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鬧事了?”珊娘扭頭看向五福。
五福一扭兒,“姑娘也太小瞧我了,‘有理有節’這四個字,可還是姑娘教的呢!我只是按照府里的規矩,把那些人都教訓了一通而已。”
三和笑道:“我也覺得五福鬧上一鬧也好。便像姑娘所言,事總有兩種說法,若是只能聽到一種說法,可不就人生了偏頗?總要人也聽一聽我們這邊的說法才是。”
娘看看這“狼狽為”的主仆三人,又嘆息一聲,搖著頭道:“我是說不過你們三個。可有一條,姑娘家家的,總該謙和溫順些才是,不然怕是要被人說閑話的。”說著,過五福替繼續為珊娘烘著頭發,則轉進了臥室,不知去拿什麼東西了。
于是五福過來接了手,一邊沖著珊娘一陣眉弄眼。們都是深知娘稟的,一來怕給人添麻煩,二來怕引人說閑話,三來嘛……
“……走路都怕踩死螞蟻。”五福湊到珊娘耳旁,低聲道:“媽媽要是知道姑娘打了九爺十爺的事,還不得嚇破了膽?”
珊娘笑著睇一眼。
五福又道,“我只擔心九爺十爺回去說呢。”
“若是你,你會說你被個孩打了的事嗎?何況還是在搶別人錢的時候。”珊娘笑道。
五福頓時釋然,沖著珊娘彎眼一笑,又扭頭看看仍在臥室里翻找著的李媽媽,低聲道,“我跟姑娘打賭,便是媽媽知道姑娘打了人,怕也只會說對方不是。”
“是啊,然后私下里教訓我:吃虧是福。”
學著娘的腔調,不想娘拿著一疊干凈巾出來,正好聽到了,便嘆道:“是呢,吃虧是福。姑娘便是了委屈,總還有太太老爺做主,姑娘不該自個兒和姨娘對上的。”
于是,五福看著珊娘做了個鬼臉。
偏這鬼臉也李媽媽看到了,手過來拍了一記,責備道:“便是你一心護主,好歹也該有個分寸,怎麼還跟廚房的人撕扯上了?倒我們有理變無理了。”
五福不服道:“我才沒跟們撕扯呢,我只是在跟們講府規!說起來,府里的規矩真,若是在西園,哪容得人說主子半點閑話?!早撕了們的了!”
珊娘從浴桶里站起,一邊讓娘拿大巾子裹了,扶著五福的手出了浴桶,一邊故意跟娘唱對臺戲似的對五福道:“下次你直接撕們的好了。”
娘聽了頓足道:“姑娘竟還蠱著!得饒人且饒人吧……”
“為什麼要饒?!”珊娘直手臂,讓三和替穿了裳,對五福笑道:“咱們要的就是得理不饒人。下次再遇到這樣的事,講理不夠時你只管拿住了打。便是打出了什麼問題,有你姑娘我替你兜著呢!”
“哎!”五福干脆答應一聲。
李媽媽又是一陣頓足嘆息,偏又舍不得指責珊娘半句。
珊娘看看,忽地反勾住的脖子,笑道:“娘,倒是我要勸一勸你,便是要做個君子,好歹也要看一看對方是不是君子。你若只顧著做君子,偏對方是像我這樣‘得理不饒人’的小人,便是你退讓一步,我就要強占你三步,你待要如何?若是你一步步退讓,我一步步,最后得你退無可退,你又待要如何?”
娘無奈地搖著頭,從六安手里拿過大氅裹住珊娘,“姑娘也太過偏激了,我卻是相信,這世間總存著一個公道的。事總能分辨出個是非曲直,便是一時不能,終有一日是可以的。”
終有一日?!等著別人給機會澄清自己?!
珊娘懶懶一笑,攏著大氅道:“說句讓人絕的話,有時候,便是事實擺在眼前,只要不是合乎自個兒的需要,便不會有人愿意相信呢。”
因此,當次日侯十四娘親自過來“探病”,以狀似無意的口吻問及罰侯玦的事時,珊娘只笑了笑,心里暗道了一聲:果然,錯的是娘,不是。
"靠山山倒,靠水水幹,靠天靠地考父母靠男人,都不如靠自己來的安全實在。杜錦瑟自認自己不算聰明,不過還是勉強可以自力更生的。只是老天何其不公,讓她這樣的的小女子在皇權傾軋中求生存,累覺不愛。埋怨有用,她就坐在那裏埋怨好了。可惜埋怨解決不了問題。看她如何周旋于各懷鬼胎的皇子們的中間,玩轉皇權,蔑視皇權,把看不起她的通通踩到腳下。"
沈汐硯怎麼都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還能去到自己論文里提到的時代去探究,更沒有想到會遇到一個純古人。二人的相遇是意外,在這個遠古時代也是意外,但生活是繼續的,那就向前進吧。在這個未知的遠古時代發揮那麼點光熱也不是不可以,在改善生存空間的同時還能帶推動文明的進程,也挺好的,做自己想做的,和宋時一起努力找尋回去的辦法,帶宋時去看看自己的時代。 在宋時的這前二十三年里,想著讀書,為官,但這一切在遇到沈汐硯后,他想去看看天外是什麼,他想去看看沈汐硯口中的時代,想看一看銀河。在這個陌生的地方,他會努力讓沈汐硯和自己生活得更加的順利,他也在不斷的找尋方法,以便去看一看沈汐硯口中的天際宇宙銀河。他們依靠部落在這片土地上生存了下來,幫助部落發展,讓部落走向繁榮。
關於元配: 陳萱臨終前回憶自己的一生,她少時喪父,母親改嫁,卻也有叔叔養大成人。她十八歲嫁人,婆家不算寬厚,卻也沒有虐待她。在許多年後被無數人形容為兵荒馬亂的亂世,她過的不算好,卻也不很差。隻是,如果有機會重來,她仍是不希望再遇到魏年。是的,魏年待她不差,他隻是看不到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