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官道之1976 第44章 團圓

《官道之1976》 第44章 團圓

時間又過去了半個多月,施慶恩那日裝x,豪言一番,摔門而出。如今看來,竟是裝了傻x。

原來,薛向那日以豬換糧的豪舉,竟被功換回豬的鄉民,四里八鄉地傳了開去。這下,可是炸了窩,有這好事兒,誰也不甘人後。自此,每天必有大量板車大軍駛進靠山屯。於是,一輛輛糧食運進,一扇扇豬運出。這一換,竟換得上百萬斤雜糧,將倉庫堆得齊了頂。本來,單靠五六十頭年野豬是換不了這麼多糧食,再說,千多頭崽豬,一時也不需要這麼多糧食。

可人家鄉親們拉來了,就不管了,你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你說沒了,換不了。人家在豬廠裡轉悠一圈,看看那千多頭肚滾腰圓的半大的豬崽子,脯拍得山響,說是等出圈時,結賬,噢不,結。一個個清空板車,自己寫了個單據,拿住薛大廠長的拇指,就往上按手印,蓋好手印後,撒丫子就跑,喊也喊不住。就這麼著,薛向這兒了臨時糧站,幾乎將五糧廠的雜糧收購給取代了。

薛向這邊是痛快了,施慶恩卻是徹底悲劇了。

原來,不知是誰,將那日施慶恩在班子會上的豪言壯語,散佈至全廠。全廠職工都知道端午節要分了,一個個激不已。後來,眼見得端午節一天天近,卻沒一點靜。衆職工正等得心焦,哪知道又有消息傳來,說分的事兒黃了,人家靠山屯兒就再沒上過門,更別提服,哪裡還有豬分。

給人希,再讓人絕,從來就是最招人恨的事兒。這事兒,恰恰就被這羣衆基礎極差的施大廠長給幹了。

這些日子,施慶恩實是度日如年。被衆人得幾上吊。紅豬廠不住地打電話催不說,惹得滿廠怨氣沖天。羣,直把他給罵了個狗淋頭,只差沒打上門去。

Advertisement

後來,施慶恩乾脆就不去上班了。躲在家裡想對策。他實在是拉不下面子去找薛向服,思忖良久,得一奇計,決定發絕招——向領導告狀。

當時,施慶恩剛說找分管農業的副主任高明彙報說。有人搗,高主任就拍了脯說“萬事有他,誰敢搗,就收拾誰”。高明對這個懂得孝敬的施大廠長還是很滿意的,便決定幫一把。待聽得是告靠山屯的某人。高明耳朵,問了幾遍,確認無誤後。先前還風和日麗的老臉。立時烏雲佈,衝著施慶恩就是一頓猛批,什麼‘僚思想嚴重’、‘離羣衆’、‘工作方式僵’之類的帽子,給灰頭土臉的施慶恩發了一堆。最後。更是直接把施大廠長推搡出了辦公室,邊推裡還邊嘀咕“馬蜂窩”、“惹不起”、“趙主任”之類的詞兒。

結果。始終沒著頭腦的施慶恩又急又氣,一個沒撐住,就躺進了醫院。施慶恩躺下後,羅耀國接過了五糧廠的擔子,主去和薛向通。二人沒談幾句,就找到了共同話題——耿福林,有了耿福林這座橋樑,那還有啥不好辦?

薛向拍了脯保證,助五糧廠完任務,並特批十頭豬,出圈時,特供五糧廠。羅耀國則當場簽了份協議,說以後希養豬廠的雜糧,五糧廠包圓了,優先供應。有了這個合約,薛向最後的顧慮也打消了,便放開手腳,倒騰起了飼料廠。

有了朱萬戶這個養豬專家定下配方後,建廠、招人都不是難事兒,靠山屯有的是壯勞力。至於社辦企業,不得佔用超過該生產隊百分之二壯勞力的規定,早被薛向一腳踢進了大西洋。全大隊有一個算一個,除了要上學的,只要能彈的,不是被塞進了養豬廠,就是被打發進了飼料廠去配飼料。

眼下,薛大人囊中兒沒有餘錢去置辦配置飼料的機,也就只有使用這最原始的人力了。

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農活被他甩手給了李擁軍,秧、放水順利完結;飼料廠和養豬廠他制定好了規章,沒人敢折騰,飼料呼呼地生產著,小豬嘩嘩地長著;蔡氏父子一起去了公社,屯子裡就剩了個整天埋頭研究馬列、不管事兒的鐵勇鐵副隊長,也沒人跟他搗;縣裡的郭民家似乎忙著升遷,也沒功夫來折騰他;至於蔡高智上回得罪了何進,正被這個二愣子局長變著法兒的找碴,自顧尚且不暇,更沒時間來搭理他薛大人了。

