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底氣所在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底氣所在

沒辦法,連普通民間大神都能看出來的東西,養了那麼多航空技專家的波音和空客只能從中央TV直播的畫面中看出更多。

但也正因爲如此,兩家可謂是惱怒異常,立刻用私下渠道聯繫中國騰飛,希就FCNB—220能給他們一個說法。

要知道當初中國騰飛爲了吸引空客和波音的航空代工,在砍掉FCNB—2000項目時是做出過承諾的,那就是不在涉足幹線客機的研製。

結果這個時候冒出了一款FCNB—220,這把空客和波音當什麼了?擺設嗎?

結果兩家不聯繫中國騰飛還好,聯繫之後方纔發現,人家還真沒把這兩家當擺設,而是完完全全當了白癡。

因爲中國騰飛的解釋十分的專業:“FCNB—220並不是幹線客機,而是一款基於FCNB—200-400型支線客機的深度改進版,正因爲如此,FCNB—220實際上與FCNB—200系列一樣,都是中國騰飛開發的一款支線客機,非要說兩款機型有什麼不同的話,只能說FCNB—220綜合能更好一些,進而重新定義了支線客機而已……”

聽了這番解釋,空客和波音的技人員差點兒沒把鼻子給氣歪嘍。

見過不要臉的,就沒見過中國騰飛這麼不要臉的,一款最大起飛重量60噸上下,長度達到35米左右,載客量超過120人,航程起碼要5000公里以上的飛機,你敢說是支線客機?

Advertisement

要是這麼說的,波音737和空客A320也可以降一個檔次了,當做支線客機來用。

結果中國騰飛拿著這麼一款典型的單通道幹線客機愣是要說是重新定義支線客機這個新概念,得有多不要臉的人才能幹得出來!

事實上,波音和空客的技人員猜測的沒錯,據中國騰飛的部資料顯示,FCNB—220型客機,機長34.9米,翼展35.1米,高11.6米。

其中機紙巾3.7米,客艙直徑3.2米,客艙高2.2米。

採用3+2座位模式佈置,最高可承載125名乘客,可據不同需求佈置頭等艙、商務艙和經濟艙數量。

整機空重28.75噸;最大起飛重量59.15噸,航程5500公里,最大飛行高度13000米,最大飛行速度0.82馬赫。

起飛跑距離1520米,降落跑距離1340米。

機採用的是兩臺中國騰飛研製生產的WD—72F型大涵道比渦扇發機,單臺最大推力爲9.5噸,其能與波音737和空客A320使用的航空發能相當。

所以從數據上看,FCNB—220的的確確是一款貨真價實的幹線客機,至於舒適度和能上面更是朝著大型遠程幹線客機看齊。

而這也是中國騰飛源自TRJ—900支線\幹線客機項目一脈相承的傑作,只不過相較於之前的TRJ—900型主打支線,兼顧幹線不同,FCNB—220很明顯野心更大。

即便中國騰飛在資料上依舊寫著支線\幹線的名稱,但無論是外界的明眼人,還是中國騰飛的部都沒把FCNB—220當支線來看待。

至於FCNB—220市場定位那就更加赤果果了,就是要替代波音737、波音737-200、-300,-400,-600以及空客A320以及-200,-400這些八、九十年代生產的老型號,用於國主要城市間的航空運輸。

這要是放在十年前,中國騰飛不會這麼激進,必然會在FCNB—200和FCNB—220之間有個過渡型號,一來怕步子邁得太大,扯到自己的蛋,其次也是不想過早的刺激波音和空客這兩大巨頭。

所以在原有的計劃中還有個FCNB—210項目,作爲整的過渡,雖然機的外形上已經無限趨近於FCNB—220,同樣採用發機機翼下吊掛式,傳統氣佈局的設計方式,唯一的不同就是尺寸略小,以符合支線客機的份。

但從技本質上來講,幾乎與FCNB—220沒有太大的區別,只不過是機放大小而已。

至於選擇那個型號重點發展,主要看市場需求。

原本國市場對航空運輸的需求增長很強勁,特別是支線客機,隨著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1000公里以的支線需求十分旺盛,畢竟飛機的快速還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中國騰飛發展FCNB—210也無可厚非。

然而隨著高速鐵路項目被國家列爲重點建設項目,並準備在國四縱四橫的高鐵大脈,支線客機的優勢地位就迅速下降了。

儘管支線客機的速度更快,但刨去驅車往返機場的時間,進機場的等待時間,登機前的安檢時間,以及因爲天氣等原因導致的航班延誤的時間,綜合下來支線客機的實際效率並不比高鐵強到哪裡去。

特別是發達城市羣間的高鐵效率反而比支線客機更高,也更方便。

如此一來除了西部一些地廣人稀的省份還需要一些中小型支線客機的運輸需求外,廣大的中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支線客機運輸需求必然會出現斷崖式下跌。

在這樣的況下在頭鐵的發展支線客機顯然是不明智的。

與支線客機方面的窘境不同,幹線運輸市場並沒有到高鐵建設的太大影響,反而進一步展現出強烈的現實需求。

畢竟3000公里往返,或是中途落地的6000公里長途,飛機的時效還是最快的。

這也導致重要的一二三線城市間的航線覆蓋率逐年增加,再加上產自八九十年代的老機型達到使用年限,國航空公司將會騰出一大批專注於國航線的幹線客機空缺。

一方面是市場急劇萎;另一方面卻是逆市上揚,欣欣向榮,中國騰飛作爲一家追逐利潤的航空、航天製造企業,究竟如何想選擇,自然不用多說,當然是更大的FCNB—220!

當然了,有人會問,中國騰飛的考慮只基於國,國外市場怎麼不考慮?

要知道國外的高鐵不概率並不高,對支線飛機的需求還是很旺盛的。

倒不是中國騰飛不想考慮,問題是中國騰飛產的民用機型的國外接度低的可憐,即便FCNB—200系列取得了歐適航證,但在競爭對手的刻意打和多年的惡意宣傳下,國外航司對FCNB—200更多的是持觀態度,銷售量並不高。

至於走幹線路線的FCNB—220就更不用說了,估計連歐適航證都拿不到,就別提海外銷售了,好在國的市場足夠大,而這也是中國騰飛敢於直接上FCNB—220的底氣所在!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