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明官 第477章 最後登場的主角

《大明官》 第477章 最後登場的主角

殿中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太子太保、謹殿大學士、次輔劉珝上,但劉次輔是絕對不想當這個焦點的。

班位次序在劉次輔邊的,則是他的老對頭首輔萬安。此刻萬首輔雖然因爲站位角度原因,不能正視劉次輔,但只用眼角瞥視,也已經足夠爽快了。

回想往昔,萬首輔微微嘆,從化十一年起,到現在不知不覺已經近十年了。一個與自己爭鬥近十年的老仇家眼看就要走上窮途末路,還有什麼比這個更爽快?

對自己威脅最大的次輔劉珝一旦去職,那自己將再無敵手,真是高手寂寞啊,萬首輔心裡唏噓道。

萬首輔掃視了一眼殿,智商上的優越油然而生。只怕所有人都以爲,第一個出來發言的都給事中王墨是劉珝的吹鼓手,是劉次輔派出來爲他自己進行辯護的。

但大多數人永遠也不會知道,那王墨其實是他萬首輔安排。即便沒有別人出來質疑,也會有另外安排的人選出面唱雙簧。

什麼方應有天機相助,益無窮逃過一劫,簡直可笑之極,都是給他萬安提鞋的!最後的最大益還不是由他萬安著了?

劉次輔久久不,陷了極大難堪之中,顯然他無法爲自己辯解,又不想辭。可是除了辭之外,真是有走投無路之

化天子看在眼中,暗暗嘆口氣。

Advertisement

雖然這些年來,劉珝好鬥、狹隘等格缺點暴的越來越多。越來越不討天子喜歡,生了厭煩之心。尤其是與萬安對比的況下。

但劉珝畢竟是當年的東宮帝師。如今見老師落到這個難堪地步,天子還是生了幾分同

如此天子便開了金口道:“東劉先生若有話說。不妨再上奏疏詳述,不必急在一時。”

這就是讓劉珝老師回家以後,再寫個辭奏疏了。比起在金殿上當著羣臣的面,被著免冠頓首辭而去,寫奏疏辭還是要面的多。

如此劉次輔的事算是有了結果,也暫時揭過,不用再繼續議論了。前頭介紹過,地震對應的焦點在兩件事上,方應彈劾劉珝只是小風向標。林俊冒死請斬閹賊樑芳、妖僧繼曉兩個佞幸纔是大風向標。或者可以說,前面大概只是熱,下面纔是重頭戲。

果不其然,與方纔的互相矛盾與糾結不同,話題一旦轉移到閹賊樑芳和妖僧繼曉上,大臣就像打了似的羣憤激!

一時間羣臣紛紛進奏,言稱地震是應君側邪環繞,請求陛下順應天意,斬樑芳、繼曉向上天謝罪!

說實在的。樑芳、繼曉這兩個人確實很招大臣恨。一個是貪得無厭,大肆假借天子之手侵吞國庫;另一個是太過於招搖囂張,區區一個半吊子僧人的出儀仗竟然比宰輔尚書還隆重!

天子頭疼的捂了捂臉,果真不出所料。眼下這種狀況一點兒都不意外。他確實敬畏上天告警,但要他殺掉樑芳、繼曉兩個寵信之人,那也實在做不到。

還好另有準備。不然天子也就不會費心召集這次廷議了。他暗中對萬安使了個眼萬安按照原定計劃出面轉圜。

作爲天子的心人。萬安當然不會拒絕天子的旨意,見狀便出列奏道:“臣奏請陛下赦免林俊!”

天子很配合的答道:“可!”

其餘大臣聽在耳朵裡。以爲萬安要爲了赦免林俊與天子討價還價,在其他地方讓步。但林俊被釋放本就是應有之義,不能爲了應付天變而捨本逐末,輕易放過罪魁禍首!

萬安繼續奏道:“奏請陛下免林俊一死,罷樑芳、驅逐繼曉!”

比起斬,罷免與驅逐算是天子勉強可以接的了,便繼續答應道:“可!”

萬安立刻伏地拜到:“萬歲!”

對此羣臣只能吐槽一句:“不愧是著名的萬歲閣老”。但天子與首輔瞬間達了一致結果,別人就很難再推翻了,否則就是同時挑戰天子和首輔的權威。

衆人暗自嘆口氣,事確實只能如此了。大勢已定,想借天變徹底除掉賊已經不太可能,也不可能爲此去伏闕鬧事,能換得樑芳繼曉被罷免驅逐也算可以接了。

本次廷議就要到此爲止,殿中諸公放鬆下來,百無聊賴的等待著天子率先退出文華殿。

正當此時,忽然有人閃亮登場了,一位神俊逸的三十七八歲詞臣從班位中出列,朗聲道:“臣有本奏!”

衆人齊齊目視之,原來是頗有名氣的左諭德兼翰林院侍讀方清之,也是大名鼎鼎的方應的父親,不知道他還要說什麼。

方清之不疾不徐,從容淡定的侃侃而談:“依照公論,樑芳、繼曉、劉公皆爲天象應示警之人,但今日朝廷對樑芳、繼曉從輕發落,卻對劉公從重置,勒令其辭致仕。未免是外輕重有別,事不公!”

這是什麼意思?其他人都有點糊塗,聽方清之這口氣,好像是要替劉珝開

衆人倒不會懷疑方清之有意討好劉珝,這可是方應他爹,怎麼可能去討好就要下臺的劉珝?只是到非常奇怪而已。

誰不知道,方家與劉珝向來有宿怨,尤其是方應與劉珝之間仇結得很深,一個狀元被奪走,比殺父奪妻之仇也就輕上一點了。不然方應也不會在年前上疏大肆謾罵劉珝,當然正確的說法彈劾。

方清之繼續奏道:“朝廷行事大到決獄,小到封賞,首要就是公正!今日何爲公正?

臣以爲,可同時從重,斬樑芳、繼曉,罷去劉公,此爲一;或者同時從輕,罷樑芳、逐繼曉並只責罰劉公,此爲二!

如果陛下不肯斬樑芳、繼曉謝罪上天,那也不該從重置劉公,否則有違公正之義!”

化天子只要能保住樑芳、繼曉等人命,對舊日劉老師的去留當然沒有什麼太大執念,便垂詢道:“卿以爲又該如何?”

方清之回奏道:“可遷劉公爲文華殿或武英殿大學士,仍留其在閣效力,或可將功贖罪。”

這倒無所謂,化天子點頭道:“可!”

天子一言既出,站在金殿中的方清之影像陡然高大了幾分,看在諸公眼裡輝奪目

羣臣深深被方清之折服了,這心,這氣度,非常人也,不愧是宰相肚量方清之,不愧是天留春在方家!

之前沒有人能收穫什麼讚譽,唯有這位最後登場的人,纔像是今天的主角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