這段時間,薛向算是度過了來靠山屯最舒心的一段時

每天清晨醒來,送目窗外,賞賞山水,再逗弄下小傢伙;上午,則在屯子裡溜達一圈,便山採些野菜、山蘑,能打著野、野兔,中午就燉一鍋野味,打不著,就去屯子裡購回一隻土,自個兒圍下廚,燉上一鍋湯;飽食過後,便在幽窗竹影下困上一覺,醒來,或去看康桐捉魚,或去豬廠尋朱萬戶,在老槐樹下,弈上一盤棋;到了晚上,樂子就更多了,或抱了收錄機在打穀場,同衆人一起聽新聞、戲劇,或聽上了年歲的老人擺擺古,說說演義、奇聞,確也興致無邊。

就這麼著,日復一日,時流轉,如白駒過隙,眨眼間又過了一個多月。這日,吃罷午飯,康桐去了山裡,薛向伏在辦公室的桌上,寫著《靠山屯發展十年規劃》。按他的設想,靠山屯絕不能多點開花,而是做好養豬和飼料配套,最多往火製品延一步,集中力,做大做做強。十年生聚,共和國未必不能誕生一個豬企五百強。

薛向對企業管理並不通,營銷學更是一竅不通。他寫的這份規劃,著眼點就是發展方向,因爲有著前世經歷,他的前瞻是當世任何一人都無法比擬的,這份草案正是聚焦於此。

薛向埋頭揮筆,小傢伙也在另一端案頭咬著鉛筆的一端,小眉頭皺得的。原來,眼前的一道算題,可把難住了:十三加八,等於多呢?小傢伙苦思良久,放下鉛筆,掰著乎乎的小手指,從一數到十,卻是沒有第一手指了。苦惱良久,從椅子上溜了下來,便來到薛向這邊,拽著他的衫,就把一雙大手搶了過來,要薛向把手好,自己也把手出來,四個掌擺在一起。小傢伙點著腦袋,小啄米一般,啄完了二十手指,結果到了二十一又沒了。

小傢伙苦著臉,思索片刻,眼珠子一轉,就要去薛向的鞋子。薛向這會兒已搞清楚了在鬧騰什麼,拽過作業本一看,啞然失笑:真是笨的可以,二十手指不夠,再虛數一下,不就是正確答案二十一了麼?

薛向這廂哂笑,小傢伙卻是懊惱極了:怎麼借了一雙手還不夠用,唉,就用臭大哥的腳丫子湊數吧。小傢伙忙著鞋子,忽然屋線一暗,似被人影遮住了,薛向和小傢伙齊齊擡頭看去。忽然,小傢伙呀的一聲跳了起來,驚喜地道:“哇,二姐!臭三哥!”來人正是小意和小晚。

小傢伙喊罷,便撲進了小晚的懷裡,膩了一會兒,又來小意的臉蛋,蹦蹦跳跳,高興得不得了。薛向也惶急起,來迎弟妹,臉上的笑意怎麼也遮掩不了。他實在沒想到小晚和小意怎麼這會兒就到了,按計劃是暑假開始的時候過來,電話都確定了,可現下離暑假還有好幾天呢。

薛向不及思忖,剛要去拉姐弟二人,門口又走進一人來,那人進門就道:“你們兩個小鬼跑得可真快,大姐我老胳膊老兒,可真攆不上啊。”

薛向循聲去,便愣住了,但見來人齊短髮,鵝蛋臉,紅脣飽滿,材窈窕,最顯眼的還是那對眼眸,燦若星河,撲閃撲閃,著狡諧。薛向著那人,失聲便了出來:“大姐!”來人可不正是他的大姐薛林麼!

薛向自小和他大伯家的長兄薛寇不怎麼親,可是和這個大姐算是親到了骨子裡。丟沙包、彈玻璃珠,拍畫片,都是這個大他四歲的假小子大姐帶著他乾的。兩人雖不是親姐弟,可比親姐弟還親上幾分。

薛林瞅見薛向也一陣愣神,待薛向出‘大姐’二字,才呀的一聲,飛撲過來,抱著薛向捶了幾拳,又圍著薛向轉起來圈子,“啊哈,我家的小老三好大的個子,越長越俊了,害得你姐我差點沒認出來。”說罷,薛林便墊起腳來,扯住薛向的耳朵,一通,末了,又手捧著薛向的臉蛋,好一通,直當薛向還是那個跟著後面喊著“大姐,要糖”的小屁孩一般。

薛林這番親暱搞怪,薛向苦著臉了,還沒來得及抗議,小傢伙先不幹了:“你是誰,怎麼欺負我大哥呢,快放開!”也難怪小傢伙不認識薛林。薛林下放的那年,小傢伙尚在胎中八月,這兩堂姐妹還真從未照過面。小傢伙雖平日裡不大買臭大哥的帳,其實小心思還是心疼大哥的,見臭大哥落人之手,被得表,小心思便十分不快。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