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玄幻奇幻 顧道長生 第六百六十四章 走幾里

《顧道長生》 第六百六十四章 走幾里

鐘在原始社會的時候,就是一種極為重要的禮,那時用木、竹或陶土來制,青銅時代開啟后,又統一用銅鑄鐘。

所謂鐘鳴鼎食,王權至尊。

最初的道家文化里,較提及這一。后來佛教傳中土,并迅速本地化,把鐘當了寺院的象征之一。晨鐘暮鼓,梵宮仙殿,幽起鬼神之敬,為蓮花佛界增添了不氣氛。

而后道教誕生,慢慢也開始使用銅鐘,稱之為道鐘。

昆侖,玉虛宮。

玉虛有七層,房屋過千間,庭院回廊縱橫錯,繁瑣有致,放眼去就是一座恢宏瑰麗的3D立世界,比重慶還要重慶。

視野唯一開闊,能夠完全平視的地方,便是第七層頂端。再往上,則是云氣繚繞,日月替,手可摘星。

顧玙就在頂端,煉制那獨一無二的法寶大鐘。

“嗖嗖嗖!”

乾坤袋一抖,數不清的紅礦石如潑水撒錢一般,悉數投前方的一團暈中。彩變換,氣息翻騰,仿佛無底深淵,片刻就將礦石消化干凈。

老顧又一拍,又是千萬顆的黑靈礦投了進去,似添爐煉鋼,不惜本。

這才剛開始,他整整準備了三十六個乾坤袋,按照次序編號排列,每一個都裝著足以讓人瘋狂的珍貴材料。

嚴格講,這口鐘已經不屬于人間范疇,拿到魂界,拿到天福地去,照樣有頭有臉。

顧玙準備的非常充分,需時七七四十九天,法力損耗巨大,包括煉制和中間調息。他面淡靜,唯獨雙目中能看出一心的嚴肅與鄭重。

他扔進去三袋子材料,便暫且停止,雙手揮,神念與法力混在一起,細如,流暢若水,一點點塑大鐘的胚胎。

Advertisement

喜歡躺在第七層睡覺的青蛇,早就遠遠避開,跟長生、素素等人在第一層,眼的瞅著上面。

“連玉虛都在震,這大鐘得多厲害啊?”九如抱著胖兄,仰頭驚嘆。

“說是楊羲真人留下的傳承,可鎮一派氣運,我們不上手,不添就是了。”鄭開心上如此說,卻滿臉欣羨。

“氣運……唉,想當年靈氣復蘇,多家破人亡,我呆在三平鄉下,目睹人間慘劇,還以為是末世來臨。

后來被玉蘭珠下了招數,拜天下第一門,又以為是頻瑪麗蘇。再后來靈氣穩定,百廢待興,秩序恢復,又變了都市修仙。

想啊,二十五年過去,境界越高越發覺真相。我輩苦求長生,一片赤誠,終究是要效仿先賢,尋仙得道的。”

安素素眨著眼睛,慢條斯理的訴說著作為一名配,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配上那張清湯掛面的小臉,怎麼看怎麼詭異。

咝!

旁人齊齊一抖,不自覺的遠離幾步,覺好可怕的樣子。

安靜了片刻,九如忽道:“其實我很羨慕爸爸對媽媽的,能做到這個份上,也算修行界頭一遭了。”

“唉……”

長生卻莫名嘆氣,嘀咕道:“老爸這樣搞,做兒子的很有力啊。”

“我倒聽師父說過,當年二人真意,真人立的道心便是七個字。”鄭開心笑道。

“哪七個字?”幾人的胃口瞬間吊了起來。

“亦求長生亦求你。”

“……”

幾人一怔,細細品著這七個字,亦求長生亦求你,大抵這才是相伴永遠的承諾。

……

且不說后輩們如何吐槽,單說顧玙煉

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一個月之久。在此期間,他既要保證程序正常運轉,又得空調息恢復,日夜不眠,法力水般耗費出去,去填飽那只巨的無底肚子。

難怪是超品法寶,一般的神仙都搞不定。

“嗖嗖!”

三十六個乾坤袋空了二十八個,已進收尾階段。顧玙調息完畢,又扔進去大量材料,中,顯出一口巨鐘的模糊廓,似真似幻。

唐代以前,銅鐘多為平直形。

就是上下順直,鐘口沒有雕琢,整像一枚缺了一頭的跳蛋……誒,這個比喻超級形象了。

唐宋時期,銅鐘就變了淺波形,整更加講究弧度線條,鐘口像淺淺的波浪,又像微綻的花瓣。

明清時期,就是我們現在大量仿制的“喇叭形”鐘口。

楊羲是晉代人,鑄鐘要符合那個年代的審。顧玙是現代人,當然怎麼好看怎麼來,在他的把控下,融合了唐宋明清的特點,既古拙大氣,又不失巧細致。

時間一天天過去,很快,七七四十九日將滿。

顧玙拿起最后一個乾坤袋,里面裝的正是土卵石。卵石中蘊含的能量龐大活躍,令人驚恐,一顆就能抵常人的三魂七魄總和。

正因如此,才能作為主材料。

他掂了掂小小的乾坤袋,神念引導,嘩啦啦碎石如雨,奔涌而出,全沒暈之中。

砰!

