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兩節課收穫頗。
任務二,D級難度『非齊次方程』的研究,靈值增加了七十六點;
任務一,B級難度『偏微分方程』的研究,靈值也增加了十七點。
相比前一天,一節課就讓『非齊次方程』的研究,靈值增加兩百多,七十幾點的提升似乎不算什麼,實際上並非如此,就像是『傅里葉變換』的研究,第一堂課增加的靈值是最多的,後面則會呈現指數級下。
王浩的理解是『多數學生想法重複』、『單一知識可探索容存在上限』以及『人類智慧存在上限』。
三者,都會有影響。
所以,給上百個人講課,與給上千人講課,獲得的靈回饋存在差距,但不會差別太大。
D級難度『非齊次方程』的研究,靈值達到了126點,再次超過一百點上限。
王浩回到辦公室以後,馬上又開啟了研究,記錄下腦中理順的知識脈絡,合併一個研究方向--二階常系數非齊次線微分方程的全新解法。
這種特殊解法非常巧妙,應用到了線代數以及幾何微分,甚至是一點點拓撲學的理解。
王浩花費了半個小時做記錄,並用研究出的新解法,完了一個常規方程的求解過程。
再整審視一遍,都覺非常奇妙。
「這個新的解法,比常規解法容易一點,並且是通用的,但想要理解並不容易。」
「研發難度不高,果還不差!」
這個最新的研究,比前一天總結的兩個肋小果強出不,王浩還是非常滿意的。
等做完了記錄,他就開始寫論文。
非齊次方程求解的果,容大部分都是字元、公式、變換、圖像等,寫論文只需要把核心放上去,再添加一些介紹、解析,相對就容易太多了。
三篇論文花費了兩個小時,就差不多都完了。
之後王浩又用了差不多兩個小時,把介紹、解析的容翻譯英文,中、英文雙語論文就都有了。
然後他長長的了個懶腰,思考起了投稿問題。
既然寫了英文版的論文,肯定投稿到國際雜誌,不需要影響力太大的雜誌,只需要能進SCI檢索就可以。
但是,有個問題。
「要錢啊!」
王浩頓時覺很苦惱,給稿費的雜誌是極的,有些國際頂級期刊不收費,但小的數學果通過的概率並不大,最好的選擇就是有一點影響力的專業數學雜誌。
《計算機數學與信息工程》,肯定不行。
《計算機數學與信息工程》發表的論文,大部分都和『計算機』、『演演算法』有關,像是純數學的研究,最好還是發表在專業的數學雜誌上。
發表一篇SCI論文,花銷可不低。
版面費是其中的大頭,多數都是按頁數收費,費用在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
看著手裏總計二十四頁的論文,王浩略一下也知道,往算也要三千元,往多數說,甚至可能會達到一萬元。
三千元,兩萬多塊。
「銀行卡上所有的錢,估計也就剛夠發表幾篇小論文……」
「如果下星期還能有果,怎麼辦?」
「發論文,發不起?」
王浩再次到了來自社會的惡意,不由的長長了個懶腰,帶著疑問向辦公室里的其他人,「問你們件事,你們是怎麼發SCI的?那麼貴……如果發的多了,
工資不夠吧?」
朱萍在刷皂劇。
靜在批改作業。
張志強在寫代碼。
羅大勇正看著窗外沉思……
當聽到王浩的問話后,幾個人不約而同的扭過頭,表都帶有些許迷茫。
「工資不夠發論文?不會吧?」朱萍率先開口道,「我有過兩篇SCI,也就一萬多吧?」
靜道,「我讀博的時候,發過三篇,也差不多,一萬多塊,還行吧。」
張志強則是問道,「你要發論文嗎?發幾篇?怎麼還會工資不夠?」
「三。」
王浩出手比了個數字。
辦公室里的人頓時都瞪直了眼,朱萍拍了下桌子一躍而起,「三篇?一口氣發三篇?你不是開玩笑吧?我工作這麼多年,就發過兩篇!」
「剛寫好~~~」
王浩弱弱的說了句。
「多頁?」張志強繼續問道。
「二十多頁。」
「估計要一、兩萬吧,現在好像越來越貴,但是,兩萬多、三萬也夠了。」張志強估計了個數字,說完不忘扯著角補充一句,「你是機嗎?這麼快完三篇論文,還都想投國際雜誌,還是說,以前的容?」
「這就對了。」
朱萍馬上得出結論,「應該是以前的容吧。王浩,東港的優秀博士畢業生啊!」
用這個理由說服了自己。
其他人也跟著點頭,來西海大學一個多星期,就寫出三篇投稿國際雜誌的論文,實在是有些太驚人了。
王浩乾脆也不解釋了。
這時候,羅大勇忽然說了關鍵的一句,「學校有補吧?期刊影響因子越大,補越高。」
「如果是《科學》、《自然》等排名靠前的雜誌,能拿幾十萬呢;影響因子超過10的期刊,能拿一、兩萬;其他也有補,最低也有一千塊吧。」
張志強也跟著道,「對,別擔心,有補。」說完還跟上一句,「我拿過一次,兩萬多。」
這句話等同於說『我在頂級期刊發表過論文』。
朱萍聽得直撇。
有些看不慣張志強總是顯擺,但不得不承認的是,辦公室里,張志強確實很厲害,已經確定能評上副教授。
王浩則聽得心花怒放。
他本來以為在《計算機數學與信息工程》發表論文,一篇能有上千的稿費收就很不錯了。
原來,大學還有補啊!
