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玄幻奇幻 藥鼎仙途 正文_第14卷 第九章 形勢不明

《藥鼎仙途》 正文_第14卷 第九章 形勢不明

待到衆將領領命而去之後,祝寶林的目這才重新落到方陵上,然後直言道:“殿下,末將說話從不繞圈子,若是話說得難聽還請你見諒。末將也聽聞過一點殿下的賢名,雖然不知道是真是假,不過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殿下你該清楚這裡是什麼地方。”

見到祝寶林說話太直,一點尊卑觀念都沒有,魯北臉一沉,若不是方陵來之前已經叮囑過,否則他早就要破口大罵了。

比起魯北而言,宋影兒反而要沉穩許多,自從拜霍峻遠爲師之後,不僅修爲有所提升,在心上亦大有進展,遇事不焦不躁,所以見到方陵沒表態,便冷靜的不言不語。

方陵則聽得啞然失笑,這祝寶林還真有意思,自己還沒開口,他倒反而給自己來了個下馬威,他便說道:“本王再糊塗也知道這裡將是一片殺場,所以並沒有這裡當遊山玩水的地方。”

祝寶林微微頷首道:“殿下明白這點就再好不過了,那末將也就把話到前面,你既然來到本將這裡,那麼就要聽從本將的號令,若是有違軍令,本將也絕不會手下留,還希殿下事事自重!”

方陵見他話說得越來越嚴厲,毫不顧及自己的面,也沒有半分不悅的神,不過就算在石城國,敢在自己面前這樣說話的也找不出一兩個,也怪不得此人得不到提升,這天底下畢竟還是喜歡說順從話的人多,但是要圖謀天下霸業,邊卻非得要這種喜歡說真話的人不可。

他微微一笑,出袁得康的書信遞了上去。

祝寶林見他遞過信封,隨手接過去出來一看,微微蹙了下眉頭,毫不掩飾的冷笑一聲道:“殿下想得可真周到,連袁大人的手信都帶來了!既然有袁大人的命令,那末將也不再多說什麼了,那就請殿下在後方好好歇息吧!”

Advertisement

這歇息兩個字語氣頗重,方陵自然也覺得到祝寶林話中的不屑,本來祝寶林就認爲自己是來走過場的,現在只怕更確信了這一點。

但是方陵並不準備解釋什麼,對這樣一個心耿直的將軍而言,最好的證明就是一場勝仗!

他便呵呵笑道:“祝將軍放心,本王和手下的人都知道規矩,絕不會給你添麻煩。不過,還請祝將軍給幾枚通行令牌,萬一本王過來也方便些。”

祝寶林朝著李永示意了一下,李永便去拿了幾個銅牌過來,方陵一行人這才離開。

待到方陵走後,李永便輕蔑的笑道:“都說這石城王爲人賢明,現在看來也不過如此啊,不但懦弱怕死,還和袁得康那種貪勾結在一起。”說到這裡,又有幾分惋惜道,“只可惜他帶來那三千兵馬,若是能夠爲我們所用,應該也能夠增添不實力呀。”

祝寶林淡漠的說道:“永,兵貴在而不在多,石城王尚且如此貪生怕死,只想留在後方不想上前線,那他手下的將士只怕能用者也不多。不過…

…他邊那個護衛看起來倒不錯,應該是一員猛將,可惜呆在石城王邊,也無用武之地啊。”

李永也不由點了點頭,又笑道:“這樣說來,石城王在後方倒也讓我們省了不事,不然戰場上若是他不聽號令,肆意妄爲,對咱們而言也是一塊燙手山芋,畢竟他可是堂堂的皇子殿下呢。”

祝寶林又何嘗不知,雖然他爲人嚴苛,甚至常常不遵守禮儀尊卑,但是也知道了皇子的下場,所以方陵如此一招,他雖然鄙夷得很,但更多的則是鬆了口氣,然後便說道:“石城王那邊就不用管他了,只要他在後面不胡鬧,怎麼遊山玩水都無妨,咱們只要專注於前線戰事便可。”

李永重重點著下,目落到地圖上,神漸漸凝重了起來。

方陵三人一走出大堂,關於石城王到來的消息也從先前離開的將領口中傳遍了城中,裡裡外外的戰士都知道這英俊年就是當今的大皇子。

不過,見到大皇子文質彬彬,神謙和,邊卻有帶著一個如花似玉的 人,士兵們雖然不象祝寶林表示得那麼明顯,不過心裡也都有些狐疑,這上戰場還帶著個人,如此皇子又怎麼能夠上場殺敵呢?

