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誤入官場 第113章 瘋狂的認購證

《誤入官場》 第113章 瘋狂的認購證

侯立華、胡強、馬明義,三個人的年紀雖然不一樣,但現在他們都在做著同樣的事:雙手不由自主的微微哆嗦。侯立華、胡強就不用說了,他們買了三千元的認購證,現在一下子說升值了四十多倍,饒是他們見多識廣,此時也不心猿意馬。而馬明義雖然只買了九百元,可是現在這三十張認購證,只要他願意,馬上就能換回近四萬元,這輩子他手裡從來沒有攢過二千元以上,現在突然出現好幾萬,一向沉穩的他,也是心澎湃。

“這筆錢怎麼用,我聽朱鄉長的。”最後還是侯立華先醒悟過來,他現在就認準一條,跟著朱代東走,絕對不會有錯。這個年輕人的眼界比自己不知道要高多,按照他自己的想法,當然是把認購證全部變錢,放到家裡的牆壁裡存起來,但他清楚,這個主意肯定是不理想的。

“我也是,小朱鄉長讓咱咋辦,咱就咋辦。”胡強也說道,他雖然到現在也沒搞清,這票到底是怎麼回事,可是他能搞清了朱代東這個人,跟著他走,絕對不會吃虧。

“馬明義,你呢?”陳樹立問,作爲一把手,他總喜歡在最後才表態。

“我……我想把認購證換錢。”馬明義卻在想,這筆錢到手後,能給村裡辦多事,至可以爲村裡多爭取幾十戶養戶吧?

“不行,你總共才三十張,還是留十張吧,用錢來生錢是最容易的,你如果想改變大山村的境況,這點錢是遠遠不夠的。”朱代東斷然否決了馬明義的意見,“我現在有個大概的想法,我們手裡的票認購證,拿出百分之六十出售,其中百分之三十用來購買票,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兌現。”

Advertisement

“這樣好,就算那些票都虧了,我們也賺了十幾倍。”侯立華高興的說道。

“我也沒有意見,馬支書,你投九百塊,現在能拿回來一萬多,該知足了。”胡強見馬明義要張,就勸導他。

“大山村的況,到時鄉里和養場都會酌解決一部分。”朱代東知道馬明義的顧慮,可是現在確實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現在他們已經坐上了這趟車,如果中途下車,以後想起來都會後悔莫及。

“書記,你的認購證呢?”朱代東問。

“我尊重大家的意見。”陳樹立此時也考慮好了,正如侯立華所說,現在出售百分之六十,把其中的百分之三十換錢,那也有近四萬,到時票再怎麼虧損,自己也不用擔心了。

所有人的意見都統一之後,朱代東在十天天后奔赴上海,之所以會耽擱十天,一是因爲朱代東手頭上的工作,如果因爲自己的事而影響工作,這是朱代東所不願意見到的。二是朱代東認爲,越是到臨近搖號的日子,價格上漲的幅度可能越大。

當他到上海後,這裡的況又與上次李告訴他的些不同。此時離搖號日期還有三天了,可是價格幾乎是一個小時一變。

現在陳樹立、侯立華、胡強和馬明義的認購證全部由他統一理,另外還包括他自己的和李的,朱代東在鄉里的時候就承諾,所有的認購證不管是按什麼價格出售的,回去後都按平均價格算錢,畢竟行會有所波,朱代東也不敢肯定將所有的認購證都賣到最高價。如果不平均,到時誰拿的多誰拿的,可就會造矛盾。

當朱代東與李走進易所,由不得們開口就有人上來詢問是否有認購證。但朱代東並沒有馬上開始與人易,他要尋找到出價最高的人。

這就是朱代東與李的區別了,李易所,只能找人託關係打聽行,可是朱代東只要往易所一站,所有的行他耳。易所雖然大,但也沒有一萬平米,而朱代東的聽力範圍至在一百多米以外,只要他願意,所有人的談聲都逃不過他的雙耳,哪怕那些人再低頭耳語,對朱代東來說,也沒有任何差別。

“朋友,有沒有認購證,十連號的一萬五收。”

“有沒有認購證?十連號一萬六!”

“一萬七!”

“一萬八!”