《計算機數學與信息工程》也是影響因子大於『10』的國際頂級期刊。
一篇能拿兩萬,三篇就是六萬!
手裏的三篇論文也可以試著投稿頂級期刊?最新的一篇倒是有機會,其他兩篇還是算了。
王浩仔細算了下支出和收的對比,再次覺前一天的兩篇論文就是肋,投稿國際雜誌,花費幾百、上千元,結果就只能拿到一點點的補?
兩篇賠錢貨!
「要不,就乾脆發表在國雜誌好了?不SCI都沒關係,花了幾百、上千,發表就可以了。」
王浩仔細思考起來。
辦公室里的其他人,也以論文的話題做引子,嘰嘰喳喳的開始討論起來。
他們說的是職稱評定。
這方面,張志強最有發言權,「轉副教授,學校沒有明確規定,但最好是有一篇(國際)高影響力的論文,再有幾篇SCI,如果SCI很多,十幾篇,幾十篇,也沒問題。」
「最好,手裏還有項目,國家或省級青年基金項目,能完就更好了。」
「其他也有要求,什麼教學年限、學歷之類,但不是必須的,最重要的還是論文。」
他說著也吐槽了一句,「看報道天天說,破除『唯論文主-義』,結果還是論文最重要,我這兩年,覺什麼研究都沒心思做,整天就寫論文了。」
然後再接上一句,「現在才有點時間。」
意思差不多可以理解為,「終於評上副教授了,不用再繼續努力寫論文了。」
前者,才是關鍵。
其他人早就習慣了張志強的『話作』,乾脆無視了他的最後一句,也跟著討論起來,「是啊,說是說,做是做,不用論文評定,用什麼評定?」
「我上次和社科的一個教授聊,他就說這個問題。我們國人都有個優點、也是缺點,就是善於鑽,要是沒有確定的評價手段,行政都能升教授。」
「就是太卷了,你看王浩,三篇論文寫完了……」
「我工作到現在,一年了,一篇都沒有!寫英文,就是最大的阻礙!」
其他人也只是簡單的談一下。
王浩沒有參與到話題中,只是靜靜的聽著,他忽然發現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
SCI,還是很重要的。
不管是評定職稱,還是其他什麼,多幾篇專業的SCI,只有好、沒有壞。
所以,虧錢就虧錢吧!
當大秦的兵鋒在秦皇嬴政的統領下漫卷黃沙!當亞曆山大的雄獅虎視眈眈,無可爭鋒!當楚霸王項羽的怒吼響徹天地!當大唐李元霸雙錘不屈問天!當呂布的方天畫戟在虎牢關下猙獰!當諸葛臥龍的羽扇拂過清風!當曹操的虎豹騎縱橫馳騁!當亞瑟王的石中劍直刺雲霄!當貂蟬的舞影,小喬的琴聲,蔡琰的清歌,上官婉兒的睿智一併迴響於天際! …… 請不要僥倖,這是魔王迴歸的末日,你準備好了麼?
宇宙的真理是什麼?是四大基本力的統一,還是意識因何而存在?宇宙之初是否真的是奇點,宇宙的終焉將歸於何方?是不同維度的交際,還是上帝撥動著的弦? 對於地球來說,沒有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不過,當林曉獲得真理輔助器時,找到宇宙的真理似乎變得不是那麼不可能了。 當然,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尋找真理,需要一個一個基礎知識作為根基,然後不斷地向上延伸。 從簡單的基本幾何到複雜的代數幾何; 從普普通通的初等函數到令人頭大的黎曼猜想; 從一個小數點到無窮小變換; …… 而這些,依然只是真理的基礎。 但即使是基礎,也讓無數人類天才為之絕倒。 不過,林曉將完成對這些基礎的突破,從理論到應用,從數學到物化生。 從小小的晶片到超人的智能; 從污濁的石油到聚變的光輝; 從治療鼻炎的特效藥到根治癌癥的靶向葯; 從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到大一統理論; …… 尋找真理的過程,就是解決各種問題的過程; 而林曉也將沿著這個過程,直到找到真理。