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棉花!方應萬分驚訝,沒想到劉棉花居然在這裡面了。張永有點像是劉棉花順手在宮裡佈置的小棋子。
如果不是知未來歷史,這個小棋子是極其不起眼的,但就是這麼一個不起眼的小棋子,今天就了關鍵人。如果沒有張永,自己也有別的辦法,但絕對不像張永出面那樣簡單利落了。
自己這個老泰山真是......做的功夫實在很細啊,就是幾次進出文華殿看太子的機會,就能收攏到一個小太監爲己所用,偏生還能發揮作用。
閒話不提,卻說張永這個恰到好的解釋,確實消除掉了方應那種類似於忌憚神經病的心結。如果有這麼一個緣故在,張永出面檢舉苗公公就顯出幾分理,不算是瘋狂冒險的舉了——畢竟劉次輔說過,出力幫方應不會吃虧。
張永察言觀,覺察到了方應神態的變化,而且是好的變化,於是漸漸有些放心了。
說實在的,當初劉棉花劉次輔說的那些話,一直張永將信將疑。別說懵懂不明的張永,換誰來也會懷疑。
宮中宮外是兩種彼此獨立的系,方家父子固然是馳名中外的清流文,前途也是被看好的,但他們有能力包庇自己這個監?
人人皆知,太監圈子是懷恩、覃昌、汪直、樑芳等大巨頭的天下,另外還有個黑後臺萬貴妃。文怎麼可能打包票說完全能罩得住某位太監?就是閣老也不可能!
不過剛纔看到方應的神態變化,張永就覺到,劉次輔所言很可能是真的,並沒有忽悠自己。
道理很簡單,因爲方應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犯難的神,這說明在方應心裡,庇護自己並不是難題。再說劉次輔堂堂閣老,應該不至於在這上頭逗自己玩。
方應心裡便有了主意,開口問道:“劉次輔還對你說過什麼?可能提到過原因?”
張永答道:“那倒不曾。我也問過劉閣老,但閣老只笑而不語。”
說罷張永熱切的看著方應,他此時漸漸看出來了,方應手裡肯定握著一條發達之路,足以讓他出人頭地、飛黃騰達的發達之路!
庇護張永對方應而言,當然不是難題,或者說。對東廠提督汪芷而言不是難題,讓張永借勢上升也不是問題。
汪芷本就是太監最有權勢的巨頭之一。背後又有萬貴妃背景,只要不是天子親口下旨誅殺的監,汪芷都可以罩得住。當然,目前汪太監不在京裡,張永必須要熬到汪芷回京時候。
方應沉片刻,深思慮之後點頭道:“本可以將你介紹給東廠汪太監,不過要等到他回京之後。之前你自己能自求多福否?”
汪直?這個名字無論在文羣還是太監羣,都是如雷貫耳一般的存在。張永驟然聽到汪直的名字,忍不住一陣狂喜。靠上汪直幾乎是底層太監所能遇到的最好的機會了。
喜過之後就是驚,不能不驚,張永萬萬沒想到方應這樣著名清流竟然與汪直勾結上了,還有如此切的關係,隨隨便便就可以把自己介紹過去。
又驚又喜,真是天大的驚喜,其後張永忽然又有點。方應與汪直兩人之間的這種關係。必定是兩人心裡等級最高的絕了,而方應居然毫不見外的對自己出來。
這張永到了什麼被信任,忍不住道:“方大人放心,有些事,過去之後必然爛在我心裡。”
方應笑道:“方纔面聖時候,樑芳曾經出面彈劾本與汪直互相勾結。可惜連天子都懶得計較。”
這話的意思無非就是暗暗警告張永,同時還告訴張永,他方應不怕被彈劾。其實方應也不是不怕,但在張永面前必須表現的毫無弱點。
“你也不要高興的太早,汪直回京之前,在宮裡你只能自求多福了。”方應最後再次警告道。
方應與張永在文華殿外面進行友好坦率的流時,在文華殿後殿。東宮講方清之也正在拼命地爲自家兒子屁,不停地向東宮太子解釋。
自家這兒子雖然事做對了,但方式真有問題,據方清之估計是,當經歷慣出的病!
從一開始做就是一縣父母,出前呼後擁威風凜凜,後來轉督糧欽差,手持王命旗牌下江南更是了不得!這類威風兒當久了,心態自然也就有所扭曲。
方清之深深的懷疑,自家兒子剛纔究竟有沒有把太子當太子?在方應眼裡,這也就是個稍微特殊點的十幾歲年罷?
“小犬所作所爲,的確是爲了殿下,其心並無其他私心雜念......”方清之說著說著,太子朱祐樘若有所思,也不知道到底聽進去沒有。
忽而朱祐樘對方清之問道:“方先生,那苗鈺莫非真如令郎所言,是別人安在本宮邊的親近之人?”
方清之聞言便鬆了一口氣,這至說明,無論太子心裡怎麼想,還是將方應的話聽進去了。
於是斟酌著語言答道:“小犬固然不,但看人待事從來都很準,微臣相信小犬做出如此結論,必然不是爲了炒作,而是有的放矢。”
朱祐樘苦笑幾聲問道:“並非是問你令郎斷事準不準,而是想問你,你能看出苗鈺背後之人是誰?”
方清之當然知道這不能說,宮裡太多了,知道的越多越不見得好。想了想就答道:“殿下不用急,苗鈺送往司禮監發落,他背後之人必然會出手。殿下只需坐在城樓觀山景,等待著結果而已。”
朱祐樘繼續沉思起來,宮裡黑白分明,誰對他好,誰恨不得要他死,都是清清楚楚的。苗鈺背後的那個人,總逃不出兩三個人裡面。
該來的,總會來的!朱祐樘不免對自己的前景到憂心忡忡,連讓他不舒服的方應暫時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