……

隨著他們在易所待的時間越來越久,別人給他們的報價也越來越高。當李聽到有人報價十連號的到了二萬元時,他怦然心了。

“朱代東,是不是先賣些?誰都想賣到最高價,可未必人人能如願以償。”如果不是朱代東在旁邊,他的那十張認購證恐怕早就出手了。

但是現在畢竟不是在大學裡,當時朱代東對他是言聽計從,可是現在反過來了,雖然他待的是大都市,朱代東是在窮鄉僻壤的鄉鎮工作,可是朱代東表出來的那沉穩、自信,讓他不由自主的把最後決定權讓了出來。甚至就是自己的票認購證,也由朱代東來經手出售。

“別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朱代東笑了笑,他聽到的信息量很大,需要一段時間來“理”,經過比較,朱代東已經找到了幾個理想的銷售對象,對方不但收購的量大,而且給的價格非常高。

“我能不急嗎?十天時間一張就漲了七百。”李嘆了口氣,雖然他一向對金錢不怎麼看重,可是對認購證這樣的漲幅還是到驚訝,當初自己要是從家裡拿點錢來購買,現在豈不是賺大發了?“咦,你怎麼往那個角落跑?”李突然發現朱代東不再往人多的地方去,而是到了易所裡一個較爲偏僻的角落。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人不在多,價高就行。”朱代東回過頭來,對他微笑著說道。

現在整個易大廳裡,天南地北什麼樣的人都有,著帶各種口音的普通話,與各種各樣的人在努力的流著。不管是買還是賣,對所有人來說,都意味著一個賺錢的機會,一個只有在特定時刻纔會出現的巨大機遇。

此時在朱代東要去的東北角落裡,也有一羣著呦口普通話的人在與幾個上海本地人在易,朱代東與李去的時候,他們正好易完。朱代東早在六七十米外,就聽到了他們的易價格,十連號已經賣到了二萬八。

“如果有百連號,或者是一百以上的連號,價格還可以高些。”有個戴深眼鏡的男子對正要離開的上海本地人低聲說道。

“誰會有百連號啊,有五十連號就已經非常不錯了。”那上海人嘆了口氣,轉離去。現在認購證的易非常火,讓他對自己當初在購買認購證時的猶豫不決後悔不已,早知道有這樣的火場面,哪怕是把房子賣了,也要買幾百張啊。

“兩位,有沒有認購證賣?價格絕對好商量。”看到朱代東跟李走過來,深眼鏡連忙迎了過來,雖然他現在出的價格非常高,可是他卻一點也不心疼,相反,買不到認購證他纔會後悔。

“百連號多錢?”朱代東一張口就扔了顆重磅炸彈。

“百連號?”深眼鏡低聲驚呼了一句,然後低頭沉思了一會,馬上迎著朱代東的目說道:“三十萬。”

“三百連號呢?”朱代東不置可否的又問。

“一百萬!”這次深眼鏡不再猶豫,他已經看到了朱代東手裡提的袋子,如果裡面裝的是認購證,絕對在三百張以上啊。

“我靠。”李跟在後面倒吸了口冷氣,剛纔他還認爲十連號的能賣二萬就不錯了,沒想到只多走了幾步,價格馬上又漲了一大截。

“三百連號,一百二十萬,如果可以,馬上易。”朱代東已經注意了這邊許多,知道這裡的人都是有錢的主,聽他們的口音,不是廣東就是香港的。

“一百二十萬?”深眼鏡在猶豫,但很快,他出堅毅的目,連號中籤的機率比單號要高許多高,號碼連的越長,中籤率就越高,雖然價格上去了,可是最終益的結果,反而會越大。

現在朱代東手裡有一組一百連號的,這是他當初給自己第一次買下的認購證。後來陳樹立、侯立華、胡強的都是連號,而現在顯然是連號越長,價格越高,因此他果斷的先把這組三百連號的拋售,爭取達到利益最大化。

朱代東手裡的三百張認購證,他決定賣掉二百張,而陳樹立、侯立華、胡強各賣掉六十張,加上馬明義的二十張,正好也是二百張,這樣的話,他需要理四百張認購證。如果分散賣,價格絕對會打一個大的折扣。

“年輕人很眼,也很果斷,好,一百二十萬就一百二十萬。”深眼鏡說道,“敝人姓李,這是我的名字,以後請多指教。”

