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文安之派趙天霸出外就是去福建了。雖然文安之的話不好懂,但對趙天霸還是比較好辦的。鄧名要求先見趙天霸一面。文安之知道鄧名多半是想打探一下鄭功的況再做決定,自然不會不同意。
鄧名從文安之那裡告辭後,打算回到住卸下行裝就去找趙天霸,不想趙天霸早已經找上門來了,正在和周開荒、李星漢等人攀談。經過昆明大火事件,鄧名一行天下聞名,趙天霸不由得眼紅,他自問武藝比周開荒和李星漢都強,更是膽大心細,結果這種名垂青史的好事竟然沒有他的份。
對於建昌的西營衆將,趙天霸大都不屑一顧。趙天霸的父親是李定國的嫡系,自己年紀輕輕就是晉王府親衛兼錦衛千戶,平時那些非晉王系的人見了他都客客氣氣的,西營中趙天霸尊敬的也就是晉王、晉世子等寥寥數人。
“慶王?我和他見過,暮氣沉沉……狄三喜?以前我和慶王說話的時候,他只有站在邊上聽著的份。”
鄧名還沒有走到門口,就聽見趙天霸正在裡面高聲品評建昌的人。
兩人見面後,鄧名立刻問起福建之行的況。趙天霸雖然驕傲,但做事比較細心,見周圍人多就哼哼哈哈地支吾,想要以後再細說。鄧名知道趙天霸在顧忌什麼,就看似隨意地講起這段時間與衆人出生死的故事,最末還表示這期間的誼畢生難忘。
聽鄧名這麼說,衆人開心之餘也紛紛表示謙虛。
趙天霸看了看周開荒、李星漢他們喜笑開的樣子,突然冷笑了一下,高聲說道:“鄧先生這話不是說給你們聽的,先生是說給我聽的,讓我有話儘管說,他不願意瞞著你們。先生沒有把話明白講出來,是不想讓我和你們起嫌隙。”
接著趙天霸就道:“督師讓我去福建,向延平郡王報告先生乃是唐王一事。”
周開荒立刻把眼一瞪,呵斥道:“你在胡言語什麼?先生明明是三太子!”
“先生可沒這麼說過,”李星漢和一羣川軍出的衛士七八舌地反駁:“先生十有八九是蜀王。”
本來趙天霸還想反駁周開荒兩句,但聽到李星漢那羣川軍臆測鄧名是蜀王之後,他連駁斥都懶得駁了,心裡想著:“何必與這幫沒見識的傢伙爭口舌之利?一看先生那串珠子就知道不可能是蜀王府拿得出來的。想當年蜀王府還是我老子帶人洗的呢,有多斤兩那是再清楚不過了。”
鄧名又詢問了一番文安之的代,還有鄭功的反應,看來誤會是越來越深,難以解開了。
爲了說服文安之把唐王給他,也是爲了讓唐王能夠鼓起勇氣去投奔他,鄭功可是很下了一番苦心,努力向趙天霸展示他的軍力——鄭功覺得若是不能表現自己的強大實力,那唐王未必有膽量穿越敵境前去福建。
和趙天霸一起來奉節的還有鄭功的一個心腹,被帶來見到鄧名後,這人突然從懷裡取出一封信:“卑職福寧千總穆潭,這是王上要卑職給殿下的。”
“我先生就好。”鄧名有些吃驚地接過信。
趙天霸也到意外,這人和趙天霸一路回來,在奉節住了這麼多天,居然沒有對任何人吐過他還藏著一封信在上。
大明朝正德十二年冬,徐晉穿越到江西上饒縣一名窮困潦倒的儒童身上。這一年,明朝皇帝朱厚照正在邊鎮宣府遊玩。這一年,江西寧王朱宸濠正暗中運作準備謀反。這一年,家徒四壁的徐晉尋求出路,最終選擇考科舉,從縣試、府試、院試,再到鄉試,一路過關斬將,卻一步步捲入了寧王朱宸濠造反的漩渦……
千古隱門,一脈單傳。秦陽16歲被師傅丟入龍組,19歲便成爲了龍組的傳說,爲彌補師傅的遺憾,他踏入了中海大學的校門,開啓了另一段傳說……
輕鬆 權謀 戰爭 熱血 朱慈烺說:普天之下,凡損我大明之利益,傷我大明之百姓,犯我大明之國威者,縱跨四海,越九州,必滅之! 他要戰,那便戰!
一開始,穿成假太監的李易只想安分茍活著,但后來,看著高貴雍容的皇后,李易心思變了。 “江山你坐著,皇后我替你照顧。” 李易都跟皇帝打好了商量,奈何那把椅子,皇帝就算坐不穩啊! 前有狼,后有虎,奸臣又一堆堆,眼看國不國,家不家的,李易操起了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