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縣有吳國的大將朱桓駐守,這是一員猛將,曾破曹仁、斬常雕、俘王雙、破曹休,吳國黃龍元年(229年),朱桓被孫權封為前將軍,領青州牧。
邊縣駐有朱桓的2萬吳兵,另有勇將胡綜和李膺相助,滿寵如何能兵不刃直達江陵?
很明顯,吳、魏兩國大張旗鼓,將近30萬兵馬鏖戰於江陵,這一切都是假的!我姜維究竟何德何能?敵對多年的吳、魏兩國聯手作戲,就為了自己手上這5萬蜀兵?
此時的姜維並不知道,魏將司馬懿領兵15萬,正在向大散關進發,似乎有大舉進犯漢中之意。
姜維在秭歸留了1.6萬兵馬,令趙廣、趙統二將死守秭歸,自己攜吳班、梁緒和梁虔,引1.2萬兵馬出城。次日正午,日夜不停行軍的姜維終於在恩施城北追上了張紹、傅僉的1萬兵馬。
稍事休息后,姜維令吳班、張紹、傅僉各領3000兵馬,分別屯於恩施城東、西、南門,自己領3000兵馬屯於北門,梁緒、梁虔領剩下的1萬兵馬在四門掠陣,力求一鼓作氣攻下恩施。
沒錯,建平郡南部的恩施不再是被劫掠后的空城,陸遜已經派張承領兵5000在此駐守。在陸遜的手上,恩施城有著重要的價值:它往北可取東,斷蜀兵東歸之路;西可斷夷水之道,阻擋蜀兵救援被困的廖化、張嶷等四將。
姜維自然知道「攻城為下」,但現在他沒得選擇,絕不敢繞過恩施前往偃山,否則不僅救不回被圍的四將,還會被吳兵分割吃掉。
廖化、張嶷、鄧芝和高翔剛剛佔領宜都,突然探馬來報,夷陵方向的4萬吳兵猶如天降,其中2萬往西陵峽方向進發,另外2萬已至荊門山隘口。
四將自然知道中了吳兵之計,也料到秭歸方向不可能再有援兵趕到,更擔心江陵方向的吳兵趕來,到時候宜都城很可能為孤城,自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幾人只得棄城往長方向趕去。
都城,劉閃和眾臣仍然不知道吳、魏兩國是否結了聯盟,也不知道他們有何易,魏國滿寵借道吳境,吳、魏兩國數十萬兵馬如狼似虎,威脅姜維部隊甚至永安城已是事實。
如今天水已被攻克,武都、平二郡正被司馬懿的2萬兵馬圍攻,眉縣、戶縣、陳倉都有大批魏軍集結,似有進取漢中之意。
朝中眾臣全都議論紛紛,現在有蜀國兩面敵,沒有足夠的兵士敵,皆是「兵簡政」的措施所致。
劉閃知道,只要蜀國能住這1年最困難的時刻,其戰爭潛力將會慢慢地展現出來。因為各郡縣陸續傳來消息,老百姓正在努力地種糧,甚至有的郡縣已有百姓在開墾更多的荒地。
另外,魏、吳兩國已有百姓三五群地遷來蜀中,劉閃早就下過命令,如果各城關核實對方是普通百姓,都會一路綠燈,甚至會有兵士將其帶往各郡、縣的治所,由當地太守負責分發土地、農和糧食,並為其安排臨時住所。
劉閃實在不想看到整日愁眉苦臉的眾臣,安排好泯江的磚窯、紡織廠和兵工廠的瑣事後,將朝中之事給丞相蔣琬全權理,然後做了個驚人的決定:駕親征!