朱代東接過來一看,上面印著一個公司名:香港昌隆達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廣生。

“你好,李總經理,小姓朱,朱代東,沒有名片。”朱代東把名片收後,出了自己的手。

“沒關係,朱先生是吧,你的認購證現在帶來了麼?”李廣生問。

“當然,另外我還有一個組一百連號的和一個十連號的,不知道李總經理有沒有興趣?”朱代東問,那個十連號就是李的。

“當然有興趣,不管你有多,我都有興趣。”李廣生對朱代東已經產生了興趣,這個看不去年紀不大的年輕人,眼很準,出手也果斷。他敢肯定,自己的收購價格,就算不是整個易所最高的,也至是前三之列,這個朱代東也不知道就找了上來,而且一出手就是四百多張,這年頭地一個百萬富翁,絕對是麟角。

“一百連號,我想賣三十五萬,十連號的三萬,如果你同意,馬上就可以易。”朱代東說道。這次出來,他就把四百一十號認購證全部帶了出來,如果能在今天全部賣完,朱代東明天就會回去。雖然明天,後天認購證的價格可能還會漲,但朱代東卻不想因私而廢公,從樹木嶺到上海,一個來回要四天時間,自己請假的時間如果長了,恐怕到時會引起非議的。能早一天回去,儘量就早一天回去。

“看在你一次賣給了四百多張,這個價格我接。”李廣生說道,這個價格比他今天的最高價還高了一些,可是他卻認爲值,一是朱代東手裡的認購證數量巨大,二是他對朱代東這個人有興趣,而且也很有好,人年輕,不浮躁,一百多萬的生意,沒有引起他任何的緒波,他後的另外一位年輕人跟他一比,可就要差一些了。

臉上的表確實很富,激、喜悅、歡騰,不一而足。特別是當他聽到李廣生說接價格之後,他馬上就在心中計算這四百一十張認購證能賣到多錢。結果一算之後,他這個在銀行工作的人都嚇了一跳,一百五十萬加三十五萬加三萬,足足是一百八十八萬啊。

雖然是一百八十八萬的易,可是過程卻相當簡單,李廣生旁的那羣人,主要都是他的保鏢,隨攜帶著好幾百萬的人民幣,而且都是十萬一捆綁好的,點了十九捆,從中出二沓就可以了。朱代東也沒有仔細去點,只讓李隨機確認了一下真僞。朱代東這邊再簡單,四百一十張認購證雖然多,但很快就清點完畢。

朱代東與李把李廣生送的那個紅編織袋夾在中間,兩人各出一隻手的提著,朱代東還好些,只是最大限度的傾聽著周圍的況,以防生變。而李則是東張西,一副張萬分的樣子。

兩人出後來,就去了李工作的工行營業部,朱代東把錢分三份,一百八十八萬中的八萬,給了李。剩下的一百八十萬分兩部分,九十萬存在銀行,委託李到時代購票。剩下的九十萬,則由朱代東帶回去,分紅!

一開始是堅持不收這麼多錢,他認爲自己只收三萬元就夠了,畢竟那個十連號也只賣到三萬,可是朱代東卻不同意。同學歸同學,朋友歸朋友,親兄弟也要明算賬,以後購買票的事還要麻煩李呢,算起來,自己還佔了便宜。聽到朱代東這樣解釋,李這才釋然。

經過易所的刺激之後,李的心態有了變化,他決定把這八萬元全部投自己的十張認購證裡,只要有一張中籤,也要全部拿來購買票。

就在朱代東在上海出售票認購證大賺之時,在樹木嶺鄉,也有人準備賺一筆。因爲陳樹立批了十萬的圖書儀款,用來解決樹木嶺的材問題。原本這些錢也只是勉強足夠,可就算是這樣,有人還是把主意打到了這筆錢上面。

朱代東一回到樹木嶺,還沒來及得把九十萬分出去,便接到了樹木嶺中學幾名老師的檢舉信,說學區主任張治春在給中小學購買圖書儀時,收,樹木嶺購買的圖書儀,價格貴得離譜。

PS:本來還想寫一點,但一看時間,再寫的話,今天就要白卷了,留到明天吧。本書星期五可能要上架,可是現在的速度卻跟不上來,腦殼疼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