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市的氣溫了四月也沒穩定。眼看前幾天持續回溫,到頭來,一個“清明時節雨紛紛”就被打回原形。
清明假最後一天,阮喻去赴沈明櫻的約,一出公寓就被撲麵的冷雨激得哆嗦。回頭裹了件厚外套才重新下樓,一路到了咖啡館,收傘推門。
睫上沾染的氣慢慢收幹。
包廂裏,沈明櫻已經點了咖啡,一見這棉T混搭呢大的裝束就不客氣:“你真是越來越不拘小節了,別仗著臉好看就為所為行嗎?”
“願意為你洗個頭就不錯了,我又不是來走T臺的。”
“單就要有時刻準備豔遇的自覺。”沈明櫻斜一眼,把筆記本電腦朝前一推,“得了,U盤拿來,看看你這一意孤行的葬流寫手都寫出了什麽。”
阮喻從包裏掏出個白U盤遞過去,端起手邊一杯拿鐵喝,一邊刷微博,看到稽的就跟嘮。
沈明櫻從最開始樂嗬嗬應,到後來全神貫注於屏幕,一聲不吭。
“怎麽了這是?”阮喻擱下手機問。
從WPS的世界裏緩緩抬頭:“你這文,好像得火……”
“你上次不還說……”
沈明櫻比個手勢打斷,像發現千裏馬的伯樂,激得需要平複平複才能開口:“我說的那種,是瑪麗蘇到離現實世界的,但你這文近大眾邊的真實校園,很容易引發共鳴。”
阮喻寫的就是蘇市一中,近現實是肯定的了。
湊上前去,討糖吃似的問:“還有呢?”
還有就是,每次阮喻一打開思路,下筆就很有靈氣。行五年,在筆齡相當的寫手當中,的就可說出類拔萃。
一名作家前輩曾評價——三言兩語,從浪漫裏挖掘腐朽,又最終化腐朽為燦爛。這小姑娘的文字太通了。
沈明櫻簡單概括為“筆力深厚”,滾了幾下鼠標,慨:“拿親經曆寫的就是心窩子,可以啊,用至深的典型代表。”
“別酸我了你!”
“當年是誰天天在我耳邊念叨許淮頌?”
小聲嘟囔:“誰還沒個中二的過去了?”
“這麽說,”沈明櫻瞅瞅,“現在是徹底不喜歡了?”
阮喻點點頭。
要不是那本日記,其實都不太記起許淮頌這個人了。就算近幾天為投創作,把和他有關的一切都回想了一遍,剩下也就是點淡淡的酸。
就跟出於懷舊回老家的心差不多。
喜歡?八年不見了,真有人那麽癡嗎?
補一句:“要不是想開了,寫這書不是找?”
“也對。”沈明櫻“嘖”一聲,“那你不怕這書被當事人發現?倒怪尷尬的。”
說“不會”,小說多數為主視角,又經過杜撰改編,那麽多年過去,就憑點模糊印象哪能認出原型?
更何況覺得,許淮頌當初本沒把名字和長相對上過。而且,那種天外謫仙式的人,會看言小說嗎?
正說到這,阮喻的手機響了。
沈明櫻聽把鈴聲換了一首鋼琴曲,突然記起剛才看到的,主角躲在學校花叢,聽男主角彈琴的一段節。
若有所悟:“是那首《After The Rain》啊。”
阮喻一邊點頭一邊接通電話:“媽。”簡單應了幾句,最後說,“我就來。”
“怎麽了?”沈明櫻問。
“我媽突然來公寓看我了。”
“那你先回去。”
收拾東西起,臨走說:“估計是來做我思想工作,催我去相親的。”
“那你怎麽打算逃?”
皺了皺臉:“冷雨天老人家親自從郊區上門來,這戰,大概躲不過了。”
阮喻說完,拎起傘匆匆往外走。
沈明櫻不嫌事大,幸災樂禍一笑,衝背影喊:“到時候記得直播相親啊!”