只是誰又知道,這貌若天仙的婀娜子修爲卻高達融氣境,若是上了戰場,那一殺氣只怕不在任何一個將士之下呢。

再次回到離城三裡外的駐紮之地,這裡已經大變了樣子,平地上安置著一頂頂牛皮帳篷,將士們分工有序,有的前往周邊探測地形,有的尋找水源收集木材,有的在四方巡邏警戒,有的開始點火做飯,秩序井井有條。

若是祝寶林親眼見到,也定然會大吃一驚,石城國軍隊無論秩序還是士氣不但不輸給青冢城駐軍,更是高出一籌。

三年時間,方陵非但沒有刻意擴大軍隊的規模,而且在選兵上還十分的嚴格,不過在各種政策號召下,年輕人都願意當兵,由此選拔出了不資質優良的戰士。

三年之前,整個石城地界的縣兵也不過區區700人,每個縣裡的捕快也就二三十人,加起來連800人都不到。

然而,三年之後,石城四縣擴大爲了七縣,總人口達到四十幾萬,兵力更達到了5萬人,比起三年來兵力增長達70多倍。

5萬人馬中的每一個士兵都是心挑選的資質優良者,再以董滄海等人爲教傳授武藝、箭等等,而方陵所帶領的三千人馬更是從這五萬人中挑選出來的皎皎者,每一個都是一虎膽,對方陵有著絕對的忠心。

三千人中,最爲突出的則是神弩營的一百個侍衛,每個侍衛配備天工神弩和鐵戰刀,有著以一敵百的雄風。

走進大帳篷裡,董滄海和沈桓天都跟了進來,自從皇宮裡隨方陵出逃後,董滄海坐鎮石龍山脈三年,威名震懾北方,寸步未離石城國國土,如今來到定州地界,爲統帥將領,也頗

有幾分意氣風發。

沈桓天也同時如此,一向沉穩的臉上都有著幾分激,而心深更對方陵有深深的激。

爲沈家的庶子,學武功的他被驅逐出門,母親也因此而死,他此生最大的希便是狠狠的踐踏那羣不顧脈的親人們。

方陵當初的承諾,終於開始兌現,這代表著石城國揚名的第一戰,一旦能夠擊殺敵軍,沈桓天的大名也會立刻傳遍國土,而對他痛恨的沈家而言,無疑等於打了對方一個響亮的掌。

墨香跟在後面走了進來,經過宮大夫的調養和每日服用丹藥,早已康復,就連這一路上車馬勞頓,也沒有顯出疲憊來,就連墨香本人也吃驚于丹藥的作用。

方陵一在帳篷裡坐下,並未發言,而是先讓宋影兒遞來文房四寶,在案臺上攤開宣紙,將印象中所見到的青冢城地圖詳細的勾畫了出來。

方陵記憶力何等驚人,堪稱過目不忘,地圖雖然繁雜,但是他卻沒有過一個地方,不過片刻工夫,地圖便已經完

董滄海等人看得不由嘖嘖驚奇,要知道軍中雖有地圖,但是都是一州範圍的地圖,大的地形和座標都有,然而卻不及青冢城一縣的地圖那麼詳細。

接著,方陵又將益州國大軍前鋒部隊所在的地點勾了出來,爾後又將半臺縣、梧縣和金桂縣三縣勾了一下,落筆之後,這纔將所聽到的事講了出來。

董滄海思忖道:“祝將軍如此小心翼翼也在理之中,益州谷家的大名但凡是個當兵的都會有所耳聞,谷峰出如此名門,又在軍事上頗有造詣,不大可能把一塊這麼大方的丟到城外。依臣看,這先鋒部隊確實可能是一個餌,若是守將輕舉妄就進攻,只怕會吃個大虧。”

沈桓天贊同道:“董兄所言極是,對方都把兵力佈置到城外十五里之地,那半臺三縣那裡也一定駐紮了相當的人馬,四路人馬相互照應,這塊擺在前,祝寶林也不敢吃啊。”

方陵淡定的聽完,朝著墨香去道:“墨小姐,你認爲呢?”

董滄海等人也都朝墨香去,雖然墨香只是一介子,又不會武功,但是誰都不敢輕視,畢竟天工神弩就是靠才得以批量生產,的才之名可不是虛名呢。

墨香細聲說道:“小子以爲,無論這城外五千兵馬是陷阱還是餌,既然祝將軍謹慎,那麼便沒有利害關係。不過以時間上來看,谷峰的軍隊應該還沒有準備周全,否則應該會趁著形勢大好進攻青冢城。”

方陵等人都深以爲是,墨香又繼續說道:“益州軍擅長多路兵馬行進,以圍攻之勢破城,然而青冢城位於兩山之間,除了進攻正門外,周邊並無其他道路,對方設下四路兵馬,究竟要以什麼戰取勝也是難以琢磨,所以咱們應該抓時間,趁他們還未準備周全,打探其向纔對。”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