在這個時代,駕親征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先皇劉備,吳皇孫權,魏國曹睿都曾經駕親征,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鼓舞士氣,並且可以穩定民心,朝中眾臣自然不敢反對。
劉閃並不懂兵法布陣,此次的「駕親征」不過是出去逛一圈,遊山玩水罷了。劉閃對姜維可謂是寄以厚,他讓吳懿老將軍攜2萬兵馬,並帶上足夠的糧草前去永安支援姜維,為免除姜維的後顧之憂,特意給他發了道聖旨:
「告曰:魏國司馬,兵犯漢中,形勢危急,朕當親征;將軍吳懿,糧草輜重,皆至永安,卿勿后憂;吳國戰事,相機而行,或戰或退,自行決定;朕在漢中,山路難行,勿需多表,靜候佳音。」
劉閃決定前往漢中,一是想看看傳說中的出蜀棧道,二是擔心魏延脾氣火,怕他沉不住氣率兵殺出,這樣必中司馬懿之計。劉閃沒見過司馬懿,但知道司馬懿的智商和商極高,絕不能跟他鬥智,唯有據險固守漢中才是上策。
出行前,劉閃練了好幾天的馬,雖然比不上那些將軍或信使,但至騎上去后不會被摔下來。當然,劉閃也沒忘記給魏延發一道聖旨,告訴他自己將要到漢中,一再囑咐他固守漢中,千萬不要跟司馬懿較一時之短長。
現在的蜀中再無統兵之將,劉閃無奈只得啟用張紹力薦的蔣舒,封他為平北將軍,由他率蜀中僅剩的1萬軍士,再由向寵帶200宿衛軍為護衛,煞有介事開始了親征之行。
有時候,中文的表達方式確實有問題。
劉閃和眾臣所說的「固守漢中」,並不是在漢中城堅守不出,而是想盡一切辦法守住漢中之意。
魏延、馬岱和王平進駐漢中之後,學著秦末謀士張良之計,第一時間燒絕了子午道、褒斜道、儻駱道的三條棧道,只留下岐曲的陳倉小道可以通行,各個險要隘口皆有蜀兵據險把守,並且魏延、王平親自帶5000蜀兵駐守在最前方的散關。
魏將文欽、王雄二將各引3000兵馬出陳倉城,他們每日都在散關外陣辱罵。魏延也不含糊,令兵士站在牆頭與其對罵,雙方罵得興起時,魏延冷不防地搭弓開箭,雖然沒能中魏兵,卻把對方的氣勢給了下去。一陣唏噓后,雙方士卒又開始了新一的罵戰。
攻擊恩施的蜀兵無比勇猛,姜維更是先士卒,憑藉著個人的勇猛第一個攻上北門城頭,守城的吳兵見到滿是的姜維無不驚恐。
姜維揮劍斬殺幾名城頭的吳兵,立刻搭弓開箭,幾名手執長予的吳兵中箭倒地,又有幾名蜀兵爬上城頭。
陸遜和張承只知道姜維狡詐,沒想到他更是一名猛將,幾乎可跟傳聞中的關、張、趙三將相比!若是早知道這一點,陸遜不可能只派5000吳兵把守恩施,張承也不敢接下這個重任。
陸遜不知道也很正常,姜維歸降蜀國之前,曾與趙雲博殺過數個回合,恐怕蜀中也很有人記得,姜維曾是讓趙雲也膽的猛將!
在三國前期,各諸侯割城據地,那時候各路兵馬都不多,武將的個人勇猛對戰局的勝敗極為關鍵,比如張飛在當橋孤喝退曹兵,關羽斬良誅文丑,這些猛將在敵方兵將眼中都是神一般的存在,僅聞其名就先懼了三分。
到了三國後期,特別是三足鼎立之後的十幾年,幾乎每場戰役都是大兵團作戰,講究更多的是排兵布陣,武將的個人勇猛就沒那麼容易顯現出來。
從姜維登上城頭開始,恩施城的北門註定守不住了。蜀兵陸續登上城頭,擊潰城頭的吳兵后立刻打開城門,數千蜀兵蜂湧而。其他三門的吳兵聽聞北門已破,全都沒了鬥志,想逃也無路可逃,只好放下兵投降。
自古以來,攻城皆是不得已而為之。此次蜀兵攻城投2.2萬人,由於蜀兵皆勇猛無比,才在一個時辰攻下5000人駐守的恩施,然而攻城方畢竟於劣勢,蜀兵也傷亡3000餘人。