*
過完清明,倒春寒才算歇了,阮喻的新書《好想和你咬耳朵》也開始在晉江連載。
沈明櫻曾是晉江站編輯,眼相當獨到,果不其然,沉寂一年後,“溫香”這個筆名再次打響網文圈。
四月末旬,小說上架,一夕躍居金榜。
沒多久,就有一家電影公司找上了網站。
五月初一個周四晚上,阮喻發布完當天的連載章節,到市中心一家餐廳相親。
赴約是被無奈,但也理解家裏的意思。爸媽不是著急把潑出去,而是不放心目前的狀態。
畢業四年了,一次沒談,自從了寫作行業,更連起碼的社也幾乎杜絕,長此以往,家裏擔心心理狀態出岔子。
畢竟這年頭,社恐也不是什麽稀奇的病癥了。
所以說是相親,其實是為了出去朋友,如果巧看對眼,能夠落實終大事,當然更好。
阮喻推不掉,就當出來采風。
考慮到初次見麵,狹小靜謐的包廂容易加劇尷尬,雙方都選擇了大廳。
對方姓劉,比阮喻大三歲,眉目幹淨,被餐廳金碧輝煌的頂燈一襯,看著和又順眼,不過好像也是個沒經驗的,全程拘束,張異常。
上菜前,兩人喝著茶水,大眼瞪小眼“尬聊”,等上菜,似乎都鬆了一口氣,開始專注於吃。
這麽一來,氣氛反倒融洽一些。
餐廳的風格是“大盤小食”,都是吃起來斯斯文文的致款。阮喻吃了幾口主食,低頭喝茸湯的時候,聽見劉茂問興趣好。
擱下勺子抬頭,齊肩的中長發隨這番作漾出一道弧度,答了幾句,本著有來有往的態度,隨口問及他的職業:“我聽說劉先生目前是一家律所的合夥人,當得起‘年輕有為’四字。”
劉茂說起這個來倒放開了,謙虛道:“談不上年輕有為,我們那兒四個合夥人,我隻是初級,底下做實事的,有個長年定居國外的高夥,那才是真厲害。”
阮喻對法律行業不了解,說到這裏已經不知道講什麽,為避免冷場,隻好著頭皮順他的話問:“定居國外,不做實事,那做什麽?”
劉茂靦腆一笑:“資金支持嘛。”
這下倒阮喻也笑了笑。
劉茂的目掠過笑盈盈的一雙月牙眼,還有頰邊一對深陷的梨渦,忽然一呆。
“怎麽了?”問。
他忙搖頭示意沒什麽,總不好說是長得太甜,把他看傻了吧,正是局促時刻,手機響了,救他一命。
他說聲“抱歉”,拿起手機出去,穿過半個餐廳,到安靜的角落接通:“淮頌?”
電話那頭傳來個男聲:“嗯。”
劉茂看一眼腕表:“你那兒快淩晨四點了吧,有急事?”
“要份資料,看你沒回。”
“啊,對不住你了,我今晚在外麵相親。我現在找人理。”
劉茂正準備掛電話,忽然聽見那頭遲疑道:“……相親?”
“對,怎麽了?”
“國都興這套?”
他笑起來:“是啊,你在加州清淨吧?”
對方也笑了一聲:“跟地域沒關係,主要是年紀。”
“……”
那頭的人一本正經毒舌完,他繼續相親吧,很快掛了電話。
劉茂角,打電話給底下人,代完工作,擱下手機往回走,本想再給阮喻道聲歉,不料也在接電話,看神像是出了什麽事。
看他回來,打個手勢示歉,低聲問電話那頭:“有這種事?”片刻後又說,“我這就回去。”
等擱下手機,劉茂忙問:“發生了什麽事嗎,阮小姐?”