暈猛然,就像給篝火堆澆了一大桶汽油,瞬間膨脹數倍,氣息濃烈,七層重樓隨之震,仿佛岌岌可危。

顧玙不敢怠慢,連忙煉化融合,將卵石華一點點的滲巨鐘之

這一煉,又是數日。

暈愈發稀薄,虛幻般的大鐘卻愈發真實,有了十足的重量。胚胎穩固,層次分明,整構造已經完,但還差了一點。

“……”

顧玙頓了頓,才從袖中取出一,卻是一只細瓷小酒盅,老舊磨損,口沿還裂了一道細

年父母雙亡,由爺爺拉扯大。爺爺教他制香,教他明理,養育之恩大過天,是最親最親的親人。

老人故去后,別的沒留下,就剩這只生前最喜的酒盅。原本是一壺兩盅,正兒八經的古董,人道洪流時被搜去,拼了命才藏住一只。

幾乎每天晚上,爺爺都會先制香,制完香再品上幾口酒,坐在炕頭子搖晃,十足的——這幅畫面,了他年最深的記憶。

后來顧玙修道,境界提升飛快,也試過給爺爺招魂,想再見一面。怎奈亡故已久,早就魂飛魄散,轉世做人。

他便將酒盅隨攜帶,留作念想。

說起來,這件也沒啥特殊的,只是寄托了一神仙的紅塵之念。

“……”

顧玙反復看著酒盅,暗嘆一聲,終究揚手拋出,隨后自己猛然一,仿佛也有一縷玄之又玄的東西,跟著投進了大鐘。

轟!

原本死氣沉沉的巨鐘,就像突然有了生命,褪去三千塵土,煥發出一種玄妙的彩。仿佛有了靈,有了魂,有了與天地融的一道韻。

了?”

了?”

了!”

底下幾人立時反應過來,蹭蹭蹭飛上第七層,然后齊齊呆滯,盯著眼前的東西一

鐘高十二丈,最大直徑也有五丈,直攪云氣,似擎天之柱,澤灰蒙質樸,氣息厚重久遠。

最頂端是鈞釣手,然后是龍頭和牢(龍爪),龍爪有四只,生般將大鐘抓住,作為承重的鐘鈕。

外壁無無隙,渾然天,自上而下有七匝箍徑,攔腰環束七線寬帶,中有葵狀錘臍,加上多道垂豎徑線,形塊狀框欄。

在每個框欄里,則刻著麻麻的文字,卻是《食六氣法》和《幻化之》。

顧玙沒空搭理,袖子一揮,在一方突出的崖石上,立起一座四角攢頂的三層鐘樓。巨鐘飛去,穩穩的掛在樓上。

他又出一長長,尾帶弧度,頭部略翹,正是敲鐘用的鐘椎。

古人云:“天子乃駕鸞蓋,鏗鯨鐘,清黃道,出紫宮。”

鯨鐘,指鐘椎要做鯨魚形狀,以利尊貴祥瑞。當然,顧玙這可是真鯨,搶了小堇堇的一條大魚,生生煉化鐘椎。

一切擺放齊整,鐘樓屹立在重樓最高,在任何地方都抬眼可見。

“爸爸,這鐘可以敲了嘛?”

九如蹦蹦跶跶的跑過去,滿是拿下一

“還不行,我要閉關調息,七日后再說。”

話落,他消失不見,眾人撇撇,只能按住心中

轉眼七日后。

顧玙召集眾人,神中帶著一不確定,道:“鐘雖然煉,還需一番作才能敲響。這個法子,任亦昀留下的很模糊,我只揣出一個大概。”

他頓了頓,繼續道:“我會元神出竅,帶著寶鐘一靈韻,一直向東走。你們留在此地,準備鳴鐘。”

“那我們什麼時候敲啊?”九如道。

“我走出一里,你們敲了,日后便只能聲傳一里。我走出萬里,你們敲了,日后便可聲傳萬里。換句話說,全憑你們自己估量。”

“……”

幾人面面相覷,頓覺力極大。

長生問:“那您給我們一個數據,我們計算速度、時日,就能知道您到哪兒了。”

“不是那麼簡單,我元神帶著鐘靈出竅,會發生什麼我也不知道。但我確定,我們之間應該不能通。”

“嘖,楊羲吃飽了撐的,鼓搗出這玩意,像話嘛?像話嘛?”九如十分不爽。

“好了!”

顧玙的頭,笑道:“古修留下此法,自有他的道理。你們莫要負擔過重,隨心自然便是,我先去了。”

說罷,他就像定格一樣,死靜不,元神出竅,裹帶著一大鐘靈韻,嗖地出玉虛,消失無蹤。

(這周熱到炸啊啊啊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