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山費氏,原有三支主宗:橫林費氏、范塢費氏、費墩費氏。
宣德年間,橫林費氏因商而興,在涉足場之前,已把生意做到浙江、福建。
眾人過湖口縣,在九江逗留兩日,便穿鄱湖而信河,一路坐船來到鉛山縣河口鎮。
別看江西近代經濟落后,古代卻被譽為八省通衢,有俗語云:“買不盡的漢口,裝不完的河口。”
河口鎮,就是鉛山費氏的地盤,祖輩憑此商業大鎮而崛起!
此地,向東可達浙江,東南可至福建。若返回鄱湖,南達廣東,西至湖廣,北接長江。各路皆多河湖,又有道相連,貿易繁榮到令人咋舌。
路過河口鎮時,趙瀚直接看傻了,他萬萬想象不到,一個“偏僻小鎮”竟能發到如此程度。
景德鎮的瓷、茶葉,若想賣到福建,必然經過河口鎮。若想快速賣去浙江,也可以走信河,再沿道直抵金華,河口鎮同樣是必經之地。
明代瓷遠銷歐洲,僅以景德鎮瓷而論,至有一半以上,是經河口鎮運往沿海港口。
難怪費氏如此牛,難怪費映環出手大方,已經霸占了寶地兩百年啊。
在小鎮到橫林費氏祖宅之間,鋪設有青石板大道,遙遙聳立著一串牌坊:狀元坊、探花坊、進士坊、大學士坊、尚書坊……
小船緩緩駛過河口鎮,繼續沿著信河而上,魏劍雄解釋說:“公子家在鵝湖山下,已從橫林主宗分出去多年。”
說得更直白一些,費映環所在的宗支,雖然無法染指河口鎮,卻控制了從江西到浙江,路程最近的商業水道!
信河,清代改稱信江,趙瀚還真沒來過。
一路飽覽水鄉景,不多時便來到鵝湖鎮。此鎮雖不如河口鎮興盛,卻也屬于商業大鎮,無數景德鎮的茶葉、瓷,從這里向東運去浙江各地。
鵝湖鎮上的商鋪,大半都是費映環家的。
鵝湖鎮周邊的土地,也有小半是費映環家的。
“大爺回來啦!大爺回來啦!”
在費映環踏出船艙的瞬間,就有碼頭工人認出來,隨即扯著嗓子開始大吼。
接著,喊聲此起彼伏,一直從碼頭傳到街道。
很快有幾個小年輕,朝著鵝湖山的方向狂奔,你追我趕猶如賽跑一般。誰先跑到費家報信,誰就能獲得更多賞錢,這種好事怎能落于人后。
“大爺!”
“大爺!”
一路走過,沿途所遇之人,皆停下來報以問候。
費映環昂首,始終面帶微笑,仿佛大明星在檢閱。
在趙瀚的心目中,費公子此刻形象大變,完化為……地主家的傻兒子。
仔細觀察這些老百姓,趙瀚發現他們的神面貌都不錯,顯然小日子暫時還過得下去。
出了小鎮,便是田地阡陌。
許多農民正在田間勞作,秋糧的禾苗郁郁蔥蔥,看來今年又會迎來大收。
若是只看表面,似乎此地已經全民邁小康社會!
行走片刻,一群人急匆匆趕來。
兩個輿夫奔至費映環面前,放下竿恭敬道:“大爺請上轎。”
費映環也不多言,習以為常的坐上去。
“起轎,撐傘!”又有一個中年家奴大喊,卻是伴隨費映環長大的書,如今已在費家擔任中層管事。
輿夫抬著竿前進,有健仆撐起太傘,避免費大爺被曬著了。
竿前方有家奴開道,防止意外跑出人畜,一不小心沖撞到大爺。
竿之后跟著三個子,都是費映環的仆僮。
魏劍雄背著的書箱,趙瀚手里的行囊,也都被其他家奴接過去。
書出的管事,護著竿一路吶喊:“大爺回家了,大爺回家了!”
我尼瑪!
趙瀚看得目瞪口呆,一個舉人回家而已,陣仗搞得如同封疆大吏出巡。
最扯淡的是,那三個隨竿的子,區區仆僮罷了,上竟然全都穿著綢。
天下士紳,果然該死!
有農夫挑著糞桶過來,遠遠就選擇避開,而且躲到數十步外,生怕糞水把費家大爺給臭到。
現在知道鉛山費氏,為何連續兩代不出進士,這一代甚至只有個獨苗舉人了吧?