“不好意思,工作上出了點岔子,我得先回公寓了。”
“沒關係,工作要,我送你。”
阮喻說“不用”,但劉茂堅持,也就沒再拒絕。
晚上這個點,市區堵得一發不可收拾,隻得在車後座先一步打開手機,登錄晉江賬號。
剛才沈明櫻打電話來,火急火燎講了一通,說有人在晉江匿名論壇“碧水江汀”發表了一則帖子,稱《好想和你咬耳朵》與站另一篇連載中的短篇小說《眼睛會笑》即視極強,目前雙方已發表容的前半,就統計出了十一撞梗。
樓主出的調盤像打翻了料,一片目驚心。結論是:溫香的《好想》一文涉嫌融梗抄襲。
一小時不到,該帖回複量已破兩千。
撞梗不可怕,可怕的是連環撞梗。更可怕的是,對方的小說發表在之前。乍一聽,真有點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的意思。
何況這位“樓主”似乎有備而來,發帖前就在網站的舉報中心備了案,並且僅對外張一半調盤,留了後手。
阮喻正不怕影子斜,起初還算鎮定,說相親結束回家看看。
但沈明櫻卻說:“你最好趕理這事,我剛看了,十一個細節梗撞得結結實實,就連校園背景都如出一轍,不對話也很相似。”
“最直觀的區別,你這文是主視角,而對方……采用了男主視角。”
一張百萬契約,她成了代孕媽咪。他是高不可攀的霸道總裁,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隻手可遮天,而她隻是身份卑微的代孕女。一朝分娩,一個變成兩個,是老天恩賜,還是命運多舛?她將一切埋葬過去,拿著他的天價酬金從此消失。四年後,他是萬眾矚目的高冷總裁,她攜女歸來,誰知還冇下飛機……“媽咪,那個小哥哥在看我們。”她順著女兒手指的方向看去一個萌寶一個高冷的男人,兩個人及其相似……
三年前,她攜一紙千億婚契嫁入G城第一豪門,而她的丈夫卻是一個植物人。 三年后,丈夫蘇醒,卻將始作甬者的她恨之入骨。 為了和妻子離婚,他不惜重金聘用娛樂圈王子勾 引自己的太太,誓要制造一場驚天丑聞讓她不得不凈身出戶。 他抱著血肉模糊的初戀,放下在她面前高高在上的姿態,悲慟痛苦的跪在手術室外求醫生施救,卻對同樣滿身血污的她視若無睹。 那一刻,她的心房陡然坍塌,不堪一擊的內心再也無力支撐那件虛偽強悍的外衣,轉身才落淚…… 主动将一组与其他男人在一起纠缠的不雅照推到他面前,心口开裂却明眸含笑,“这是我出轨的证据,你拿去提起诉讼,我是过错方,可以净身出户……”翌日清晨,娱乐圈王子和她的头版桃色绯闻赫然出现在他面前……——他冷眼看着那一对笑靥如花的亲密男女,缓缓攥紧了拳,心尖儿上却蓦地一疼!
蘭燭見到江昱成的那天,她被她父親帶到他面前,父親卑躬屈膝地討笑着,叫着對方江二爺。 江昱成隨意翻着戲摺子,頭也不擡,“會唱《白蛇》?” 蘭燭吊着嗓子,聲音青澀的發抖。 江二爺幫着蘭家度過難關,父親走了,留下蘭燭,住在江家槐京富人圈的四合院閣樓裏。 蘭燭從那高樓竹窗裏,見到江昱成帶回名伶優角,歌聲嫋嫋,酒色瀰漫。 衆人皆知槐京手腕凌厲的江家二爺,最愛聽梨園那些咿呀婉轉的花旦曲調, 不料一天,江家二爺自己卻帶了個青澀的女子,不似他從前喜歡的那種花旦俏皮活潑。 蘭燭淡漠寡言,眉眼卻如秋水。 一登臺,水袖曼妙,唱腔哀而不傷。 江昱成坐在珠簾後面,菸灰燙到手了也沒發現,他悵然想起不知誰說過,“青衣是夢,是每個男人的夢。” 他捧蘭燭,一捧就是三年。 蘭燭離開江家四合院閣樓的那天,把全副身家和身上所有的錢財裝進江昱成知她心頭好特地給她打造的沉香木匣子裏。 這一世從他身上受的苦太多,父親欠的債她已經還完了,各自兩清,永不相見。 江昱成斂了斂目,看了一眼她留下的東西,“倒是很有骨氣,可惜太嫩,這圈子可不是人人都能混的。” 他隨她出走,等到她撞破羽翼就會乖乖回來。 誰知蘭燭說話算話,把和他的關係撇的乾乾淨淨。 江昱成夜夜難安,尋的就是那翻轉的雲手,水袖的輕顫。 他鬼使神差地買了名動槐京蘭青衣的票場子,誰知蘭燭卻不顧這千人看客,最終沒有上場。 江昱成忍着脾氣走到後臺化妝間,看到了許久的不見的人, 幾乎是咬着牙問到:“蘭燭,爲什麼不上場” 蘭燭對鏡描着自己細長的眉,淡漠地說:“我說過,不復相見。” “江二爺,這白蛇,實在是不能再爲你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