姜維留下樑虔和2000兵在恩施,負責救治傷者並招降城中吳兵;自己和張紹、吳班、傅僉三將引著剩餘的1.7萬蜀兵繼續前往長城。
陸遜已經完了對蜀兵的分割,他重新引領大軍回到信陵城,一面繼續增兵團團圍住秭歸城,一面遣孫韶引3萬吳兵窮追猛打,誓將廖化、張嶷等人的1.2萬蜀兵吃掉。
陸遜不擔心這1.2萬人會逃掉,因為他早就算好了蜀兵的逃離路線,他們必會從長、偃山、恩施方向迂迴東。由於恩施城有張承的5000的兵馬阻截,後方有3萬追兵;只要兩軍上火,陸遜有把握在半個時辰消滅這蜀兵。
但是,陸遜沒想到姜維的反應奇快,吳國探子沒有發現半夜出城的1萬張紹部隊,也沒發現凌晨出城的1.2萬姜維部隊,陸遜仍然認為秭歸城中駐有3.8萬蜀兵,所以只是圍城,並未派兵攻打。
次日,正午,恩施城西80餘里。
廖化、鄧芝、張嶷和高翔四將列陣等候,大約兩刻鐘后,孫韶的3萬追兵趕到。
「久聞四位將軍大名,此次你們中了陸丞相之計,已被包圍,除非你們能飛過這夷水!如果儘快投降,我保你們四征將軍之職!」
「孫將軍,你高興得太早啦!我家大將軍已經等你多時了!」廖化哈哈大笑道:「你看看自己後吧!」
孫韶疑地扭過頭,只見後方五里濃煙滾滾,有喊殺聲傳來,心頭猛地一,未及發出指令,如雨點的箭矢和落石已經不斷落下,吳兵倒下一片后作一團。。
一場車禍奪取了她的生命,不知從何而來的係統強行繫結了她,讓她不得不進入小說中為各類女配完成心願,獲得重生。“係統繫結成功,任務失敗扣除雙倍積分,一旦積分清零,宿主則會被強行抹殺,進入第一個任務……”
大二學生一穿越就成了主宰八百里海域的少主,隨口一個命令發出,就有無數魔法師與劍師躬身聽令,不管這個命令是何等的缺德; 但他真的願意做這個人見人恨、鳥見鳥昏、美女見了躲進泥坑的超級大混蛋嗎? 魔法在他身上註定會不同凡響,初級魔法都能秒殺強敵,一旦高級魔法練成,別人還活不活了?美女還有沒有別人的份了?
傳聞圣元帝的皇二子定王現在不僅是個身嬌體弱、雙腿殘疾的病癆鬼,還克妻。不過幾年,就整整克死了九任未婚妻。誰嫁進去不是守活寡,就是要提早去見閻王。就連定王的青梅竹馬都借機尋了好姻緣。身負大運氣的秦艽一朝穿越成定王棄妃,剛來就發現自己身中劇毒,…
簡尋是只野豬。正在這個世界服人役。 面對酗酒的爸偏心的媽,坎坷的生活和破碎的家。 小野豬冷笑一聲: “給臉不要,我看你們無可救藥!” 面對重男輕女的養母,她笑著建議: “你直接嫁給兒子,既當老婆又當媽,誰見了不夸你持家?” 面對有腎病白月光的裝逼男主,她不屑一顧: “她尿毒,讓她撒一泡給你好好照照。” 為了躲避劇情,她接下綜藝。 自此,人人自危的荒島求生真人秀終于迎來了真正的王。 什麼?! 那個體虛氣短的拖油瓶突然腎不虛了氣不喘了,扛著木樁狂奔八百米都不用歇腳了? 什麼?! 那個弱不禁風的白蓮花突然砍柴如切瓜,登山像回家,拔河一對八,捉雞又宰鴨? 網友紛紛驚呼 【死丫頭一身牛勁,明天來我家犁二十畝地】 【這姐的破壞力不亞于一頭成年鬣狗】 【尋子接單不,幫我啃個人】 后臺采訪:“你覺得簡尋像什麼?” “快樂大嗎嘍?” “兇殘食人鯊。” “古希臘掌管牲口的神!” 后來,有人將這個問題帶給那位享譽國際的天才攝影師,卻得到了一個令人意外的答案: “春天。” [沒人能左右她的來去。] [我只能等。] 【電子小豬×啞巴站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