家風壞了!
費宏、費寀在世之時,費氏不得分家析產,兄弟姊妹必須團結友。費氏子孫不得沉溺樂,即便擁有舉人功名,也嚴格規定奴仆數額,平時出門頂多能帶一兩個。
可現在,不準分家的族規,早就被破壞得徹底,已然分出無數小支。
各宗支之間,非但沒有齊心協力,反而互相競爭吞并,甚至還暗中勾結外人。
派往福建、浙江的經商族人,直接在外省自立門戶,偌大的家族勢力被肢解無數份。
人心散了,聚不起來。
費氏子孫也漸漸無心科舉,平時縱,考上秀才便能買個雜流小。若是考秀才都夠嗆,能作弊就作弊,無法作弊就終啃老。
又過片刻,依山而置的建筑群,出現在趙瀚視線中,至占地兩三百畝。
一百多個族人、家奴,站在門口等待大爺歸來。
為首者,是費映環的二弟費映玘,接著是三弟費映珂。
“大兄!”兄弟倆上前見禮。
竿落地,立即有家奴扶著費映環下來。
費大爺作揖還禮,問道:“四弟呢?”
費映玘回答:“四弟天不著家,也不知上哪兒發瘋去了。大兄快快進門,二老都在家等你呢。”
正門的門檻,放著一個火盆。
費映環抬步從火盆過,能夠除去一路沾染的晦氣。
至于趙瀚兄妹倆,以及費劍雄等一眾家奴,只能繞道從偏門進。
森嚴的禮教規矩,頓時顯無余。
不管費映環、魏劍雄多麼親近,即便親如兄弟,主就是主,奴就是奴,份的鴻不可逾越。
趙瀚牽著小妹的手,跟隨魏劍雄走進側門,七彎八拐的來到一個院落。
魏劍雄解釋說:“這里是公子的景行苑,附近二十多間房,皆為公子的私地。如非到召見,不可闖第三進院落。”
“多謝魏叔指點。”趙瀚抱拳道。
三人來到魏劍雄的房間,等待著聽候發落。
略等一陣,費映環拜見父母未歸,跟他一起長大的書卻來了。
魏劍雄介紹說:“這位是景行苑的總管事費廩先生。”
趙瀚立即拉著妹妹見禮:“小子見過費管事。”
“魏兄安好,”費廩先是笑著跟魏劍雄敘舊,突然面無表問趙瀚,“你就是大爺帶回來的子?”
趙瀚只能再次行禮:“小子趙瀚,見過費管事。”
費廩立即喚來一個侍,吩咐道:“墨香,帶這兄妹去忠勤院,挑一間好房子給他們。”
不待趙瀚離開,費廩又笑容滿面,跟魏劍雄勾肩搭背:“魏兄,半年多不見,咱們且去喝兩杯。”
禮教家規之下,奴仆也分許多等級。
或許費映環比較好說話,可這管事費廩卻得小心伺候。
去他媽的規矩!
主角他爹做了一個夢,以為自己是真命天子,然後一個破道觀的道士也是掐指一算,說他是九五之尊,於是乎這個連府城都沒去過的小地主就在小山溝裡稱帝建國了。 (根據書友反饋,本書節奏超快,三章就稱帝,動不動就傾國之戰……)
李預穿越隋末唐初,覺醒系統,他帶領手下,打造了一個安詳富足的世外桃源。直到武德九年,突厥大軍南下,為了保護領地,李預率軍出征,沒成想抓了三個人。 “我乃大唐皇帝”。 “我乃長孫無忌!” “我程咬金,你敢說你沒聽過?” 李預傻了,這三人膽大包天,竟敢冒充大唐名人!在打退突厥,救下長安後,三人就訛上了李預。李預煩不勝煩,直到有一天,李預剛給老李治好病,老李就拉著他的手,悄悄的告訴他:“小子,朕攤牌了,其實我是你爹!”
大豐朝,崇皇三十六年。 姜辰重生在江南巨賈之家,成為了人人嫌棄的爛泥紈绔。 攝取牛痘治天花,妙筆生花交大儒,鴛鴦陣法降倭寇…… 爛泥上墻,雞變鳳凰。 雖身在江湖,卻聲名赫赫,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此刻,崇皇以老,朝堂之上,暗流涌動,眾皇子對著帝位垂涎欲滴。卻不知江南道有匹夫鷹視狼顧,視皇位如探囊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