十四歲了,要不要選一些妃嬪?這樣宮里也能夠更熱鬧一些。”

 武天賜咧一笑,“祖父,這事兒不急,等再過兩年吧,不過祖父尋常時候倒是可以幫我一下。”

 卓一行一縷長須欣然點了點頭,“要說起來,燕相的兒年歲太小了一些,另外云西言云尚書的兒今年也才五歲……倒是寧相和秦相的兒有十一二歲了,只是們依舊在金陵,我也尚未見過。”

 “等過些日子我問問寧相和秦相。天賜啊,這大半年來……我看你似乎有些委屈?”

 武天賜臉上的喜意漸漸消退,他沉默了下來,捧著手里的茶盞,遲疑了片刻才說道:“不是委屈,是憋屈!”

 他忽然又抬起了頭來,看著卓一行,很是認真的問道:“這個國家,真的需要一個皇帝麼?”

 “朝中大事……哪怕是各地送來的奏折,也是先通過尚書省,由尚書省選出一些折子再呈報給我。”

 “就算是呈報給我的這些折子,里面也已經有了三省的批注意見。朕作為一個皇帝,最多也就是看看那些意見,對那些意見落下個同意二字罷了。”

 “朕就算是添加一些意見,最終也得通過閣的決意……你說我這皇帝是不是可有可無?”

 卓東來抬頭看向了武天賜,按照輩分,他是武天賜的舅舅。

 他而今已是大夏廣南西道的道臺了。

 他在京中的時候極,不太明白這個外甥皇上為啥會這樣去想。

 “不是你想的那樣,”卓一行為武天賜斟上了茶,又道:“你父親當年立下三相議政閣表決這一方式,就是為了限制皇權!”

 “你父親說一個人無論再厲害,他終究沒可能是全知全能的,哪怕是他也不行。人非圣賢,都會犯錯。有些錯誤能夠挽救,而有些錯誤一旦鑄,就會禍害到整個國家。”

 “你得理解你父皇的這番良苦用心,他為的是大夏的千年國祚。”

 “權力這個東西需要制約,而你父皇采用的這個方法,在最大的程度上制約了皇權,也最大限度的避免了錯誤的決策給國家造出的損失。”

 “你是這天底下最偉大的國家的皇帝,你的手上,是一批你父皇挑細選出來的能臣!無論是三位宰輔還是各道的道臺,他們幾乎都是你父皇親手選出來的。”

 “他是為了讓你能夠在穩定的政局之下長,是為了讓你能夠從這些能臣的上學會更多的東西……比如對時政的理、對人事的任免、對經濟的把握以及對大夏全盤掌控的能力!”

 “這些是治國理政的基礎!你雖然跟在他邊學了一年的時間,或許你看上去他并沒有做出個啥,但事實上他對大夏的所有人所有事都幾乎是了然于的。”

 “他說治大國如烹小鮮,其中的火候、調料、菜肴的搭配,這些看起來極為簡單的東西,其實里面有著深刻的學問,這是文老大儒教不了你的,這得你自己用心去看、去學,去會!”

 卓一行苦口婆心的說了許多,然而武天賜的那顆心早已起了叛逆,他堅定的認為皇權就應該是至高無上的,他堅定的認為皇帝若是說出的話沒有作用,那麼這樣的皇位便食之無味。

 他雖然聽了卓一行的這些話,卻并沒有聽到心里去,更沒有去反省自己,甚至臉上漸漸出現了不耐煩的神

 他走了。

 離開了卓府,面沉。

 卓府書房中,卓一行看著那杯沒有喝的已經涼了的茶,沉默了很久。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